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话痨”医生带你解锁B超的世界

2024-05-27 17: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黑漆漆的屋子,面无表情的医生,冰冷的探头,看不懂的仪器,这是大部分人对B超室的印象。做一个B超要等很久,一会儿要空腹,一会儿要憋尿,太麻烦了,这是大部分对B超室的抱怨。我做的是彩超,为什么出来是黑白的,在我身上涂得是什么冰冰的,粘粘的,太脏了,这就是大部分对B超室的不解。首位援川女医生袁娅娅将带你进入真实的B超世界,解锁这些疑惑。

上午12点半,袁娅娅医生刚刚结束了上午的体检工作,她指了指桌上的水杯:“一口水没来得及喝,也没来得及去一趟厕所,从业二十几年了,习惯了,膀胱功能炼就得很强大呢!”

21年,7665天,183960小时......一串惊人的数字,诠释着袁娅娅的漫漫从医之路,道阻且长,责任重大,一刻也不敢松懈。二十几年的坚守和临床磨炼,让她从当初的医学小白成长为临床医生不可缺少的“火眼金睛”,二十几年的默默付出和奉献,让她从热血青年成长为优秀的中共党员。

科普宣传多一点 信任理解多十分

随着叫号系统的开启,下午第一个门诊病人进来了“你们是医生还是护士?”面对这样的问题,袁娅娅已经见怪不怪了,她耐心地解释道“大伯,我们是经过医学院本科五年学习,三年规范化实训,上级医院多次进修学习,有医师资格证书、执业医师证书、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书的医生”“躺下,肚子露出来,鼓肚子”这样的话每天重复数遍,手握小小的探头,每时每刻重复扫描动作,针对病变部位,每天都要上百次的重复加压,一个小小的仪器探头也会变得千斤重,这也是袁医生手得腱鞘炎的原因。每天上百的体检和门诊量,容不得她休息,于是她带上护具照常上班“疼痛难忍地时候就去打一针封闭,如果我缺席,就会把工作量压到其他同事身上,这点小伤,不足为惧”她的言语简单质朴,党徽闪亮耀眼,精神更是质久弥坚。“医生,为什么要涂粘乎乎的东西啊,太脏了”这个问题,袁医生每一天都要解释很多遍,袁医生科普道:“它是耦合剂,很干净的,是用它来排除探头和皮肤之间的空气,使超声波能有效地穿入皮肤到达器官。其实你只需要用一两张纸,擦一擦,就可以啦。”袁医生在屏幕上娴熟地操作着,在方寸间炼就火眼,在毫厘间展示真功。十几分钟,大伯的检查完毕,但是,袁医生的工作没有完成,只做了一半,她还得一张一张分析超声工作站储存的图像从而得出相应的诊断,一个字一个字打印出来的。所以,如果您的报告出得稍微晚些,不要抱怨医生慢,她们要好好思考并记录、打印出来,是需要时间的。很多时候,她们还需要对比原来的检查结果或其他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给您作出正确的诊断。

第二个患者是检查子宫附件的小姑娘,门开的时候,她就警惕的说“医生,你们窗帘就不能拉一下吗?黑漆漆的”袁医生解释道:“光太亮影响我们观察图像,躺下吧”“你的尿不够多哎,去喝点水,憋点尿再来”小姑娘不耐烦的说:“做个B超太麻烦了,上次要空腹,这次又要憋尿,感觉诚心整人的。”袁医生耐心地解释道:“小姑娘,子宫附件、膀胱、前列腺等部位需要适度憋尿,是这些脏器在盆腔里,周围有肠管包绕,肠管里有内容物和气体,会对超声波造成干扰,只有憋尿后,充盈的膀胱推开肠管,才能清楚的显示肠管后方的子宫,卵巢等器官。”那为什么做有些部位是需要空腹呢?“超声检查对组织结构有较高的分辨率,而在固体气体或液体气体等反差很大的界面上,超声波则很难穿透,如果进食后一些气体可随着食物下咽,使肠道气体增加,有些食物如豆类制品,自身也容易产生气体,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限制了声波的穿透,图像显示就不清晰,在胃肠道被食物充满后,食物会形成和肿块结石同样的声像,导致误诊。”小姑娘听后激动极了,表示今天不虚此行,遇到了耐心的袁医生,知道了一些B超的机理。

先锋引领甘孜情 服务温暖川民心

为了积极响应区委对口支援工作的号召,袁娅娅医师克服了高原反应和路途艰辛,义不容辞的第一个报名,体现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她用雷厉风行的作风和规范的专业技术,迎难而上,通过集中授课、义诊、带教等方式传输技术,提高当地B超诊断水平,惠及当地百姓。在当地,超声科医生大多是从其他专业转到B超室,缺乏专业的超声诊断医师,他们对探头的把握比较生硬,袁娅娅医师就利用自身的经验手把手地教导他们,并在诊断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她还积极参与义诊活动,为当地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工作中难免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她凭借自己过硬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都能够一一化解。当地人都称赞袁医生人美,心善,技术好!

勤学苦练成“火眼” 洞悉病情延寿命

家住登新公寓的王阿姨拉着袁娅娅的手不停的感谢着,一直感谢袁医生救了自己。情况是这样的,5月12日上午,王阿姨在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规做了体检B超,程序在照常进行着,就在这时,袁医生的眉头稍许紧缩,探头再用力的压了压,如同猎人发现猎物的警觉,发现左肝旁极低回声,需要进一步检查,立即劝王阿姨到上级医院就诊。5月18日王阿姨在浙一余杭院区住院手术后病理诊断是(胃壁肿物)神经鞘瘤,浙一的医生直夸我们社区医院医生专业、仔细、认真、负责,真正起到了家门口的健康守护人的作用,早发现,早治疗,延长了患者的寿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面对王阿姨的夸赞,袁娅娅不好意思的直说:“我就是看图说话,不漏掉一个病灶,为你们获得治疗良机,就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一个喜欢科普的话痨的医生,一个默默付出,做事严谨的医生,一个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医生,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医者初心、医者匠心、医者仁心!袁娅娅凭借巾帼不让须眉的姿态,不忘医德之心,不失平凡之心,不负为民之心,不愧是我们的先锋模范党员,不愧是我们基层社区医生学习的榜样!加油!袁娅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西湖丽人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话痨”医生带你解锁B超的世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