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绿色初心构筑气候责任,科研之光照亮气候行动
撰稿人:刘思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背景:2024年4月27日上午,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指导、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绿色光年联合主办、上海气候周以及浙江英瑞特支持的上海气候周2024青少年气候行动科创作品宣讲会于上海市EV-AI智行港成功举办。
刘思晨同学作为青年分享嘉宾,做了“科研之光照亮气候行动,领导之力玩转绿色舞台”主题分享。主要内容有:气候行动实践与科研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大多数开展气候行动实践的理论支持以及实践工具包都来自于各类科研成果。在我的科研探索过程中,我先通过桌面调研的方式研究了中国二氧化碳的时间变化特征,深入探讨了碳排放对我们生活的实际影响。接着,我有幸获得了上海英才计划的资助,进入专业实验室进行了大气浓度二氧化碳的电催化转化实验。通过这一研究,我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可以进行实际应用的装置模型,作为一个新的二氧化碳处理方式,为工业废气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图源:新浪科技
2010年世博会期间,三岁的我路过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目光被那巨大的温度计装置所吸引。那时的我对气候并没有太多的认知,只是单纯地觉得那个温度计很酷。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逐渐意识到那个巨型温度计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艺术装置,更是对这座城市气候变化的直观展示。我生活在这座繁华的都市,享受着它带来的便利与舒适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了气候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在近几年,上海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温天气。当夏季来临时的热浪让我体感极其不适,当我看见新闻上触目惊心的一条条高温预警,当我看见城市中受高温影响工作的人们,那一刻,我真正意识到了气候变暖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那个巨型温度计成为了我思考气候议题的起点。我开始关注气候议题,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试图了解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知识。我更深刻地了解到,气候变暖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更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威胁着地球的未来。
疫情期间居家学习期间,我发现工业、交通、家庭各个领域的碳排放发生了巨大改变,由此开始了我的第一段科研之旅。通过收集官方碳排放数据库,研究了中国碳排放的时间变化特征,发现中国碳排放受到月份和节假日的显著影响。春节期间,由于电力和工业活动的减少,碳排放量大幅下降;而冬季因供暖需求,碳排放量则有所上升。在节假日期间,工业和电力部门的变化是导致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最终提出,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在线活动的普及显著减少了因旅行产生的碳排放,因此为持续推动低碳生活,应鼓励公民继续参与在线活动。
在我高中时期,我开始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长学姐的启发下,我接触到了科研,进而深入了解到了电催化二氧化碳转化领域。那时的我渴望将自己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试图通过理科知识去设计、创新,甚至突破,以期望能为社会带来一些实质性的改变。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领域,近年来报道的相关研究主要采用高纯度二氧化碳作为反应物。然而,由于二氧化碳仅占空气浓度的约0.04%,直接从空气中分离和提纯的成本较高。鉴此,我尝试创新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电解池,能够高效转化空气中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驱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转化,从而达到零能源消耗的目标。我的项目成果为低成本、绿色电催化转化领域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一技术有望应用于工业废气、烟道气、汽车尾气等含低浓度二氧化碳的气体的转化。
在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获益良多,对化学领域越发着迷。通过一次次的实验,我不仅提升了实验操作技能,还汲取了丰富的新知识。在大学实验室里,通过与研究生师兄师姐们的交流与共同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术素养。尤其在二氧化碳还原领域,我深刻认识到了当今科技的前沿性,以及将其应用于社会所面临的挑战。这些经历进一步坚定了我在类似领域继续深耕的决心。虽然我的课题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我深知其尚存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我计划持续精进课题研究,力求将其真正应用于实际生产,如工厂试验中,验证其实际应用效果。我坚信,唯有不断实践与创新,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造福社会的产品和技术。
带着我的课题,我参加了许多国际赛事与论坛,包括荣获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全球铜奖(第三名),作为百名Sci-Ter参加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T大会。在科学T大会主论坛上关于环保议题的圆桌讨论中,我向大家介绍了我所研究的大气浓度二氧化碳的电催化转化。当我与圆桌讨论的伙伴们分享了高效转化空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碳的解决方案时;当这一方案得到大家的认可并被纳入“减塑”方案中时;当我们向全场200余名科学家和青年科研爱好者介绍了高效转化空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碳的解决方案对于减塑方面的重要作用时,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会后,一位专注于二氧化碳还原领域的大学学长主动联系我,分享了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他认为我的研究方向突破了常规的解决方案思路,具有未来发展的潜力,这让我倍感鼓舞。
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也从未停止探索之路。我不断扩宽思维,并发现了性别与气候变化的关联,我进行了基于政策内容研究,对现实挑战和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我发现,气候变暖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它与经济、社会、健康等多个领域都紧密相连。由于女性其在社会中的特定角色和地位,往往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如水资源短缺、农业产量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通过这次调研,我对气候变暖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认识到了性别平等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这次研究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理解,激发了我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
然而与此同时,我也逐渐意识到了拓展我的气候思考与行动的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在我的身边,我发现了许多或是只听说过环保概念却不知其重要性的,或是同样关心环保却苦于不知道如何行动的人们。我想,在我最熟悉的校园内进行环保教育,及在我的周边社区中尝试持续开展公益活动便是我力所能及的第一步。
我尝试在学校内开始重组学校环保类社团,招募社团成员,与上海环保组织进行联系合作等。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与上海根与芽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借此机会在我的校园内开展了与他们合作的环保社团,从而推广环保理念。通过这项工作,我努力让更多师生和社区居民意识到环境保护与他们生活的紧密关联。在营造校园内环保氛围的过程中,我带领与同样关心环保议题的同学们一起不断在扩展影响力的道路上摸索前行,让更多的同学加入进环保活动的策划与体验中,也希望我所搭建的气候交流平台能够不断在校园内传承。
我每周精心策划一次主题工作坊,旨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初中社团成员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深入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在工作坊中,我以可持续发展目标SDG14水下生物和SDG15陆地生物为指导,创新结合理论授课和DIY实践,既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又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在理论阶段,我们深入浅出地讨论保护生物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可采取的行动;而在DIY环节,学生们亲手制作与主题相关的手工艺品,例如绘制海洋生物保护主题的图画、制作陆地生态瓶等,以此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面向全校同学与社区居民开展了系列可持续行动,如在校园内开展Tim Hortons塑料杯回收活动,作为应对地球保护日“全球战塑”主题的一部分。通过回收塑料杯并制作成杯花的形式,呼吁同学老师减少塑料制品使用,并增加塑料回收及重复利用率;校园周边TREE WALK打卡活动,以植树节及世界蜜蜂保护日为契机,让同学们认识身边的蜜源之树,并呼吁同学保护它们;每学期通过社团义卖,累计募捐近3000元,向根与芽百万植树计划捐赠树木100余棵,支持内蒙古地区的种植项目;开展任重而“稻”远——最美食物包活动,寄送给基层劳动工作者和随迁子女民办学校,惠及60余名社区劳动者。这些活动也通过社团公众号推文及在上海根与芽社区、上海气候周等进行宣传,旨在拓宽我们的可持续行动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环保议题,参与环保行动。
我深知自己不仅是一名青年研究者、社团领袖,更是一名青年气候行动者,肩负着沉重的使命。我将不断坚定投身于科研研究的海洋,运用科学揭示气候变化的真相,为我们提供应对挑战的策略。更重要的是,我将继续致力于气候教育的普及——只有当每个人都意识到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全社会和全人类才能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我相信,通过我从一名个人践行者,到一步步在气候大舞台上作为一名分享者与传播者,我将不断努力拓宽气候行动的影响力,尽我所能,让更多的人听到青年的声音,感受到青年的力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