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何煲好“人文湾区”这锅高汤?

韩雨亭
2024-05-27 21:17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建设“人文湾区 机遇湾区”分论坛结束不久,余温尚存,在这场思想盛宴中,香港艺术学院前院长茹国烈现场抛出的“煲汤论”也持续引发讨论和热议。

他说,文化是一锅汤,一个城市的文化是一锅滚动了几十年,甚至百年的汤。岭南文化,“湾区文化”,也是一锅汤,里面已有不同的材料,只要利用得好,提高温度,加以混合、发酵和累积,在11个城市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湾区文化能够很快熬成一窝精彩滚热的“高汤”。

这个比喻形象而绝妙。大湾区以“吃”闻名,粤菜从配料、刀工、火候、口感到上菜方式都很讲究,煲汤在岭南饮食文化中也源远流长,当地人会根据不同季节,选择不同食材予以煲汤,讲究药食同源,春祛湿、夏散火、秋润燥、冬进补,每个季节都有该喝的汤。

煲汤很讲究食材和火候,保证食材鲜嫩,留住它的原汁原味,火候掌握也要恰到好处,大火烧沸后,调成小火慢慢煨,煲出来的汤颜色清澈,味道醇厚。“高汤”更如此,汤料高级,经长时间熬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难怪在广东人的观念里,没什么疑难杂症是一碗养生的老火汤解决不了的。

今天所提出的“人文湾区”,不正是一锅滚热的“高汤”吗?

此前在不少学者看来,相较于世界其它重要湾区,这里所特有的“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套法律体系”的制度构架,或许会成为大湾区协同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

但也有学者认为,上述忧虑大可不必,相反多元化制度构架成为优势,因不同制度的存在,既给改革开放带来广阔的实验空间,还便于相互对照、相互借鉴、相互补充,把各种制度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

这和大湾区的煲汤文化内在逻辑高度相似,既讲究食材新鲜,还要求掌握搭配,把各种食材混在一起,营养和功能互补,比如碱性食材配酸性食材互补熬制,高汤也更加的好喝。

大湾区历经时代变迁,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及现代都市文化,彼此交织,互为成就,孕育出了绚丽多彩的岭南文化,造就了如此活力而丰富的经济空间和文化场景。

按照茹国烈先生的说法推论,大湾区这锅“高汤”已经拥有色香味俱全的“汤底”。

我们用“文化光谱”去打量大湾区11座城市,定会看见一个五彩斑斓的文化奇观,似乎每个城市、街道,乃至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和传统价值,但无论是怎样的差异,它们都脱不开共同的“汤底”——中华文化。

香港和澳门也在经历中西交流与碰撞后,呈现出不同的制度框架和文化特色,但其“汤底”仍未改变,总体沿袭着从中原而来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和价值取向。

经过长期加温、混合、发酵和累积,大湾区这锅滚热的“高汤”正在熬成,广州夯实全球商贸地位,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深圳新质生产力也已然发力,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香港社会由乱及治,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而澳门的多元发展也初见成效,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我们坚信,伴随大湾区这锅“高汤”的熬成,也完全能肩负“中国式现代化与新的文化使命”。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朱伟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