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与AI,如何在艺术中共生?
在今年第170届日本芥川奖的颁奖典礼上,33岁的作家九段理江公开透露,自己的获奖作品《东京都同情塔》(Tokyo Sympathy Tower)是利用AI生成器辅助写作的,小说中约有5%的句子是从ChatGPT生成的句子中“逐字引用”的。她表示,在与AI的合作中,尽管有时AI的回答并不完全符合她的期望,但她还是能够在主角的台词中将元素(AI生成的内容)融入作品。
通过训练数据来辅助写作,或许是后人类社会图景中,有别于简单复制的又一种科幻的“拟真”(simulation)。早在2017年,中国科幻作家陈楸帆便开始与AI共同写作,他与创新工场AI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咏刚一同,在自己小说的数据基础上,进行代码编写、模型构建等一系列小规模实验。2020年,他们又利用更多语料训练了一个名为“AI科幻世界”的工具,让人工智能在理解上下文、整体逻辑的自洽性及语言风格的流畅程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左:日本作家九段理江利用AI生成器辅助写作的获奖作品《东京都同情塔》。
右:2017年,在运用AI写作之前,陈楸帆曾受中信出版集团邀约创作一本名为《人生算法》的短篇小说集,探讨人与AI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是在数字艺术还是时尚领域,从人工智能的诸多“拟像”中,我们看到了机器的“类人性”,并且它已经逐步被运用到更广泛的实践里。2022年8月,美国游戏设计师杰森·艾伦(Jason Allen)用一个类似“文字游戏”的方法在Midjourney上生成图像,最终生成的作品《太空歌剧院》(Théatre D’Opéra Spatial)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艺术比赛上获得了“数字艺术/数字修饰照片”一等奖;而在2023年的首届纽约AI时装周,超400名设计师利用Midjourney等软件创作虚拟时装,并由虚拟模特展示。
左:阿纳多尔的作品《流动的梦》(Fluid Dreams),位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一楼。
右:作品《MoMA生成研究1》(MoMA Generative Study 1),是展览“Unsupervised”的一部分。
图片来源于Vincent Tullo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此外,人工智能也被作为创作和策展的方法。2016年,泰特的数字创新IK奖颁发给了一个将现实新闻图像与伦敦泰特美术馆的藏品进行关联创作的项目;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小组也与Microsoft合作,开发了一种名为“MosAIc”艺术识别算法,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的绘画和雕塑艺术进行分类;2022年,在英伟达AI画廊与MoMA合作的展览上,艺术家雷菲克·阿纳多尔(Refik Anadol)使用人工智能来解释和转换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超过200年的艺术。当时,他训练了一个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来解释MoMA收藏的公开数据,并从展厅环境中提取现场观众的反馈。
上&下:“雷菲克·阿纳多尔:无人监督”(Refik Anadol: Unsupervised)展览现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22
图片来源于MoMA/Wallpaper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图灵测试”的思维实验研究了“类人行为”,模糊地回应了“机器”与“思考”的关系。而在以互联网为人工智能训练数据库的今日,机器智能和人类心智之间似乎不再泾渭分明——当技术的时代价值比肩人类创作者的意义,如1967年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中评定作者意图和作品语境那样,如今我们在符号和游戏的狂欢中,也能够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所产生的新表达统一于一个整体。
为此,《Life and Arts集锦》持续关注AIGC在艺术应用领域的巨变,就创作、算法、版权等问题,向国内一众艺术家和策展人提问:人,究竟如何与人工智能共生?
上:蔡宇潇,《乌水有多深?》,“放映计划Ⅰ”展览现场,START星美术馆,2024
下:《沉默的长音》展演现场,跨媒介影像与双A之夜,西岸美术馆,2021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左&右:陈川端,“世界在巨蛇的腹中”系列,该系列中许多画面借助了AI等多种工具。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上:“更深的蓝:海杰AIGC生成式图像个展”展览现场。
下:海杰,《沙漠里的剪刀》,2023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上:武子杨与马克拉莫斯(Mark Ramos),未来_预报,2022-至今,2023,长征空间,北京
©长征空间
下:武子杨,《巴石河2030 - 6 Plus》, 2022,彩色数码有声影像,8分30秒,CG建模/动画:陈艺杉、廖嘉琪、李嘉涛、李倜然、王心玥,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委任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假蜃楼》,多智能体装置(人工智能,虚拟人,屏幕)。
左下:《重构山水》,人工智能生成,2014
右下:《第一森林定律》,多智能体装置(人工智能,机械臂,烟雾,灯光)。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上:戏剧性地一窥“无人监督”的本质,巨型屏幕上闪现着机器“梦想”的图表。
下:这台机器正在“做梦”,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倒映出一幅人造图像的影子。
图片来源于Vincent Tullo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从“人工”到“智能”,依赖逻辑演绎的机器也许无法通过符号和句法构成被直接赋予人类心智的思维过程,但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思维”正在显现,人类与AI的关系更像是一种“集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在这种共生关系中,人类的创造性思维与AI的算法效率将共同协作极大地促进创作和生产的效率。然而,这种共生是否能够持续?AI的发展又会如何更加深入地影响人类的创造性表达?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也需要我们等待未来的答案。
“AIGC之夜:人与AI的新生”
2024.06.01
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
5月31日至6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将主办“Newborn 新生:人工智能与金融世界的对话”学术会议,引领“人工智能+金融”学术讨论,凝练学术共识。作为此次会议的闭幕式暨after-party,“AIGC之夜”将在学术主线的基础上,与MidJourney联手以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为物理平台,搭建数字世界呈现窗口,将通过分享、辩论、Prompt Battle等形式,呈现最丰富多元的思辨。在这场技术与创意的融合中,我们面临的不仅是艺术和科技的结合,更是对人类自我认知和价值的重新审视。
采访、撰文:Yang、Cynthia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