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4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上海植物园分会场招募丨基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然教育

2024-05-24 19: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城市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变得日益重要。2023年1月,上海《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分阶段目标,城市土地的有效使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管理可以使城市及其周边的居民和生物多样性同时受益。

上海植物园(南区)

上海植物园松柏园自然教育活动

上海植物园作为华东地区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阵地和繁育基地,也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公众自然教育的重要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离不开研究、教育和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2023年,上海植物园牵头发起并成立迁地保护联盟,为进一步推动珍稀濒危植物研究、自然教育、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机整合,联合多家单位共建城市生物多样性体验中心与自然教育传播的平台,上海植物园分会场围绕“基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然教育”这一主题,邀请植物园、博物馆与高校等,共同探讨珍稀濒危植物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自然教育,助力上海自然教育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

活动时间

2024年5月26日(周日) 8:30-17:20

活动地点

上海植物园植物大楼二楼报告厅

活动议程

主持人

魏宇昆

上海植物园高级工程师

专家与讲座介绍

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实践

主题报告一

彭华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植物地理与生物多样性》

分享简介:植物地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狭义主要研究植物区系。植物区系主要指一定地理区域内所有植物种类的总和,研究其最基本的方法为点图法,归结並分析地理成分。经过认真调查编目,一定地理区域总有自己一套植物的分类学组成、区系成分和自然植被列表和重要群系,这是具体植物区系显示生物多样性最好的方式。通过区系成分分析,可以确定一个地理区域内植物区系的地理联系、地位和可能的区系来源。而特有性分析,可进一步明确植物区系的遗传学价值和保护价值。这是目前具体植物区系研究的基本方面,也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保护地建设总规必须用到的知识体系和基础性要求,在植物园的引种驯化和专类园建设中也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在更大的范围之内,不同等级和空间范围的特有成分又是植物区系区划的重要度量标准。

王放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基于公民科学的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

分享简介:城市中并不缺少生物多样性,但是缺少调查监测网络、也缺乏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法律法规。在上海的城市实践中,联合团队采取了基于公民科学的框架,完成了上海市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构建、栖息地保护,并推动了法律法规的制定。

杨永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松柏类专家组主席

《裸子植物多样性和保护》

分享简介:(1)裸子植物的多样性及其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利用价值;(2)裸子植物红色名录评估和濒危现状,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3)以攀枝花苏铁保护为例介绍了综合保护措施对裸子植物物种保护的重要性。

杨刚

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上海科技馆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负责人

《“新自然”视角下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分享简介:“自然”源远流长,但关于“自然是什么”在学术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讨,人类应当怎样修复自然、修复何种自然还存在争议。从自然科学视角系统梳理“自然”概念的特征与来龙去脉,发现“自然”的现代概念经历了荒野自然、郊野自然、城市自然等框架性的演变。在反思当前“城市自然”框架的基础上,在上海提出一种“新自然”概念,尝试超越“发展—保护”二元框架,构建一种充分体现以人为中心、多物种共存、有不同生态位的完整、可循环的新自然生态系统,以此回应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之议题。

植物园与城市自然教育

主题报告二

刘光裕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高级工程师、环境教育中心副主任

《如何在植物园开展“保护植物”的自然教育》

分享简介:在国家植物园建设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教育是植物园的核心使命之一。由于很多珍稀濒危植物名字晦涩、数量稀少、分布狭窄、故事平淡等特征,导致在传统的科普教育开展活动不多,即便在新兴的自然教育背景下也泛善可陈。版纳植物园自80年代开始将植物迁地保护作为核心使命,并逐步开展了一些教育活动,如明星珍稀濒危植物望天树等的打造,试图以植物之最激发人们的兴趣;名人名树园则将植物与著名政治人物联系在一起,让人乐于了解;珍稀濒危植物进社区“三进”活动,则充分将植物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此外,还有将保护植物与雨林生态系统修复、校园科普园、生态旅游等相互融合,打造了纷繁多样性的保护植物自然教育科普。

郭健康

上海植物园工程师

《植物园——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源”与“汇”》

分享简介:在50年的建设发展中,上海植物园保存了1.05万种活植物(含品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341种,观察到鸟类153种,是高密度中心城区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佳的实践地之一。国家提出科研与科普两翼齐飞,珍稀濒危植物的保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上海植物园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是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科普的最佳实践地。上海植物园以“保护与开放并存”的理念,开展多样化的珍稀濒危植物保育与科普工作。

胡玺丹

上海科技馆展教中心副主任 研究馆员

《科普临巡展助力自然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分享简介: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展示的有益补充和延展,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载体,策展人基于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主题临展的策展实践,分别从展览内容、展示形式、教育文创、推广传播等方面,阐述科普临巡展如何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促进自然教育的多元发展,并进一步探讨社会化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创新对科普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唐瓴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工程师、科技信息科副科长

《城市中的自然课堂——上海城市空间自然教育实践》

分享简介:近几年上海建设生态之城,打造了市民喜爱的城市绿道、口袋公园,守护着传承城市记忆的古树名木,都是不可多得的生态瑰宝。报告主要介绍了团队基于城市空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挖掘和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自然教育资源,打造品牌自然教育活动、研发青少年自然教育课程,把城市公共空间当做自然课堂,让自然教育融入每个人的生活。

包李君

上海科技馆后勤管理处副处长

文创创新与推广团队负责人

《展现生物多样性之美——科普文创助力博物馆教育使命》

分享简介: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自然博物馆作为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阵地之一,始终坚持从科学文化创意的角度出发,通过展览、研学教育、公民项目、影视游戏、文创产品等多种形式引领公众参与认识科学,搭建市民与大自然之间的桥梁,彰显出博物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影响力与责任感。

陈婷媛

上海植物园科普中心副主任

《基于自然教育的解说——上海植物园科普解说系统建设实践》

分享简介:解说系统是国家植物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植物园向公众传递植物园特色内涵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与诉求下,植物园的科普解说也迎来更为多元的可能,通过传递植物园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科学、艺术与文化上的丰富内涵,以植物园为载体面向全社会营造开展自然教育的基地与平台。以此为角度,分享上海植物园在近年来科普解说系统建设上的创新策略与经验。

报名方式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关注上海植物园官方服务号进行报名,首次报名需完善个人信息。请根据提示填写姓名、年龄、手机等信息,系统将自动根据报名成功顺序录取,满额为止。请于报名前确认是否有时间参加活动,一旦报名成功请准时参加。无故缺席将扣除诚信积分20分(诚信积分初始值为100分,低于60分将不得参与主办方举办的活动)。如临时无法参加,请在服务号菜单“活动报名”中提前24小时以上取消报名。

图:杜立群、资料图

审核:陈婷媛、魏宇昆

编辑:谢臻阳

入园须知

上海植物园1号门(龙吴路1111号)开放时间为11月~次年4月7:00-17:00,5月~10月7:00-18:00;3号门(百色路940号)、4号门(罗城路151号)开放时间为11月~次年4月6:00-17:00,5月~10月6:00-18:00。残疾车辆统一从1号门进出。

为确保市民游客能拥有安全舒适的游园环境,请大家错峰出行,若达到承载量上限,园方将采取相应大客流预案。

游园须知

请广大市民继续保持安全游园距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来园交通

公共交通:

【一号门(龙吴路1111号)】

龙吴路百色路站:56、714、720、770、824、956、958、178、上奉专线

【三号门(百色路940号)】

百色路龙川北路站:824、720、973

龙川北路百色路站:810、820、192、824、718、973、957、南南线

【四号门(罗城路151号)】

轨道交通3号线石龙路站,出站后过天桥,沿东泉路步行至罗城路。

自驾车:

因上海植物园2号门停车场已经拆除,周边停车资源紧张,请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原标题:《2024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上海植物园分会场招募丨基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然教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