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名物吴中丨周邦彦的吴盐

2024-06-07 11: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作者:范健泉

注意!!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北宋词人周邦彦的这首《少年游•并刀如水》语言温婉,情节细腻,乃宋词中的翘楚,其中女主人公为心上人温柔地剥开橙子,并刀与纤指交相辉映,画面生动形象令人美不胜收。后来好事者又添油加醋,将名妓李师师、宋徽宗赵佶和才子周邦彦联系起来,编成一个故事。相传某日李师师与周邦彦正在你侬我侬,忽有人报宋徽宗来访,周大才子慌忙之间进退不得,只能在师师床下暂避,于缝隙间看到词中所描摹的一幕。此说过于荒唐,太像戏曲电影的桥段,早有人考证不符合实际,不必细究。

该词却凭名妓、才子、皇帝三重光环,传唱天下,成为周邦彦的代表作,可谓是“清真”(周邦彦)一路扛鼎之作。

商衍瀛 楷书十四言联 纸本 墨书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深圳博物馆藏

释文:凤幕卷金泥,拚剧饮淋浪,倦途休驾。小阁横香雾,倚东风娇懒,征骑初停。七十八老人云叟商衍瀛录讱盦集周清真词。

此外还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词中提到的“吴盐”到底是何物?一派认为吴盐是盐,词中的“新橙”味道青涩,加盐可以去酸,增强口感。此事不光古代有,今日苏州的水果摊贩也常常会将嫩菠萝泡在盐水中,以去酸涩。一派则认为吴盐是白沙糖,盖因此物颜色既白又形类晶体,与盐在外观上颇为相似,古代确实有人将其称为“吴盐”。况且糖的甜味也能中和橙的酸味,起到去涩保鲜的作用。

“纤指破新橙”《鹤唳华亭》截图

到底吴盐为何物暂且不表,今日学者在破解此争论时,却意外将苏州的盐、糖二业发展尽情显露,以历史之小剖面而见演化之进程,窥一斑而知全豹,颇有趣味。

1

煮海水为吴盐

“吴盐”故名思意就是吴地出产的盐,范围以江苏省为中心,苏州是其核心。由于东临大海,该区域有煮海水为盐的传统,目前最早将吴地与盐结合起来的历史人物乃汉代的吴王刘濞(bì),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载:

(刘)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晁错)乃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刘启)上曰:“吴王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袁盎对曰:“吴有铜盐利则有之,安得豪桀而诱之”

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被分封到吴地,他带领百姓煮海为盐,快速积累了富可敌国的财物,乃至对中央朝廷造成了威胁,名臣晁错心忧天下而建议削藩,以期降低他的威胁。此事为司马迁所记录,并反映了汉初逐步将“盐”与“吴地”相结合的思维习惯。此时的盐产量较少,又是人体日常必需品,物以稀为贵,经营盐业可快速积累财富。

宋代海盐生产,出自元陈椿撰《熬波图》

从刘濞开始,吴地成为全国性的产盐中心之一。到了唐代,吴地的产盐量又大增。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类东海附近产出的海盐,一律冠以吴盐之名,然其产地未必都是苏州。唐代朝廷将吴地的海陵县改名为吴陵县,并以其为中心设置吴州,大力开发盐业,《元和郡县志》称吴陵每年产盐超过六十万石,相当于今天的31800吨。而贞元年间全国盐产量约为六百万石。贞元是唐德宗年号(785—805年),元和是唐宪宗年号(806—820年),两者时间相近,盐产量应大致类似。吴陵以一隅之地,占全国产盐量的十分之一,吴盐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名声享誉天下。

此时的盐大致可分成四种,即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海盐靠熬煮海水,代表性产地为吴地;湖盐则在内陆咸水湖中提取,代表性产地为山西的解池;井盐是抽取地下卤水熬煮,代表性产地是四川的自贡;矿盐则是从岩盐矿床提取,代表性地区是河南的叶县。与前文提到的产量相反,此时以杂质少的湖盐为上等,杂质多的海盐为下等。

吴盐价格低廉,可以满足底层人民的生活必需,功德无限,质量一般但名声不减,背后原因在此物能够救命,质量稍差百姓仍能包容,广受大众喜爱。吴盐有很强的经济属性,乃是朝廷收入的重要来源,施行垄断经营。宋代的名臣宋祁曾作《送韩廷评婺州市征》:

去程烟草妒蓝袍,越绝天文宝婺高。

五两樵风船画鹢,九秋犀烛鹭翻涛。

吴盐煮海通关赋,陆橐收金析利毫。

仙酎油囊鲈鲙洁,未妨馀暇左持螯。

场灶煮盐,出自宋《本草·解盐》图源:温州文史馆

“吴盐煮海通关赋”表面是在叙述吴王刘濞煮海水为盐,积聚财富民心,也暗示盐税在宋代财政中的重要性。宋朝依靠食盐专卖制度,获取了大量赋税,巅峰时期盐税甚至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其中两淮盐产量又占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亦即吴盐占了税入的大头。宋祁曾在掌管盐铁的部门任职,对盐业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其“吴盐煮海通关赋”的评价虽有夸张,整体可信。

颇为值得玩味的是,因为政府的官盐价格过于昂贵,导致民间私盐泛滥。因井盐、矿盐、池盐其源头比较容易控制,私盐活动较少,而东部地区海岸线绵长,私下煮海取盐的余地较大,产生了很多的盐贩子,甚至为了和官方对抗,有私人的武装。

北宋盐税铜印 江苏盐税博物馆藏
图源:泰州文旅官微

很多历史学家研究认为唐、元二代的覆灭,与走私贩卖吴盐有很深的关系。

北宋盐税铜印印文 图源:江苏盐税博物馆官微

元末起义领袖张士诚,早年也靠走私食盐为生,他于高邮称诚王,大破蒙元百万军,震撼天下。两人靠贩盐起家,获得第一桶金。巧合的是他们起家都与吴盐有着莫大关系,张士诚更是出生在泰州,属于吴盐的核心地段,还在苏州称吴王,与朱元璋争夺天下。

谁能想到小小的吴盐,可以养活吴地的万千百姓,牵动中央朝廷的税赋,甚至可以左右王朝的兴衰。

2

吴盐是糖:吴盐如花皎白雪

吴盐纯粹指盐外,还可能与吴地甘蔗榨取而成的沙糖有关。《新唐书》载:

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续高僧传•玄奘传》也载:

并就菩提寺僧召石蜜匠。乃遣匠二人、僧八人,俱到东夏。寻敕往越州,就甘蔗造之,皆得成就。

宋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也有类似内容:

闻人茂德言:沙糖中国本无之。唐太宗时外国贡至,问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用其法煎成,与外国者等。自此中国方有沙糖。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一)册》(局部)于敏中 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根据上述三份文献,似乎可以得出甘蔗制糖的方法来源于外国,且制糖初始地点或在扬州或在越州,属于吴地,中国制糖业的开端似乎始于吴。然而从“诏扬州上诸蔗”“就甘蔗造之”两句可知,吴地本身就存在甘蔗,可能有本土的制糖工艺。“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只是引进外国的制糖技术,优化国内工艺。

其他文献记载中国早有甘蔗制糖的传统。战国楚人宋玉在《招魂》中有“柘(zhè)浆”一词,“柘”就是甘蔗榨的汁液,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榨甘蔗制糖的雏形。更为有趣的是,宋玉生活的时代,楚国统治的核心区域从两湖地区搬迁到吴地。宋玉所饮的“柘浆”可能就产自吴地。

发明地动仪的东汉大科学家张衡在其《七辩》中提到“石蜜”,就是甘蔗煎煮出的糖块,因技艺尚不成熟,难以摒除杂质,糖块结节团聚,大得像石头,故取名石蜜。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亮曾派遣人取广东地区献来的“甘蔗饧(xíng)”,饧就是用甘蔗制成的麦芽糖。

由商务印书馆1962年出版的《敦煌遗书总目索引》编定的编号为P.3303v的敦煌残卷

西天五印度出三般甘(蔗):一般苗长八尺,造沙唐(糖)多不妙;第二,挍一二尺矩,造好沙唐(糖)及造最上煞割令;第三般亦好。初造之时,取甘(蔗)茎,弃却樔(梢)叶,五寸截断。着大木臼,牛拽,拶出汁,于瓮中承取。将於(于)十五个铛中煎,旋写(泻)一铛。着筋(筯),瘨(置)小(少)许。冷定,打。若断者,熟也,便成沙唐(糖)。不折,不熟,又煎。若造煞割令,却於(于)铛中煎了,於(于)竹甑内盛之禄(漉)水,下着瓮承取水,闭门。满十五日,开却。竹甑内煞割令禄(漉)出干后,手遂(碎?)一处,亦散去,曰煞割令。其下来水,造酒也。其甘(蔗)苗茎,似沙州、高昌糜,无子。取茎一尺以截,埋于犁垄,便生。其种甘(蔗)时,用十二月。

不管是“柘浆”“石蜜”还是“甘蔗饧”,都没出现“糖”字,可见糖字实际上诞生的很晚。最早提到“糖”的典籍是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他的《本草集注》载:

(甘蔗)出江东为胜,卢陵亦有好者,广州一种数年生,皆如大竹,长丈余,取汁以为沙糖,甚益人。

从“皆如大竹,长丈余”一句,可知陶弘景见到的甘蔗与今天的甘蔗类似。“江东为胜”更是表明吴地甘蔗品质最好,能够榨取上好的糖水。“沙糖”被陶弘景当成药方记在《本草集注》上,今人可能觉得奇怪,在当时却属于正常。在农业时代,榨取甘蔗汁的成本很高,中间流程损耗又多,是一种颇为费时费力的做法,故而价值颇高。糖最能调度人的多巴胺分泌,对精神治疗还是刺激神经都有大用,在当时被视为药品也属正常。今天四处可见的可乐,含糖量极高,最早被发明时也是作为止咳药销售。欧洲人也曾把珍稀的沙糖当作药品,而且只限于上流社会,是象征权势的商品。可见不论中外,人的心理是相同的。

义乌甘蔗方学良 来源:美术报

南梁文人吴均在《行路难》中有“白酒甜盐甘如乳”的诗句。何为“甜盐”?实际上就是今天的白沙糖。其颜色雪白呈流沙状,与吴地盐的外观较为一致。厨房中的白沙糖与食盐很容易搞混。出身吴地的吴均正好用生活中熟悉的盐代指糖。面对新兴事物用旧物产体系来命名的例子古今还有很多,比如古希腊人也将从印度传过来的糖叫作“印度盐”。

综上所述,中国恐怕很早就有甘蔗制糖的技术,然而受到工艺水平限制,唐以前沙糖产量较少,甚至被人当成药品,唐代引进“熬糖法”后,中国的沙糖产量迅速增长,被唐宋文人多方记载,甚至误会成“自此中国方有沙糖”。这种引进外国技术推动本土产业升级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中国本土的玻璃质地疏松不够纯净,颜色浑浊不透明,从丝绸之路引进外来的技术后,国产玻璃迅猛发展,能制造颜色纯净透明的成品,器型与数量也大大提高,甚至出口到国外。

吴盐变糖的过程中,酒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汉代乐府诗中有“柘浆解朝醒”,亦即用糖醒酒解除宿醉。南北朝乐府民歌《圣郎曲》有“酒无沙糖味,为他通颜色”,用沙糖来为酒增色。李白所作《梁园吟》有“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的诗句,酒中加糖似乎能提味。

上述诗文中糖与酒高度相关,既是解酒的良药,又是酒中调剂品。从“乳”“无”“雪”等字,可明确“吴盐”色白纯净,类似现在的冰糖。唐人施肩吾有“癫狂楚客歌成雪,妩媚吴娘笑是盐”的诗句,其中虽无“酒”字,可吴娘的笑容应该是甜的,也从侧面佐证盐是糖。

《姑苏繁华图》(局部)徐扬 清 辽宁省博物馆藏

诗圣杜甫更是把吴盐与糖绑定。其诗作中有“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的语句,反复将蜀麻与吴盐捆绑。“蜀麻”就是蜀纸,其手感细腻光滑,质量上乘,受到朝廷重视,成为官方用纸。蜀麻的价格与地位都高于普普通通的食盐,很难在诗文中配对,故此吴盐应当是白沙糖,两者都是高档日用品,才能成对使用。

杜甫在宋代诗坛地位高超,受到众人追捧效仿,连带着认可其吴盐是糖的概念。比如苏轼曾作《江城子》: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撚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其中“水晶盐,为谁甜”一句,明显是吴盐,“水晶”二字表明吴盐类似冰糖。“使君留客醉厌厌”则表明主人用糖为客醒酒,延续汉代以来用糖醒酒的传统。

除了苏东坡,宋代文人也都习惯将糖称作吴盐。比如曹勋有“乍剖金肤藏嫩玉,吴盐兼味发清香”的诗句,意思是糖既能去除橙橘等水果的酸味,又能保鲜散发香味。陆游则有“梅青巧配吴盐白”,用白糖酒水泡杨梅既能激发香味,又能长久保存。周弼的“雪消蜀货千樯下,风顺吴盐万斛增”更是在致敬杜甫。可见宋代文人已经习惯把糖称作吴盐。

以盐/糖蘸橙《鹤唳华亭》截图

总结从战国至宋代的各种案例,周邦彦的“吴盐胜雪”是盐是糖的争论,似乎可以另有答案。吴盐不仅是糖,还是白沙糖,是当时人用以佐酒解酒的良药。

3

苏州后世影响:盐退糖进的口味博弈

吴盐一词居然可以同时指称盐、糖两大调味品,可谓奇景。细细分析,其中还涉及到一场盐、糖之间的口味博弈,糖在这场战争中大获全胜,逐渐奠定了今日苏州人口味清淡,偏好用糖的习惯。

其中根源在宋代制糖业相较前代颇为进步,甚至出现介绍甘蔗榨糖的专著《糖霜谱》。“糖霜”就是现在的冰糖。《糖霜谱》的作者王灼出生在四川遂宁,遂宁是当时的制糖中心。耳濡目染之下,王灼对糖霜的来历以及制作方法产生兴趣,最终写出《糖霜谱》这样的专业书籍。《糖霜谱》第四篇详细介绍甘蔗制糖的过程:

凡治蔗,用十月至十一月。先削去皮,次剉如钱。上户削剉至一二十人,两人削,供一人剉。次入碾,碾阙则舂。碾讫,号曰泊。次烝泊,烝透出甑入榨,取尽糖水,投釜煎,仍上烝生泊。约糖水七分熟,权入瓮,则所烝泊亦堪榨。如是煎烝相接。事竟歇三日,再取所寄收糖水煎。又候熟,稠如饧,插竹徧瓮中,始正入瓮,□簛箕覆之。此造糖霜法也。

十月至十一月是农闲时期,制糖作坊主能招到工人干活。他们将甘蔗削皮,截成如钱串般的短节,然后放进磨盘碾出糖水。再把糖水煎煮变成粘稠的糖粥,放到陶瓮中凝结成冰糖。从贫弱的人力可以看出,当时的制糖业颇为初级,未形成专门的产业工人。

《糖霜谱》宋代王灼著 楝亭藏本

根据流程,甘蔗可以制成沙糖与糖霜。王灼在《糖霜谱》对糖色如此评价:

紫为上,深琥珀次之,浅黄色又次之,浅白为下。不以大小,尤贵墙壁密排,俗号马齿霜面,带沙脚者刷去之。

估计当时制糖工艺有限,白糖没有到今天色白而纯的地步,参有杂质,因而紫色为上品,白色为下品。当时纯白的沙糖应该是从南洋或者阿拉伯地区海运而来,属于高端商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记载了“黄泥水淋法”,将黑红色的糖转变成纯白糖:

以瓦溜置缸上,其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

“黑沙”是指黑红色的沙糖。“黑沙”变“白霜”的关键在于黄泥浆中的活性炭能吸出糖中色素。杂质顺着泥浆流到桶底,上层就是雪白的糖霜。

泥浆脱色法制白砂糖 来源:《天工开物·甘嗜》

随着制糖业的普及,中国人饮食习惯也开始改变,最典型的是苏州。宋代,苏州百姓一般在糕点中加糖,用甜食吸引顾客。遵循苏州人“不时不食”的特点,苏式糕点有春夏秋冬四种吃法,春天吃酒酿饼,夏天品薄荷糕,秋天尝菊花酥,冬天嚼糖年糕。苏轼曾作《留别廉守》盛赞苏式糕点:

编萑以苴猪,墐涂以涂之。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

好在真一酒,为我醉宗资。

“小饼如嚼月”表明糕点是月饼。“中有酥与饴”,月饼馅料加入酥糖与麦芽糖,口味偏甜,是典型的苏式糕点。宋代糖产量少,比较珍贵,多用于制作糕点,苏州百姓日常菜单中放糖少放盐多。明初苏州人韩奕在《易牙遗意》记载的苏式菜肴,用盐调味的约占三分之二,用糖调味的约占七分之一,可见明初苏州人饮食偏咸。

《姑苏繁华图》(局部)徐扬 清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以前,沙糖产量较少是奢侈品,商家一般在糕点等礼品中放糖,百姓也把糕点当成礼品送人,但在日常餐饮中却很少放糖。随着技术的进步,沙糖产量猛增,从糕点专属的配套品,变成较为贵重的调料,类似现在的茴香八角等香料,烧制大菜时加料调味。

苏州百姓口味存在一种“盐退糖进”的现象。因为吴地自古就是产盐大户,苏州当地从不缺盐,饮食也偏重。沙糖产量远小于食盐,在“黄泥水淋法”推广前,一直是奢侈品。人有一种越缺什么就越强调什么的心理。为炫耀自身的财富,明中期后苏州人拼命在菜里加糖,甚至发展出蜜蟹这种光听名字就甜到发腻的菜品。苏州人的口味就此从偏咸转向偏甜。

中国饮食文化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说法。这与盐、糖与辣椒三大调味品的分布和发展息息相关。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缺盐会造成身体无力、血压下降等症状,是最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姑苏繁华图》(局部)徐扬 清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东部沿海地区盐业发达,民众日常饮食能获取足够的盐分。苏州属于南方,不仅有充足的食盐供应,也有发达的制糖业,因而饮食偏甜。北方盐业也很发达,却缺少制糖产业,日常饮食则偏咸。越往西部离海越远,盐价越高,民众吃不起,当地就用辣椒代替盐,补充人体所需的钠元素。

苏州饮食喜好变化背后反映出其经济发展,百姓有足够资金在菜肴中放更多糖,并成为一时风尚。

4

结 语

综上所述,周邦彦的吴盐到底是什么就显而易见了,应该指的是白沙糖。

词中的“并刀”小巧玲珑类似现代水果刀,古代冶金行业做大容易做小难,并刀表面光洁如水,打磨抛光还要另费一番功夫,价格自然高昂。故此“并刀”在当时是种奢侈品,供高门大户使用。

《仕女图》(局部)周文矩 五代十国 大英博物馆藏

“兽香不断”是指兽形香炉中冒出的烟云,用来熏香调节房间氛围,古代兽形香炉价格昂贵,里面点的香熏更是价值非凡。宋人张端义在《贵耳集》载:

道君(宋徽宗)幸李师师家,偶周邦彦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于床下。道君自携新橙一颗,云江南初进来,遂与师师谑语。邦彦悉闻之,隐括成《少年游》云。

“道君自携新橙一颗”,皇帝亲手拿的橙子肯定异常珍贵,用来调味的“吴盐”估计不会是普通的吴地盐。可见“吴盐胜雪”描绘的仅是吴盐的颜色外形,其内里的真实物件则是白沙糖。

《橙黄橘绿图》林椿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今日的苏州以饮食好甜而出名,但似乎很少见到本地的制糖业,层层穿透之下,却是一段跨越千年的饮食变迁历史。在此视角下,吴盐一会儿是盐,一会儿是糖,一会儿与政治家相关,一会儿与文人相关。感谢周邦彦的绝妙好词,让我们开启一段苏州饮食之旅。

参考文献:

1. 樊维纲:《沙糖•甜盐•吴盐》,《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3期。

2. 樊维纲:《“沙糖”小考——兼释“甜盐”和“吴盐”》,《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

3. 季羡林:《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 李治寰:《中国食糖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

5. 邵杰:《〈少年游•并刀如水〉的文化情境与风物时俗》,《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

6.【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7.【宋】王灼:《糖霜谱》,清嘉庆十年虞山张氏照曠阁刻学津讨原本。

8.【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9. 吉成名:《唐代盐产量考》,《盐业史研究》,1992年第2期。

10. 李青淼、韩茂莉:《从唐代盐利看唐代中后期各地之盐产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11.【宋】张端义:《贵耳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12.【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2019年版。

13.【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4.【唐】道宣:《续高僧传》,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15.【明】韩奕:《易牙遗意》,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年版。

16. 高洁:《唐宋民间手工业的品牌商标与广告》,河北师范大学2020届硕士论文。

17. 张光远:《中国古法制糖简史》,《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4期。

18. 张美婷:《宋代蔗糖业经济相关问题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22届硕士论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