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高铁涨价后什么水平?
原创 错峰出行的 四象工作室
近日,铁路12306官网发布四则调价公告。公告指出,为进一步提升高铁运营品质、满足旅客不同出行需求,决定自2024年6月15日起,对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
自从2016年国家发改委宣布铁路运输企业对高铁动车客票自主定价,高铁票前后已经历9次调价。在汽车票飞机票都在降价的时代,为何高铁票却一直在涨?
文 | Paella 图 | 四象设计部
01
高铁涨价后属于什么水平?
12306官方公告指出,本次调价中,各站间执行票价将以公布票价为上限、5.5折为下限实行多档次、灵活折扣的浮动票价体系,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
四象根据官方公布的新票价整理出如下表格,便于我们清晰地了解各线路的涨价幅度:本次调价中,高铁二等座公布票价大约涨价了20%,一等座涨价幅度在13%-20%不等,而商务座的涨价幅度最高,超过30%。
虽称为“涨价”,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调价。公告中也列出了多种减价的情况,比如杭州东站至宁波站、杭州东站至长沙南站、上海虹桥至杭州东站、武汉站至广州南站的二等座最低折扣票价,均比现价格低34%左右。
据报道,高铁动态调价后,同天同段旅程的高铁车次可能出现多档价格,目的是为了让对价格比较敏感但时间冗余较大的旅客,避开高峰时段,这样反而可以降低出行成本。
对于公布的标准票价涨价的动作,还是让部分旅客产生疑虑:曾经作为飞机“平替”的高铁,已经涨价到接近甚至超过飞机票价了。
然而,即便是涨价过后的高铁票价,即便是与众多收入更高的发达国家相比,在全球同等速度(时速大于300km)的高铁中,也是便宜的。
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的高速铁路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与汽车和航空相比,中国高铁在1200公里距离内具有竞争优势,票价只有其他国家基础票价的1/4。
虽然现在票价有所上涨,但相比汽车和飞机,高铁仍然是兼顾了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的最佳性价比选择。对于许多旅客来说,飞机票价的起伏不定、机场来往不便、安检时间过长等弊端因素,都是他们考虑选择高铁的理由。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五一假期期间,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088.1万人次,而民航仅为铁路客流量的1/10。
因此,即便票价的优势不再明显,高铁还是具有其它出行方式无可替代的承载能力和便捷出行体验,在一定距离的旅程内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
02
中国高铁真的赚钱吗?
高铁作为一种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交通方式,不会将盈利作为唯一指标,但同时高铁项目前期建设完全依靠国铁集团和地方政府贷款支持,后期需要靠自身收入回血,只有现存的线路经济效益够好,才有能力反哺新的线路建设,为更多的乘客创造便利。
但是,赚钱对于有14亿国民在输血的高铁线路来说,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我国高铁中最赚钱的线路之一,莫过于连接南北的“大动脉”京沪铁路了,曾经年赚百亿的线路,也没能顶住疫情的影响。
而负责全国高铁网络建设和运营的国铁集团可以说是“负债累累”。2020年至2022年,由于疫情原因,国铁集团连续亏损三年,分别亏损555.1亿元、498.5亿元、695.6亿元,合计三年亏损1749.2亿元。
2023年,国铁集团虽然实现了净利润的扭亏为盈,但总负债却攀升至6.13万亿元。
从京沪高铁与国铁集团的盈利情况对比,我们也能看出不同区域间的高铁线路赚钱能力差距很大。根据官方报道显示,全国只有京沪、京津、沪杭、沪宁、宁杭、广深港6条高铁线能够稳定盈利。
这些线路多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员流动比较多。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高铁盈利就非常难。
比如“八横八纵”主通道的徐兰高速郑西段,按照郑西高铁的可行性报告,2018年在繁忙区段每天可开行125对高铁动车组。然而,如今郑西高铁每天仅开行30对左右高铁动车组,上座率不足五成。
更让人苦恼的是,建设在中西部地区的高铁线路通常需要穿过高山、湖泊、荒漠等复杂地形,建设难度极大。比如全长482公里的贵南高铁,就建设了107座隧道,199座桥梁,桥隧比高达90%,施工建设的花费只会多不会少。
预计到2035年,我国高铁里程将增至7万公里,以目前国铁集团的财务情况,高铁网络的还需要依靠债务融资来扩展。
面对不断增长的资金压力和高铁网络扩张需求,平衡收支成为了铁路公司最首要的任务。
03
为什么高铁很难赚钱?
谈论赚钱之前,我们先要计算高铁的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
相比其他拥有高铁的国家来说,中国高铁的建设成本可以说是相当具有性价比。全场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已经是全国“最贵”的高铁线路之一,每公里造价1.68亿。而法国和西班牙的高铁每公里成本超过2亿。
这点单价优势,在绝对的里程数碾压面前,也让中国高铁的总投资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光是京沪高铁一条线路,投资成本就超过2000亿元,比法国、韩国、西班牙三条线路加起来还要贵。
铁路建成后,也不是躺着赚钱那么容易。铁路日常的运营和维护费用,更是一笔难以忽视的支出。
2020年,京沪高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让我们有机会窥见这条号称“全国最赚钱高铁”收支的冰山一角。
根据公司2023年财报,全年的营业总成本为220.52亿。在成本分析中,占比最大头的支出为委托运输管理费(26.4%)、折旧支出(22.7%)、动车使用费(21.0%)和能源支出(18.4%)四项共占总成本的88.5%。
折旧和能源支出(包括水、电、蒸汽)还比较好理解,许多人可能对委托运输管理费和动车使用费感到疑惑,这就不得不提到中国许多高铁线路采用的“委托运营模式”。
所谓委托运营模式,就是路网公司(京沪高铁)作为铁路运输资产的产权方,通过签订委托运营协议的方式,将运输服务、调度、维修等业务委托给国家铁路运营单位(各地铁路局)。
京沪高铁的委托管理局为上海局、北京局、济南局。该模式下,客票收入归京沪高铁公司所有,高铁公司按照协议向铁路局缴纳委托运营管理费用。
而动车使用费则是指路网公司需要租用铁路局的动车组、司机和乘务员,为乘客提供运输服务。
这两项费用加起来,支付给沿线各地铁路局的成本,就超过了一半。而折旧和能源支出也是两项硬性成本。这样算下来,如果上座率不够的话,确实连成本都难以覆盖,更不用说收回建设铁路的投资了。即便是最赚钱的京沪高铁,若以2023年的净利润计算,想要收回成本还需要约19年。
虽然高铁票几次涨价固然是有资金压力的因素在,但说“高铁票涨价只是为了赚钱”这种看法就有些片面了。
任何公共设施价格体系的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如何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供给和需求中寻找平衡,如何在在市场机制与公共利益之间寻求平衡,从而推动高铁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和课题。
端午假期马上要到了,你是否会选择乘坐高铁出行?你的出行线路涨价了吗?欢迎在评论区谈谈你的感受。
原标题:《涨价后仍是全球最低:中国高铁到底赚钱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