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夫妻误食公园“黄花菜”双双中毒,秋水仙碱中毒如何诊治?

2024-06-03 18: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5月29日晚,浙江一对夫妻因误采误食了公园里的一种花,被紧急送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救治。

今年42岁的李女士白天在公园发现了一簇簇橙黄色鲜花,闻着还有淡淡的清香,惹得李女士格外眼馋,“这不就是我们常吃的黄花菜?!”,于是,她将黄花揪下,带回家里打算煮汤和拌凉菜。

晚上,她将新鲜的“黄花菜”和粉干一起煮,和老公共同享用了一顿“美餐”。

晚饭后,夫妻俩开始上吐下泻,几十趟厕所跑下来,虚弱到只能躺在床上抱着脸盆呕吐,随着病情不断加重,二人更是头晕目眩、狂吐不止,每隔几分钟就排泄出水样粪便。他们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好在患者带来了标本,吃的应该是大花萱草,包括他们出现腹泻等症状,这些都是秋水仙碱中毒的表现。”浙大一院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主任医师接受采访时说道。

医院对夫妇二人进行了抢救,经过大量补液、维持体内电解质、内环境平衡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夫妻俩转危为安。

大花萱草≠黄花菜

黄花菜和大花萱草都属于萱草植物属,两种植物看似相似,却不相同。

大花萱草因为秋水仙碱含量高,完全不适宜食用。黄花菜“食干不食鲜”,因为其中也含有少量秋水仙碱,经加工晒干后毒性降低,更适宜食用。而要吃鲜黄花菜,必须反复浸泡和焯水,即便如此也有中毒的风险。

秋水仙碱中毒表现

秋水仙碱中毒潜伏期约为 1 h~3 h。急性中毒的临床过程可分为胃肠功能紊乱期、多器官功能障碍期和恢复期这三个阶段。

1、胃肠功能紊乱期。

胃肠道症状往往是秋水仙碱中毒首发、最常见的症状,一般出现在中毒后 24 h 内。

轻度中毒仅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严重者表现为反复恶心、呕吐、水样便,血便、肠梗阻,部分患者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脱水等表现。

腹部 CT 检查可见肠管扩张、积液、肠梗阻征象。

2、多器官功能障碍期

一般出现在中毒后 1 周内,是死亡高峰期,常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①胃肠道: 胃肠功能损伤进一步加重,出现胃肠功能衰竭。

②血液系统: 一般出现在中毒后的 3~5 d,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时间可持续 5~7 d。血小板减少容易导致出血、DIC 和失血性休克,而粒细胞和红细胞减少导致感染易感性增加且难以控制,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发生率高。

③心脏: 秋水仙碱干扰心肌细胞传导与兴奋性,降低收缩力,造成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心搏骤停。

心肌损伤后血清心肌酶升高,心电图可表现为 ST 段改变。超声心动图可见心脏收缩活动下降、心脏增大。

④呼吸系统: 可出现呼吸费力、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胸部CT检查可见肺部渗出、肺水肿表现。

⑤肾脏: 可出现血尿、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实验室检查表 现为血肌酐升高及酸中毒。

⑥肝脏:表现为黄疸、肝衰竭等,而肝衰竭使秋水仙碱代谢受阻,加重病情,造成恶性循环。

实验室检查为肝功能各项指标异常。

⑦中枢神经系统: 可出现嗜睡、昏迷、抽搐等。

⑧其他: 可有皮疹、肌痛、横纹肌溶解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3、恢复期。

一般为中毒后 1~3 周,可出现脱发,四肢肌肉、周围神经病变。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恢复,骨髓抑制的患者可有白细胞回升,1~3 个月后毛发恢复。

病情评估

秋水仙碱中毒严重程度尚无可靠评分系统,根据临床表现和中毒剂量,中毒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重型和危重型三类。

1、轻型中毒: 仅表现为轻度胃肠道症状且中毒剂量一般< 0.5 mg/kg。

2、重型中毒: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①出现肠梗阻、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心肌损伤、肝损伤、肾损 伤等器官损伤; ②中毒剂量一般≥ 0.5 mg/kg 但 <0.8 mg/kg。

3、危重型中毒: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①出现意识改变、 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 ②多器官功能衰竭; ③中毒剂量一 般≥ 0.8 mg/kg。

由于临床上中毒剂量常难以明确,且秋水仙碱急性中毒临床表现具有阶段性特点,因此轻症患者仍要警惕其重症转化,需密切监护。

秋水仙碱中毒的治疗

秋水仙碱中毒无特效解毒剂。治疗遵循中毒救治原则,包括减少毒物吸收、促进毒物排出、药物应用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1、减少毒物吸收

(1)洗胃: 秋水仙碱口服吸收迅速,在中毒后应尽早洗胃,胃排空障碍者可延长至 4 h~6 h,超过 6 h 仍可酌情洗胃。

常用温水洗胃,也有报道可用 5% 碳酸氢钠溶液或 0.5% 活性炭混悬液洗胃 。避免使用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洗胃,以免造成毒性加重。

(2)吸附与导泻: 应用活性炭吸附,也可用蒙脱石散吸附,应用甘露醇、生大黄等导泻。

2、促进毒物排出

(1)血液净化:对于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尽早行血液净化治疗,首选 PE 联合CVVH。不具备 PE 条件者可尝试应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或 CCVVH 单独应用。当合并肾功能不全或代谢性酸中毒时,应当联合肾替代治疗。

当器官功能好转、连续 2 d 外周血秋水仙碱浓度< 1 ng/mL 时,可暂停血液净化。

需要注意的是,秋水仙碱所致骨髓抑制、血液净化过程需抗凝、血液净化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问题。需严密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警惕出血、DIC 风险。

(2)补液利尿:在保证循环稳定的前提下,充分补液联合利尿有助于秋水仙碱排出。因秋水仙碱存在体内肝肠循环,应用活性炭也可促进排泄。可加用利胆药物促进胆汁排泄,减少肠肝循环。注意及时补充电解质,防治内环境紊乱。

3、药物应用

(1)促进造血: 秋水仙碱中毒所致骨髓抑制可造成严重并发症,恢复骨髓造血功能十分重要。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血小板生成素(TPO)可缩短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

(2)抗菌药物: 秋水仙碱破坏肠屏障功能、骨髓抑制均可致脓毒症发生。当出现感染高风险如粒细胞缺乏时,可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当存在感染相关证据时,根据感 染部位、轻重、病原菌合理应用抗生素。

注意,用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CYP3A4 和 P- 糖蛋白抑制剂以增加秋水仙碱毒性。

4、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入院患者常规予抑酸、保护胃黏膜、保护心肌、护肝等治疗。出现肠梗阻时予胃肠减压、灌肠;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异常,予输注血制品;出现抽搐时,予镇静、控制抽搐、改善脑水肿。对于血气电解质平衡维持、营养支持同样重要。ECMO 可能为持续心源性休克的支持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 北京急诊医学学会 浙江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组 秋水仙碱中毒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年2月第32卷第2期

撰文 | Anna.An

编辑 | Swagpp

● ● ●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