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和慈禧太后》⑦ | 儿子早逝,她逼死儿媳

2024-05-30 16: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5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我和慈禧太后》,作者德龄曾是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详细讲述了她贴身服侍慈禧太后期间观察到的清宫生活实录,所涉及人物包括光绪皇帝、隆裕皇后、李莲英等等。让我们共同阅读这本书,通过亲历者的视角,了解真实的清朝宫廷生活。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 | 江徐

十点人物志出品

昨天,我们读到的是慈禧太后在奉天行宫的生活。到达气氛萧索的行宫,太后第一件事是瞻仰清朝历代皇帝的遗物,其中包括她丈夫和儿子的遗物。处理政务之余,她会和御前女官玩骨牌,有时也会提出外出游玩,游玩过程中,她喜欢卖弄自己的见闻,而各种知识和见闻,大都是她从书上看来的。

从奉天返回北京,旅途中又是怎样一番情形?

接下来,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懂事守礼的同治皇帝

这次慈禧太后出巡,奉天并不是原定的终点站,她真正目的地在长白山和松花江之间,那里是满洲人最初的发源地。

每次出远门,太后都要命钦天监选好日子,以便趋利避凶。到达奉天行宫后,钦天监推算的结果却是不利东行。

总体来说,慈禧太后是个相当古怪的人,不管做什么事,她总有很多顾虑和牵挂,以至于到最后难免后悔。

找钦天监推算行程同样如此,一方面,她知道如果错过了这次,这辈子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去长白山,另一方面,她对此有所迷信。

其实,让她陷入沉郁烦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那天正好是同治皇帝的忌日。

同治皇帝去世后,每逢他的生辰和忌日,太后都会陷入很深的忧郁之中,不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御前女官和侍卫也只能陪着静默。

这一次,正好轮到本书作者,也就是御前女官德龄服侍太后,因此,她有幸从太后那里了解到同治皇帝的童年往事——

同治皇帝从小聪慧,勤学向上,懂得守礼,见过他的人没有不夸他容貌漂亮、心地善良的。

有一个夏天的午后,同治皇帝和一群小太监在御花园玩耍,他看见树上桃子熟了,感到非常高兴,太监立即设法摘了几只下来。

他自己并没有急于品尝,而是让一个太监捧着这些桃子送到太后宫中,让母后先吃。那一年,同治皇帝年仅十岁,就已经这么懂得守礼。

讲到这里,慈禧太后的双眼中充满绝望和苦楚的泪水。

同治皇帝去世后,他的妻子嘉顺皇后很快悬梁自尽。很多人认为,嘉顺皇后的死,是由慈禧太后逼迫所致,因为太后对这个将自己视为仇敌的儿媳妇恨之入骨。

更重要的是,当时嘉顺皇后已怀有胎儿,如果这个孩子顺利出生,而且是个男孩,嘉顺皇后就会被立为太后,这意味着慈禧太后将大权落败。

在此之后,太后又将同治皇帝的妃子们锁进深宫,从此不见天日。

对于这个身处权力巅峰的女人,世人所看到的,更多是荣华和富贵、阴险和狠毒。而御前女官德龄却能透过表象,洞见她的内心世界。对此,书上写道:

“在这些貌似疯狂的举动后面,我分明看出了太后的真性情,那就是潜藏在内心里面的巨大痛苦和悲愤。正是在这两种情感驱使下,她才无法求得灵魂的安逸,以至变得如此易怒。

她的这种怒火不知道焚烧了多少人的生命,但同时又何尝不是在焚烧着她自己的生命呢?”

归心似箭

由于钦天监的推算,慈禧太后放弃了长白山之行。随驾人员和她一样,一心想着赶回北京。

除了不祥的谣言,还因为太庙大典很快要开始了,光绪皇帝必须赶回去主持。另外,太后养的春蚕也该回去照料了。

归心似箭的太后下达新的命令,返回北京的时间不能拖延,火车在沿途绝不能停留,当地官员想要接驾,就让他们去站台,火车绝不停留半刻。

刚在火车上坐定,太后就命人传旨开车,也不管别人是否已经上车,东西是否已经全部搬上来。平日,她总表现得冷静镇定,如此匆忙仓促,和逃兵有几分相像,实在是很少见的情况。

路上的情形和来的时候一样,仿佛情景回放,唯一不同的是车速提高不少,因为太后给司机下了圣旨——开得越快越好,这和出发时越慢越好的圣旨相反。

整个回程中,太后已经完全没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也很少说话,似乎对身边一切都不再感兴趣,唯一的期望就是赶快回到北京,回到宫殿。

对于这种迫切想摆脱一个地方,又极其倚赖这个地方的矛盾心理,书上写道:

“人真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当我们生活在北京城里面的时候,总觉得那座皇城是那么刻板、讨厌,而如今呢,我们却都向往着早日投入它的怀抱。

没有离开北京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走出北京城那个狭小的圈子,到处去看看,而现在呢,好像除了那些刻板的宫殿,我们竟然找不到另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

当火车开进天津站,太后从御座上起身,靠近车窗站着,朝站台上朝贺的百官微微笑了一下。而这个笑,满含了疲惫和辛酸,给她身边的御前女官德龄留下深刻印象。

火车在永定门停靠,太后下车后,看着前来迎驾的百官,脸上竟然连一丝微笑都没有露出来。

四十多年的大权独揽,将她磨炼成一个不知道什么叫排场的人。普通百姓看来非常盛大的事情,在她眼里显得稀松平常。

结束奉天之行,重新回到北京的皇宫,慈禧太后觉得,除了高大得一无是处的宫殿,再也没有其他有趣的东西。

她的生命中,虽然充塞着独揽大权的满足感,但同时也充满了悲观失落的绝望感。

太后与春蚕

慈禧太后晚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颐和园度过,她将这个地方作为自己颐养性情的安乐窝。

颐和园的美好风光足以洗涤一切忧愁,住在里面,有一种非常舒服的安逸感,完全可以抛开世俗纷扰,沉醉于湖光山色。

在慈禧太后的一生中,能让她感到安乐的三样东西是:华丽、平静、知足。

作为她的御前女官,本书作者德龄冷眼旁观,同时设想——

如果太后能够将朝政还给光绪皇帝,自己留在颐和园安度晚年,她就能享受足够的平静和知足了。至于华丽,太后的一生都在跟这个字眼打交道。

从奉天行宫回到颐和园,这里已经成为鲜花的海洋,各种花儿争奇斗艳,到处花花绿绿,置身其中就像到了天堂。太后最喜欢的的花是牡丹,因为牡丹主富贵,正迎合她的趣味。

在奉天时,太后就惦记着颐和园里养着的春蚕,一回来,她再次问起,因为这些小东西给她带来不少乐趣。

太后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虽然距离春蚕吐丝还有一段时日,但她已经安耐不住内心的冲动,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到了专门放置春蚕的宫殿,她开始饶有兴致地向御前女官讲述很多关于桑叶和蚕的故事,以及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颐和园养蚕已经有好多年,因此,太后对养蚕缫丝并不陌生,但她对此仍然乐此不疲,好像看千百次都不会厌倦。

每年缫好的丝被捆扎起来,放在木架上,如果太后心情很好,她会让人把这些丝线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然后重新捆扎存放起来,并没什么实际用处。

普通老百姓养蚕,更多是生活所迫,而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养蚕缫丝,只不过为了调剂自己的生活,没有其他方面的考虑,甚至可以是个赔钱买卖,因为她投入的成本很高。

关于蚕丝,她教过御前女官一种使用方法——在蚕快要吐丝的时候,找两张白纸放在茶杯口,让准备结茧的蚕把蚕丝吐在白纸上。然后把白纸剪成圆形,再衬上绒布做成垫子,用来作为粉扑擦抹香料,感觉非常爽滑。

每次提到“春蚕”两个字,太后的眼中就会放出孩童般的惊喜目光。政务闲暇之余,她总会想起去看看那些白白胖胖的蚕宝宝。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的是同治皇帝的故事,还有慈禧太后在颐和园的生活。同治皇帝去世后,慈禧太后做出逼死嘉顺皇后、锁禁其他妃子等疯狂举动。她原本可以在颐和园颐养天年,奈何贪恋政权,根本不愿放手。本书作者透过表面的奢华与阴毒,洞见到她潜藏于内心的巨大痛苦和悲愤。

除了养蚕,慈禧太后还如何打发时间?除了养蚕的女工,皇宫里还有哪些手艺人?

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于电视剧《苍穹之昴》,部分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我和慈禧太后》⑦ | 儿子早逝,她逼死儿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