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特别策划⑥丨记九江“亲人团”与百岁老兵李斌会面(一):紧抱长江水,亲吻家乡土,近乡情满溢

2024-05-31 14: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紧抱长江水,亲吻家乡土,近乡情满溢

——记九江“亲人团”与百岁老兵李斌会面(一)

湖南邵阳与江西九江,相隔600多公里。因为一位老人,这600多公里成了“零距离”。

103岁的老兵李斌,离开家乡九江86年,他的一句“想回家看看”,牵动着邵阳、九江两地市民及全国热心网友的心。5月28日,由九江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联合爱心企业、爱心志愿者组成的九江“亲人团”一行9人赶赴邵阳看望李斌,带去了长江的水、九江的土、鄱阳湖的藜蒿、庐山的灵芝、老家的银杏苗,还有来自发小后代的问候。

近乡情满溢。这些礼物,让李斌跨越86年的乡愁从此有了寄托。

令人动容的深情一吻

“这是长江水,我从长江边舀来的。这是九江的土,我去老东门附近挖来的。这是银杏苗,也是从九江带来的!”

5月28日,当李斌从九江市浔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刘晓歌手里,接过这些来自家乡九江的特殊礼物,李斌的动作稍显急切,他紧抱住那瓶长江水,双眼紧盯翠绿的银杏树苗,86年来对家乡的思念化作一个吻,停留在家乡的泥土上。这吻,吻的是土,更是家乡九江,令在场所有人动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地深沉,江水无言,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九江人。虽然人没有踏上九江的土地,但瓶中的长江水已经流进了李斌的心,家乡的银杏树苗、故土的香味更激发了李斌对于家乡的思念。

虽然离开家乡86年,但李斌依然用纯正的九江话与九江“亲人团”聊天。

“李公公,我小时候住在西园,你有印象吗?”“有有有,我晓得西园,还有龙开河。西园出来就到了长江边,再往西边走就到了龙开河。”

“李公公,我住在九华门,离‘东嶽庙’很近!”“噢噢,九华门呐?是好近!”

久违的一口家乡菜

“我几十年‘冒’有尝到这个味道!”一口久违的藜蒿炒腊肉,让李斌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湖南这边没有藜蒿这个菜,湖南的腊肉是熏的,我们九江的腊肉是晒干风干的。”久别在外,李斌念念不忘的除了家乡的水土,还有一口家乡的味道。这一口家乡味,好似解了他大半辈子的乡愁。他一口接一口,直言“这菜越吃越有味,越嚼越有味!”

已是初夏时节,早就过了藜蒿的上市季节。但在得知李斌思念藜蒿炒腊肉的味道后,九江的爱心志愿者张玉荣不仅拿出了自家腌制的腊肉,更是找遍了九江的菜市场,最终托熟人才终于买到了一把新鲜嫩绿的藜蒿。“希望李公公能吃得开心,我就开心了!”

带有家乡符号的味道,经过岁月的沉淀与发酵,早已化为李斌乡愁里最深沉的一部分。为了能让李斌吃到这一口正宗的九江味,九江“亲人团”的成员们一路上端着放了冰袋、装着藜蒿和腊肉的箱子抵达了邵阳,最终由九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炒制完成送到了李斌面前。

一段录音和一张老照片

金狗(小名),腊狗(小名),还有王世鹏,是李斌的发小,从小他们就在家门口玩,一起在“东嶽庙”门口追逐,在那棵大大的银杏树下捡白果吃。经过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及爱心志愿者的寻找,金狗(小名),腊狗(小名),王世鹏的后代们均已找到。原本,腊狗(小名)的儿子徐志洪,王世鹏的女儿王翠霞也想跟着九江“亲人团”一起前往邵阳看望李斌,但二人因家中事务实在走不开,只能托九江“亲人团”带去了问候。

“李叔叔,金狗是我大爹爹,腊狗是我爹爹,你说的‘白果树’(银杏树)就在我家厨房边上。”

“李叔叔,九江还在,八角石还在,其实九江人都是你的亲人,有机会回来看看,九江欢迎你!”

在语音问候中,徐志洪和王翠霞的一席话让李斌湿润了眼眶。而当九江“亲人团”拿出一张黑白老照片,李斌一下就认出了腊狗(小名),“是腊狗,还是那个样子,头发比小时候多了很多。”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孔颖/文 程鹏/摄 王文婧/视频)

此前报道:

原标题:《特别策划⑥丨记九江“亲人团”与百岁老兵李斌会面(一):紧抱长江水,亲吻家乡土,近乡情满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