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获戛纳一种关注大奖,《狗阵》是管虎献给父亲最好的礼物

2024-06-05 12: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昨晚第77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各奖项揭晓,管虎导演的华语电影《狗阵》获得最高奖一种关注大奖。这是中国电影在历史上第二次获得该奖项,第一次是王超导演的《江城夏日》。

《狗阵》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一的管虎在多年沉浸商业主旋律影片后,再次回归初心创作的一部富有人文关怀的作者性电影。影片于5月入围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唯一华语作品。电影讲述了中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个体在时代变革下无所适从的故事。影片的结尾,管虎将这部电影献给了自己去年去世的父亲管宗祥,而它同样也可以献给所有曾经历过伤痛然后选择再次上路的人。

《狗阵》

Black Dog

导演:管虎

主演: 彭于晏/佟丽娅/贾樟柯/周游/张译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普通话/西北方言

01

广袤粗旷的视听氛围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一个名叫赤峡的西北小镇。影片的主角二郎,由彭于晏饰演,他从监狱假释回到久别的家乡,发现这里已是人口外流、经济萧条、野狗成群的颓败小镇。政府为了促进小镇的发展,改善环境,吸引工厂投资,于是组织了一支巡防队来解决野狗问题。在阔别十余年后,二郎回到小镇后陷入了迷茫和困惑还有无所适从的孤寂感中,在警察同学的帮助下加入了治理环境巡防队。之后,他捕捉到一只黑狗,一人一狗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互相治愈,最终二郎重新找到了再出发的勇气。

《狗阵》剧照

影片开篇的大远景镜头,客车顺着西北的沙城暴出现,成群结队的流浪狗群跑过,通过这组镜头充分奠定了《狗阵》独特的视觉语言风格。管虎导演这次找到了一个更为客观和冷静的视角,通过大量的中远景甚至是大远景来展示环境与环境中的人,突出了自然而克制的情绪表达。通过生活细节以及人情社会的互动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导演没有特别强调环境,而是将人物融入环境之中。人物成为环境的一部分,通过全景式的镜头展现小镇居民的人际关系和人与狗的相处方式。在人物塑造和表演方面,彭于晏此次打破了我们对他阳光开朗、健硕帅气形象的固有印象。

他在电影《狗阵》中以瘦弱、粗旷的形象出现,台词极少,封闭自我,不愿与小镇上的人建立联系,是一个沉默寡言的西北汉子形象。整个故事中,很少看到演员的特写镜头和微妙表情,更多的是通过环境描写以及氛围事件来塑造角色。演员脱离了表演本身,更多地展现生活的真实状态。佟丽娅饰演的葡萄是一个流动歌舞团的舞者,她随着歌舞团来到赤峡镇。她是一个漂泊者形象,生活得过且过,情感没有寄托,随波逐流。她在过了30岁后希望过上安定的生活,所以在两人分别前,她用半开玩笑的语气问二郎:“你喜不喜欢我,敢不敢娶我?”但二郎的沉默回应却让她决定离开,因为二郎作为假释人员无法承诺未来。根据管虎导演回应,之所以电影名是《狗阵》而不是《狗镇》,是因为主人公二郎作为一个假释出狱人员,被要求不能出镇活动。出镇这一行为寓意为破阵。

《狗阵》剧照

如果说生活是一个阵法,一旦你愿意走出去破阵,新的变化就会随之而来。《狗阵》延续了管虎独特的个人影像风格——与动物相关的浪漫或超现实感镜头。例如,《老炮儿》中沿街奔跑的鸵鸟,《八佰》中的白马飞奔,以及《狗阵》中老虎游走在街头巷尾的画面。这些镜头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共存状态。

02

不仅仅是人与狗的关系

影片中,二郎与黑狗的关系是故事的核心之一。二郎最初是为了完成巡防队的任务而捕捉黑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仅仅是人与动物之间的简单关系,更是二郎在困境中找到情感寄托的象征。在与黑狗相处的过程中,二郎逐渐治愈了内心的创伤,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和动力。

《狗阵》剧照

管虎在《狗阵》中,通过大量的中远景和全景镜头,将小镇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导演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影片中的人物不仅是故事的推动者,更是时代变革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影片通过二郎的故事,展现了小镇居民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坚守。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生活的质感,他们的故事既是个体的,也是时代的。

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小镇的萧条和野狗成群的景象,既是对现实的反映,也是一种隐喻。观众不仅看到了一个小镇的变迁,更感受到了在时代洪流中,每一个普通人的挣扎与希望。影片的结尾,二郎选择带着新生的小狗重新“再上路”,象征着他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阵法,寻求新的变化和机会。这个结尾不仅为故事增添了一份希望,也传达了导演对个体在时代变革中如何寻找自我、突破困境的思考。管虎导演的作品《狗阵》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幅描绘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个体命运的画卷。

《狗阵》剧照

03

“写实”的小人物故事

管虎导演,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一。受同样在北影厂工作的父亲管宗祥的影响,少年的管虎选择了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91年23岁的他和贾樟柯、王小帅于同一期毕业。这几位导演毕业的时候,正逢文艺思潮转变的关口,《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霸王别姬》等是那时优秀电影的代表,这也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由来。

从电影学院毕业后92年到01年的这十年,管虎导演渴望用自己的艺术“天赋”求得观众的认同,于是在92年指导了他的处女作《头发乱了》,这部电影试图摆脱老一辈的符号化,想像《活着》那样注重真实和群像,映衬出当下的时代,遗憾的是并没有泛起任何波澜。之后管虎导演依靠积累的经验开始拍摄电视剧,在一系列佳作例如《黑洞》、《民工实录》、《冬至》等电视剧作品获得认可后。管虎导演用一部黑色幽默风格的电影《斗牛》回归,成功入围各大电影节,并助演员黄渤拿下第一个影帝。

管虎导演作品从早期的写实作品《头发乱了》、《民工实录》还有后期的《斗牛》和《杀生》,到后来转型到商业片领域后拍摄的《老炮儿》、《八佰》,以及如今这部重归初心的《狗阵》,作品的表达的核心自始至终并没有改变,他始终关注小人物,思考人和时代的关系。

管虎导演与演员梁静接受耐观影专访

— F I N —

文字:金怡

排版:发条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