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无烟日 | 不在孕妇和未成年人面前吸烟成共识
编者按:2024年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不仅危害健康,还会产生二手烟、三手烟,严重污染环境。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至少70种致癌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和胃、肠、肝、肾等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值此之际,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控烟研究中心团队发布了中国成人的吸烟社会规范现况研究结果,这是首个系统关注中国人群吸烟相关社会规范的研究。
与明文规定并强制执行的控烟法规不同,吸烟社会规范是在特定文化或社会群体中普遍接受的关于吸烟行为的行为模式、行为标准、道德准则和文化习俗,对于人群的吸烟行为和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具有重要影响,但在我国该领域的研究较为缺乏。
社会规范常被分为指令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新定义社会规范中增加了道德性规范,本次研究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文化习俗的维度,研究中国特定文化和群体中的吸烟相关社会规范。研究制定了测量我国人群吸烟社会规范的量表,并且按照人口比例对不同的地理区域3255位成年居民开展了在线问卷调查。
指令性规范是是指某文化下大多群体成员对特定行为是否赞成的标准,即公众对周围人群“认可”什么的感知,关注的是周围人群对特定行为是否赞成。研究团队发现,七成以上(76.6%)的受访者感知到家人不赞成吸烟行为;七成以上(70.2%)的受访者感知到公众不赞成吸烟;半数以上(53.4%)的受访者感知到朋友不赞成吸烟;42.7%的受访者表示其单位领导不赞成吸烟。在指令性规范的引导下,个体感知到的周围人群对某种行为是否赞成的态度会影响个体的选择。在越来越多的公众感知到周围人群不赞成吸烟行为的情况下,个体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不吸烟来获得周围人群的认可。对比家人、公众和朋友,受访者感知到单位领导不赞成吸烟的比例相对较低,提示未来在工作场所建立无烟文化的必要性。
描述性规范关注的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大多数群体成员“实际选择” 怎么做,即公众对周围人群“实际选择”怎么做的感知,当个体感知到周围人都做着某项行为时, 他们更可能做出相同的行为。研究团队发现,有37.7%的受访者表明其家人中没有吸烟者,22.4%的受访者表明周围没有朋友或熟人吸烟,20.7%的受访者感知到工作场所几乎没有吸烟者。结果提示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意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无烟家庭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而感知到工作场所几乎没有吸烟者的比例仍然较低,说明工作场所仍然是无烟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
道德规范通常是个体出于其自身的道德责任感而选择其认为道德上正确的行为。研究团队发现,公众普遍持有正向的道德规范,其中,93.4%的受访者赞成“不可以在孕妇和未成年人面前吸烟”,85.3%的受访者赞成“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不应该吸烟”,80.6%的受访者赞成“人流密集的室外场所不应该吸烟”。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全面禁烟城市中公众的道德规范及控烟意识优于非全面禁烟城市,提示全面无烟立法对于塑造公众的无烟道德规范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对人群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卷烟分享、卷烟赠送曾经是常见的社交手段。本次研究将文化因素纳入社会规范评价范畴,结果发现,超过半数的受访者不赞成“拒绝别人分享的卷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57.3%),远高于赞同的比例(19.7%);四成以上的受访者不赞成“卷烟的品牌和价格可以彰显吸烟者的社会地位”(42.0%),高于赞同的比例(33.6%);可见卷烟的社交作用正在逐渐减弱,人们对吸烟的认知和态度逐渐从将其视为社交手段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转变为更加健康和理性的客观看法。
本次研究还验证了支持吸烟的社会规范可以促进吸烟行为的发生,并降低吸烟者的戒烟意愿,而中国社会对控烟的态度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无烟的社会规范则正在形成,这会减少吸烟行为的发生,提高吸烟者的戒烟意愿。这为今后的健康传播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依据,在控烟的健康传播中,除了关注烟草的危害,同时也应关注社会对于控烟的看法,倡导无烟的社会风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