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到“磁”一游|桥!滏阳河上美丽风景故事多!

2024-05-30 09: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微风吹拂,水波澹澹

初夏时节的滏阳河

如同一条“玉带”铺在大地上

这条河流

记录着磁县的发展

讲述着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

西 闸

历经沧桑

经受岁月的冲刷

横枕着不尽的流水

风韵犹存

见证着磁县的过去

诉说着流逝的岁月

依然是

今天滏阳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磁县县城出发,沿和谐大道向西南行约12华里,出西槐树村村东,村口不远处,宽阔的滏阳河上一闸横枕,连接东西,这就是当地百姓所称的“西闸”,《滏阳河灌区志》上称之为“州西闸”——现在滏阳河上游第一闸。

磁州镇龙王庙村和西槐树村之间的滏阳河上的西闸,总长70.4米,宽4米,高3—4米,共七孔、六闸墩。闸门呈长方形,闸墩由石头砌成,两侧尖,由下往上逐渐变小,约六至八层。

▲闸板

西闸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为两孔,由磁州知州孙健修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磁州知州刘安仁主持修建成砖石结构的七孔桥闸,每孔宽1.5丈,又于闸板间两端设立绞桩,启立方便。清康熙年间,知州任塾、蒋擢先后重修使闸完好如初。以后随坏随修。

▲建闸初刻在闸壁上的文字“至此为准”

康熙《磁州志·卷九·水利·闸堰》记载,“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知州孙健初筑石为堰连闸,疏渠二道,中渠灌溉永旺等三十三村,北渠灌溉曲沟等四村。”“至二十二年(1594年),知州刘安仁增立闸七孔,又于闸之两端设立绞樁,用之启板甚便。”“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闸东北崩颓二空,启闸难施,三渠农田灌溉无由,知州蒋擢集众议彻底重修,闸工完固,水利复兴”之后,西闸又随坏随修,历经多次修建。

▲建闸初刻在闸壁上的文字“水板六块”

历史上,州西闸因上闸拦水灌溉,曾和下游与商船发生多次矛盾。为解决争端,清代至解放前,曾多次立碑刻字明确管水规定,以示执行,现闸背“至此为准”双行字即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解决争水矛盾所刻。

为了保护这一古闸桥,1962年,邯郸专署水利局滏阳河管理处在西槐树村村东口附近建立了西闸管理所,即现在的邯郸市漳滏河管理处西闸管理所。1964年,原地区滏阳河管理处在西闸闸墩上修建了长31.71米、宽3米的钢筋混凝土交通桥,便利了两岸交通和工程管理。

2018年7月,市漳滏河灌溉供水管理处对西闸进行抢救式维修加固,对闸门底板进行了混凝土衬砌浇筑,对闸墩进行浆砌石勾缝加固,将原木质闸门槽改建为钢闸门槽,木叠梁闸门更新维修、编号码放,并对西闸东西两头南北两侧采用钢栏杆围护保护。

西闸,这座始建于400多年前的古闸,历经沧桑,至今基本保持彼时的原貌,而且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南关大石桥

“南关大石桥”在磁县城南关滏阳河上,又叫偃月桥。

该桥始建年代不详,据《磁州志》载:“桥在州城南里许,跨河为梁,厥始久远。”原桥“南北建石为崖,中垒石为圈,高约二丈五尺,阔三丈,长十二丈。两头耳圈各二,状如娥眉。”州志详细描述了石桥的位置、尺寸与造型,金、元、明三个朝代,多次修缮。

南关大石桥为磁州城南关的象征,每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形若长虹,横卧波上,月光灌满桥孔,天上明月,地上滏水,嫦娥弄波,静影沉壁,天上人间,如临仙境,凭栏一望,银光长流。此情此景被誉为“滏桥秋月”,列为古“磁州八景”之一。

康熙《磁州志》八景图《滏桥秋月》

《磁州志》这样描述“滏桥秋月”:在城南滏阳河上,桥如长虹卧波,气势雄伟。每当月圆之时,皓月当空,水中有月,月浮于水。静时如静影沉璧,动时如嫦娥弄波,波光粼粼,与滏阳桥共同构成一副美妙的图画。

康熙《磁州志》地舆图

志载重修石桥规模之最的当数明隆庆三年(公元1596年)。嘉靖末年,大雨成灾,将桥冲毁。三年后,即隆庆三年重建,历经二年而功成。重建后的大石桥“隆然雄峙,俨若飞虹御空,长鲸臣人波”,为后来重修之典范。

公元1703年,清康熙帝西巡回銮,12月9日驾至磁州,登上此桥,观紫气东来,岸边杨柳笔直,豪气顿升,遂亲佩弓矢,乘马驰行。

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磁州发生大地震,该桥在地震中坍塌。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磁州牧许之轼募捐重建,改名为“涉利桥”。意为“便于通行的桥梁”。在这次修建中,将桥拱增高,并除去原来的四个小耳拱,改为三个大拱券。因桥面过高,车马往来,极感困难。尤其是到了冬雪之日,坡面打滑,给过往行人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伤害,完全失去了建造桥梁的本意。后来,虽着力改造,垫高桥的南北两端,甚至揭去桥顶石层,可终究于事无补。“涉利桥”一时成为行走不变的桥梁。

基于此种情景,1935年,时任县长孙振邦提出:“滏桥乃南北孔道,冀南咽喉,为军民运输、商贾贸易所必经,若不改建,何以便商旅”。于是在当年四月兴众动工,将原桥拆去进行重建,历时四个月而完工,并恢复原名滏阳桥。重建后的滏阳桥在高度上比原桥减低一丈有余,仍建有三个大券,桥身与两端路面基本持平,桥体为石质结构,桥两侧建有54根石栏柱,各种造型的柱头雕工精美,活灵活现,栏柱之间有高3尺、长4尺的档马石。桥的两端各雕有两个精致的石狮子,做戏球状。桥身的每个券顶处,各雕有一个蛟龙首,取安澜镇水之意。六个蛟头,张口瞪目,俯视水面,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桥两侧有青石望柱54根,52块石栏板,每块高1米、长1.3米。两端的石栏柱上雕有石狮,作戏球状,既威武逼真,又娇憨可爱。

桥身拱券正中的每个券顶处,各雕有一汲水蛟龙头首,起安澜镇水之意。三个桥孔两侧有六个蛟龙头首,也叫汲水神兽。

如今

桥依旧,水依旧,月依旧······

遥望当年

桥上车如流水马如龙

桥下白帆点点,百舸争流

周围茶房酒肆,市井楼台······

开河马头虹桥

开河马头位于如意湖东侧,南开河村西,是磁县滏阳河水系的主要景点。千年来流淌不息的滏阳河,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磁州大地。在滏阳河磁县段,经过近些年的综合治理,水面已波光粼粼,沿岸枝繁叶茂。

历史上的开河马头是滏阳河流域最大的商品贸易地,众多磁州窑的瓷器、山西的煤炭、武安的铁器、各地的粮食等都在这里集散后,漕运到山东、天津,辐射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汤汤河水流淌到今天,漕运文明源远流长。为此,磁县开创先河,打造了一个以漕运文化为载体,集文化、旅游、购物、民宿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开河漕运码头。

如今,这里再现大宋漕运盛景,漕运水街、怀调戏楼、绿柳古堤等景点巧妙布局,沿河商铺古韵悠悠,堪称滏阳河上的“清明上河图”,特别是璀璨绚丽的夜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走进夜晚的开河马头,虹桥和彩灯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交相辉映、璨若星河。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像一条金黄的丝绸,静静地飘落在滏阳河畔。桥下时有游客乘兴泛舟,在这片汤汤河水上轻轻划过,感受着母亲河的起伏涌动,陶醉在两岸连绵不绝的灯光美景中。船与桥的交织之中,将北宋的市井生活、自然风光、繁荣景象再现滏阳河畔。

子清湾

1921年,进步青年王子清在李大钊介绍下,成为直南第一个中共党员,他回到家乡积极发展党员和党的组织。1929年,王子清在滏阳河沿岸的甘草营村领导了磁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抗捐抗税斗争——反“插耧应差”运动。

为了纪念这次农民运动,也为了更好地传承老一辈革命家为革命精神,磁县在滏水之边修建了“子清湾”。它也是红色革命主题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子清湾位于滏阳河水面最宽处,“子”寓示着磁县一代代莘莘学子和五十万磁州儿女永远继承弘扬红色文化精神, “清”又蕴含着绿水青山、一股清流、清正廉洁之意,也祝福688平方公里的磁州大地风清气正、天朗气清。

■视频:肖海鹏

原标题:《到“磁”一游|桥!滏阳河上美丽风景故事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