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做面糖,炸馓子,包饺子,南北融合的安徽年俗了解一下
虽然日历已经跳转到2019年,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度过传统意义上的“春节”,都不算真正的过年。俗话说的好,“过了腊八就是年”,如今年味已经开始弥漫了。还在上班的你是不是也在盼着了?虽然全国各地年俗有所差异,但一个个环节都是年味的象征,以安徽合肥附近的年俗为例,大家先来温习一下吧。
【除旧迎新】一进入腊月,民间就开始清洁大扫除。“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 “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土都搬走”等谚语。同时,人们还喜欢用红纸和金纸制成多种喜庆饰品张贴、悬挂在大门厅堂、居室家具、用器上面,将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喜气盎然。
年前打扫房间【祭灶】到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祭灶最主要的贡品是糖瓜子。据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专管监视的,腊月二十三这天他要上天汇报这家的表现。给他糖瓜子吃,就可以粘住他的嘴,免得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三道四。
祭灶仪式【腊八节】一般情况下,年味从年前的腊八就已经开始了,安徽当地有句俗话,“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过了腊八,年味就慢慢开始浓起来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已经开始置办年货。
喝腊八粥【准备年货】说到置办年货,鸡鱼肉蛋自然是少不了的,不同的家庭还会根据自己家的口味买一些食材放在冰箱里。当然,烟熏的鱼、肉自然也是过年少不了的美味。此外,大人们还要忙两件大事:一件是蒸馍馍,一般每家都会蒸很多锅,这些馍蒸好以后放在馍篓里,到吃的时候,拿出来放在锅上“馏一馏”(加热)。这些馍馍一直要够一家人吃到正月十五,可以想象要蒸多少馍馍。还有一件就是炸馓子,把搓好的面条放进装满油的大乌盆里,之后,将细长状的面条放进热油锅里反复地炸,炸到焦黄为止。那些天,家家户户都能闻到蒸馍的香味和炸馓子的油香气。在蚌埠、阜阳等地区,你还能看到有些人家在做“面糖”,如果在炒好的糖稀里分别放进芝麻、花生米、炒米,拌匀,压实,再切成块,就可以做成芝麻糖、花生糖、炒米糖等。外形和味道有点像牛轧糖,但是那种手工制作的糖果,绝对有一种质朴的厚重。在皖南地区,一些人过年的时候还会制作年糕,当年的新米拿出来,浸泡、打浆、上锅蒸,满屋子氤氲的水汽都带着米香。热热的年糕切下一小块,蘸上辣椒酱,香甜糯辣。
蒸馒头割年肉【贴春联】 过年前一天,一般人家就已经要把春联贴好了,有的人家是贴机器印好的春联,但是有的人家却是贴自己手工写的春联,就是用毛笔在红纸上写上吉祥喜庆的话。这当然体现了一种对美好未来的祝福。有的人家贴春联用的是胶水,比较传统的做法,是用面粉制作的浆糊贴春联。
写春联贴春联【包饺子】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在一起包饺子,猪肉馅的、虾肉馅的都有,皖北地区还会包一种韭菜鸡蛋馅的扁扁的饺子。有的家庭为了图个吉祥,还会包些汤圆,寓意吉祥如意、团团圆圆。有时,人们会在饺子里放上洗干净的硬币,吃到的人会有好运,这些饺子和汤圆包好后放到冰箱里,一般大年初一、初二、初三早上都要吃的。
包饺子【年夜饭】大年三十那天,最重要的就是年夜饭了,一家人都穿上了新衣服,开始了一年一度、一家团圆的时刻。年夜饭饭桌上,你可能会看到红烧鱼、煮猪蹄、烧鸡、葱爆牛肉、鸡汁丸子、红烧牛蛙腿、大闸蟹、甜汤等家常菜。
年夜饭【春晚和守岁】每年除夕,自然少不了一个项目,那就是春晚,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透过电视屏幕去感受全国人们一起过年的热闹氛围。或者,大家一起玩玩斗纸牌、推牌九、打麻将等游戏。长辈也会不时地拿出用红纸包着的压岁钱赏给晚辈。一家人欢聚在一起,通宵达旦守岁。
发红包【拜年】大年初一早晨,吃罢早饭,人们正式开始了走街串巷的“拜年”活动,穿戴整齐的出去拜年或在家等候接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但见街头巷尾,人头攒动,成群结队拜年的人们进进出出,往复不断。见了面,大家习惯互相送些祝福,并且说些吉祥话。
拜年【街头表演】从除夕开始到元宵节,街道和四里八乡的演艺社就轮番在街头表演社火,你能看到合肥的抛头狮,亳州的大班会、阜阳的狮子灯、滁州的走太平、六安的龙腾舞狮、安庆的许岭灯会、黄山的徽州宗祠祭祀等,好不热闹。此起彼伏的喝彩声,更是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过了元宵节,年味会被日常的生活味道所取代,新的一年就又要开始了。
龙腾舞狮的欢乐场景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