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端专访|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吴红波:美欧关系不应妨碍中欧关系正常发展
新一届欧洲议会选举将于6月6日至9日举行。这将是英国“脱欧”后的首场欧洲议会选举,被视为欧洲政治的“风向标”。与此同时,习近平主席刚刚于本月初圆满完成了对欧洲三国的访问,明年又是中国欧盟建立正式外交关系50周年,中欧关系何去何从,眼下正处于关键时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谈及中欧关系时表示,放眼全球,只要中欧互利合作,阵营对抗就搞不起来。只要中欧开放共赢,“逆全球化”就不会得势。
近期中欧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杂音。就在前几天刚刚结束的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表声明,再次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话题。5月21日,美国财长耶伦还敦促欧盟和美国通过“统一的战略方式”对“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做出回应。
围绕这些关键问题,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近日专访了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吴红波。
在谈及欧洲议会选举时,吴红波表示,我们重视欧洲议会的地位和作用,愿同欧洲议会保持交往和对话,也希望新一届欧洲议会和议员能够从中欧关系发展的战略大局出发,奉行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为促进中欧各领域对话与合作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在谈到中美欧三方关系时,吴红波也告诉澎湃新闻,“中国不反对跨大西洋联盟,美欧关系也不应妨碍中欧关系的正常发展。我们坚决反对任何人出于选举目的,拿中国说事、损害中国利益,让中欧关系沦为美国国内政治的牺牲品。无论美国大选结果如何,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会变。”
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吴红波 受访者供图
以下为专访全文:
下半年中欧还会有更多高层互动和各领域交流合作
澎湃新闻:习近平主席月初圆满完成了访欧行程,此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有少数西方媒体质疑猜测中国对欧外交的考虑。您认为,在当前的中国外交关系中,欧洲/对欧关系是怎样的定位?此次访问之后,中欧关系下一步将迎来哪些新的变化?
吴红波: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有着强大内生动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中国将欧洲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进程中,中国愿将欧洲作为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
2024年5月25日8时40分,西安市,随着X8157次中欧班列(西安—马拉舍维奇)从西安国际港站开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9万列。视觉中国 图
习近平主席今年的首次出访就体现出中方对欧洲和中欧关系的高度重视。习主席访问欧洲期间,应邀在巴黎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就中欧关系和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国际热点问题坦诚交换意见,达成不少共识;中国同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签署数十份双边合作文件。习主席此次访欧有力推动了中欧关系稳步前进,可以期待下半年中欧之间还会有更多高层互动和各领域交流合作。中方愿同欧方一道,坚持伙伴定位,坚持对话合作,深化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为双方人民福祉做出更大贡献,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澎湃新闻:习近平主席欧洲行访问了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行程各有侧重。您认为,中欧关系作为一个整体,与中国同欧洲单个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两者有什么联系呢?我们如何把握平衡好这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吴红波:习近平主席访欧期间,中法就中东局势、人工智能、生物多样性发表分量很重的联合声明;中塞决定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中匈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充分体现了中欧关系合作共赢的本质,有力推动了中欧合作再出发,充实和拓展了中欧关系的战略内涵。
欧洲国家众多,有欧盟成员国,也有非欧盟国家,发展状况各异,利益诉求多元。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重视中国,有发展对华关系的强烈意愿。中国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欧洲各国发展关系。中国同欧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成立了70多个磋商和对话机制,包括战略、经贸、绿色、数字、人文高层对话。访法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欧盟委员会主席成功举行中法欧三方会晤。中方支持欧洲一体化,一个团结、稳定、繁荣的欧洲符合中国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进程向前发展。同时,中国同欧盟成员国和欧洲国家的良好双边关系构成了中欧关系的坚实基础。中国同欧盟机构及其成员国的关系两者并行不悖、完全可以平衡发展、相互促进。
视觉中国 图
澎湃新闻: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去年访华后提出了欧洲的“战略自主”概念。今年4月,马克龙在演讲中重申“战略自主”的紧迫性。从中国外交的视角出发,您如何看待欧洲尤其是法国的这种“战略自主”理念?这一理念会给中欧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吴红波:有些欧洲人说,欧洲的“战略自主”不是中国人希望的、与美国对着干的“战略自主”。这要澄清一下。其实,欧洲“战略自主”原本就是欧洲一体化的初心和目标,即联合自强,成为多极世界的重要一极。法国的“战略自主”就是独立自主的戴高乐主义,就是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赞扬的“中法建交精神”。欧洲的“战略自主”,就是2003年法德领导人对非法入侵伊拉克公开“说不”的勇气,就是坚持发展对华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
日前,西班牙、爱尔兰、挪威三个欧洲国家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是欧洲战略自主的最新体现。动荡变革的世界需要欧洲加强战略自主。中国倡导建立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在支持多极化、反对霸权主义,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支持国际合作、反对阵营对抗等方面,中国愿与欧洲密切合作,并坚定支持欧洲推进战略自主的不懈努力。
中国产能利用率相当稳定,同美国相差无几
澎湃新闻:针对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的言论,中方多次强调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但欧盟仍然发起“反倾销”调查。您认为这轮经贸摩擦与互动,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工具箱手段来处理好这个问题?
吴红波:“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过去10年,中国产能利用率相当稳定,目前为76%左右,同美国的78%相差无几。如果把需求限制在某国或地区,不是从全球化角度考虑,可能会产生“产能过剩”,但如果从全球角度来看,情况则完全不同。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去年在全世界出口增长了30%,销量涨势很好。有些人高喊,“中国产能过剩啦!”真的吗?全球范围内绿色产能远没有“过剩”。例如,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到2030年世界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将达到4500万辆,目前全世界产能只有1000万辆,产能还远远不够。
其实,抱怨中国“产能过剩”的人,不是关注中国的产能,而是他们自己的市场份额。美国的芯片和农产品、德国和日本的汽车、法国葡萄酒等的出口和产量比例均高于中国。但是,没有人说这是产能过剩。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第七项目标要求,到2030年确保提供可负担起的清洁能源。2023年上半年,中国向欧洲出口62吉瓦光伏组件,相当于67亿立方米天然气发电量,可为1800万个欧洲家庭供电。2022年中国对欧出口39.9万辆新能源汽车,每辆车可减碳量1.66吨,今年为欧盟国家减碳66万吨。用“产能过剩”理由打击中国绿色产品出口,不仅将迟缓欧洲国家的脱碳进程,还令人怀疑欧盟的“绿色新政”是否是认真的。
2024年5月9日,江苏省太仓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批新能源汽车即将通过框架运输方式出口海外市场。视觉中国 图
如果发达国家的出口是比较优势,而中国的出口是“产能过剩”,那么这就是霸凌!奉行保护主义将失去信誉、失去市场、失去朋友,也失去未来。保护主义无法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同时,保护主义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出一个极为负面的信号,“你的发展绝对不能超过我,否则将受到严厉制裁!”你可以相信,中国政府将采取一切手段捍卫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中欧合作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双方在绿色转型问题上理念相近,目标相似,完全可以在产业上深化合作,共同实现低碳目标。事实上,许多中欧著名企业已经开始探讨合作领域和具体方式了。他们应得到大力扶持和帮助。希望欧方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尊重市场化原则,审慎使用外国补贴条例工具,通过对话协商妥处经贸摩擦,让经贸往来造福于两大经济体。
发展中欧、中俄关系并行不悖,都符合中国根本利益
澎湃新闻: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不论是习近平主席访欧期间,还是普京总统访华期间,该问题都是各方重要的讨论议题。中方也一直在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做出努力。但不得不承认,乌克兰危机的爆发,给中欧关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您认为,中国外交应该如何克服或者管控好乌克兰危机给中欧关系带来的影响?与此相关的是,欧洲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对立的,您认为,中俄间的合作与中国与欧洲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平衡处理?
吴红波: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当事方,没有拱火浇油、趁机渔利,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将解决危机的责任压在中国身上是不公平的。
中方致力于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明确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和平核设施,主张妥善解决国际粮食安全问题,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中方不向任何一个交战方供武,严格管控两用物项出口。习主席访法期间,中法共同倡议奥运会期间全球停火止战。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中俄联合声明再次强调对话是解决危机的良好途径。我们同乌克兰也保持着沟通。中国欧亚事务特使已就乌克兰问题开展了3轮穿梭外交。
中国与欧盟在此问题上虽有不同观点,但是我们在劝和促谈、政治解决、维护人道主义等方面有不少共同或相似观点。我想强调几点。一、欧俄都是中国的战略伙伴,发展中欧、中俄关系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并行不悖,且都不针对第三方。二、欧俄是搬不走的邻居,最终要构建起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三、全世界140多国都同俄正常开展贸易,开展正常对外贸易是中国的合法权利。四、欧方非常担心美国大选结果可能对其乌克兰危机政策造成重大变化。可以确定的是,中方立场仍将是稳定、建设性和可预期的。
总之,希望欧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和行动,与我们共同为危机政治解决而努力,而不是跟着炒作“中国责任论”,影响中欧关系稳定发展。
澎湃新闻:似乎第三方因素始终是中欧关系当前不能避免的话题。今年正是美国大选年,您认为美国大选当前的选情对中欧关系带来何种影响?您如何看待美欧之间在当前国际热点问题上的异同?
吴红波:中欧关系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双方应基于彼此战略利益独立发展关系,在互利共赢中推进合作。中欧关系不应针对、不应依附、也不应受制于第三方。中国不反对跨大西洋联盟,美欧关系也不应妨碍中欧关系的正常发展。
美国大选是美国的内政,中方从不干涉别国内政。同时,我们坚决反对任何人出于选举目的,拿中国说事、损害中国利益,让中欧关系沦为美国国内政治的牺牲品。无论美国大选结果如何,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会变。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中欧双方排除干扰,深化沟通,加强合作,对于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是至关重要的。
欧美都有义务推动国际热点问题降温,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希望欧方坚持战略自主,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有关问题妥善解决。
澎湃新闻:下一步,欧洲议会选举即将成为欧洲的主旋律。您认为今年的欧洲议会选举将如何影响中欧关系?
吴红波:无论欧洲议会选举是什么结果,欧洲议会内部力量如何变化,都是欧方内部事务,我不作评论。中方的立场是一贯而明确的,我们重视欧洲议会的地位和作用,愿同欧洲议会保持交往和对话。
遗憾的是,本届欧洲议会近年来通过多份反华和涉华消极决议,涉华负面言行不断。一些议员专注于捞取政治资本,罔顾中欧关系的政治根基和欧方严肃的政治承诺,频繁窜台,甚至挑动中欧对立对抗,严重损害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某些欧洲议员既然自诩“欧洲民意的代表”,就应该认识到中欧关系保持健康稳定符合中欧民众利益和国际社会期待,损害中欧关系就是损害欧洲民众的整体利益。希望新一届欧洲议会和议员能够从中欧关系发展的战略大局出发,全面客观看待中国发展和内外政策,奉行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为促进中欧各领域对话与合作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