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非遗购物节”| 你心动了吗?

2024-06-01 14: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扫描关注

掌上黔东南

非遗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

台江县举办“非遗购物节”

结合“端午节”推出

非遗“潮品”

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吧!

购物节

2024年

时间:2024年6月1日—10日

地点:台江县非遗传承基地、工坊

非遗小tips

2011年,苗绣、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1年,植物染料制作技艺、蓝染技艺、亮布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东方美学

——刺绣笔记本

苗族女性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书写自己的历史。刺绣笔记本采用平绣绣在蓝靛染织的布料绣上蝴蝶、吉玉鸟等苗族图腾符号,将苗族神话故事用苗族刺绣表现在文化用品上,同时也寓意着幸福。

——苗绣手提包

苗族妇女将对生命的理解、内心的情感都倾注于一针一线之中,苗绣手提包将蕴藏着古老文化的苗绣巧妙融入时尚元素,形成产业融合互动,古老的苗绣焕发新的光彩。

——苗绣银画

“苗绣银画”汇聚苗绣、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两项国家级非遗,细腻而不张扬,简约而持重,是极佳的装饰画。苗族人相信万物都同出一源——蝴蝶和鱼作为刺绣图案寓意着苗族祖先企盼子孙繁衍、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此幅作品寄托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苗绣银项圈

台江苗族银项圈在纹样和题材上具有形式的美感,体现了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意识,在自织自染色彩深沉的土布上缀以色彩艳丽的刺绣,在色彩深沉的土布上装佩上闪光的银饰,加上悠扬发声的银铃银片,打破了银饰的单调感,再现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艳丽斑斓的综合效果,展现了苗族人民在服饰上的特殊造诣。银饰成为美的标识、富的象征,映照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风、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藏着台江苗族人民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

端阳安康

——金蟾

古人认为五月时当仲夏,是瘟毒日盛比较容易得病的时节,此期间极为重视镇恶禳灾,霸气金蟾置于家中,护佑全家康健,共享安康。植物蓝染布作底,缎面绣、扣眼绣、贴布绣、布堆画等多种手法制作而成的大型香囊玩偶,虽无夸张的绣面,却集合了丰富多变的细节。并将端午时常出没的五毒巧妙融于一体,有趋吉避毒之意。红、黄、蓝的经典配色,色彩热烈,贴合端午阳气旺盛的气氛。

——艾虎

端午艾虎于历史上曾以多种形式呈现,其根本在于护佑人们平安度过端午也是提醒大家注意保健。我们将艾虎塑造成香囊玩偶,成为孩子们的贴身玩伴,护佑健康的同时,亦是以寓教于乐的轻松方式认知参与端午的习俗,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借艾虎之力守护每个人心中纯真无邪的少年气。艾虎作为精神诉求的产物,超越现实虎之形象而更能突出神物的属性。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扎实多元的绣法,呈现出艾虎威震群邪的气势与神性感。夸张的大口两侧缀尖锐虎牙,多重绣法成就立体多变的眼睛,眉毛处则以贴布绣增加层次感。而立体葫芦形的盘金鼻中绣“艾”字则突出其艾虎属性。处处以精工而成,是想象力与设计力的综合体现。

吉祥纹饰

——鼓藏衣

绣满了关于苗族古歌吉祥传统的纹饰,衣服的正面采用苗族人珍爱的吉宇鸟、吉祥云勾、动物及藤蔓、十二生肖、大象、马,服装背面是一头正在演化成龙的水牛,刺绣色彩选用复古的纯丝线、利用皂角纳线,光泽鲜艳。在传统苗族服装刺绣的基础上大胆布局,用灵动的吉祥动植物绣满整体。苗族人始终相信万物有灵,与天地同存,融入自然安居乐业。

——苗族牡丹铜钱背儿带

采用传统样式,中心以牡丹为主,两边以龙凤蔟牡丹,刺绣用以红绸缎,以衬喜庆,铜钱单枚为福。搭片用台拱平辫带绣牡丹,边用挑花、叠绣。此背带在传统样式上重新改良,底部用蓝靛土布为衬,背小孩时整体图案不被织带挡住,是台江当地外婆家馈赠外孙的礼物,每个步骤工序都体现了外婆一针一线表达对晚辈的怜爱心意。

——羊毛、真丝热转印围巾

采集天然草木花瓣、植物,用植物热转印技术染织图案,让美好的图案和颜色留在布面上,形成生动的图案。

——扎染T恤

采用植物蓝靛扎染,蓝靛用传统的纯植物古法养缸,新型竹纤维材料轻薄透气,是夏季凉爽必备好物之一。

秒变潮人

——亮布赛博朋克冲锋衣

设计围绕东方赛博朋克感机能风,把苗族传统亮布面料结合到机能风轻户外服装的设计应用。透过亮布强烈的光效视觉与带有游戏风尚的机能创意潮服相结合。

——亮布包

苗人匠心工作室致力于探索古老手艺如何存续于当下生活,通过将现代设计与传统技艺进行相结合,以“亮布“为文化底色,建构了多元在地手艺元素的对话场景和创作场景,配以制作亮布主要的染色成分indigo的化学分子式的纯银配饰,通过记忆、情感、材料等,展现贵州式的村寨人文美学生活。

原标题:《“非遗购物节”| 你心动了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