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55

听·画 | 当凡·高的《落叶》遇见诗人洛尔迦

王幸
2018-12-27 10:18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2018年是西班牙诗人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迦诞辰120周年,这位留下丰富诗集的伟大诗人逝世时年仅37岁,而另一位传奇画家凡·高也以区区38岁的生命离世。为纪念洛尔迦,“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经授权刊发“侧耳SH”制作的艺术音频《没有人等待你,可我就是歌唱你》,解读凡·高画作《落叶》,倾听洛尔迦诗歌《树枝》,感受艺术中的星辰山谷与生命起落。

在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馆里,第一眼看到这张《落叶》,便想起了这首《树枝》。画家与诗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去世时年龄相仿,他们的作品几乎都指向了欲望和死亡,两人都预感到自己的命运,都认为无需真正把它说出来,撕裂中前行。据说,这幅画中,凡·高运用了在高更那里学来的一种构图方法;选择一个高视点,这样,树木的上部轮廓无法完整呈现,像被切断了,如同诗里的“落下”与“折断”,无法看见,还在等待。

凡·高一生都在追寻如何将人融入自然,又如何解放自然,洛尔迦何尝不是;星辰、山谷、尘埃、茉莉花与公牛......这些自然景物经过精准地隐喻后,与生命本源形成了更奇异的亲密感,使得抒情具备了神秘的力量。这力量是“小小”的,“小小”的哭泣和叹息,“小小”的西班牙,甚至连死亡都是“小小”的,但这“小小”就是洛尔迦的光芒,敏锐清澈中,爱与痛苦愈加浓烈。

诗多读几遍,就会发现它有很好的辩听度,像一首民谣,画面是碎片的,叙事是遮掩的,浅唱低吟出无法愈合的伤口。

那些受伤的人担心会一再受伤,于是将青苔填进了心脏,重新认识苦难与美好。

“在微风的拐角处,咀嚼着咸味的黎明。”

《树枝》

作者 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迦

沿着塔马里特的小树林

银黑色的狗已来到

为了等待树枝落下

等待它们自己折断

塔马里特有棵苹果树

长着一个哭泣的苹果

连夜莺也不再叹息

野雉穿过尘埃将它们赶开

 

但是树枝很欢快

树枝就如同我们一样

它们不思念雨水,它们入睡

仿佛转眼间就成了树

 

坐下,让河水浸过双膝

两道山谷等待着秋日

黄昏以一头大象的步伐

一路拨开树木和枝丫

 

沿着塔马里特的小树林

有很多面孔模糊的孩童

等待我的树枝落下

等待它们自己折断

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迦(Federico Garcia Lorca,1898-1936),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诗集主要有《诗集》(1921)、《深歌集》(1921)、《最初的歌集》(1922)、《歌集》(1921-1924)、《吉普赛人谣曲集》(1924-1927)、《诗人在纽约》(1929-1930)、《献给伊格纳乔·桑切斯·梅希亚斯的哀歌》(1935)、《塔马里特波斯诗集》(1936)、《十四行诗》(1936)等多卷。

(本音频由“侧耳SH”微信公号提供)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55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0)
    发表
    已经到底了
    • 开学,准备好了吗
    • 王毅谈中方对中美关系原则立场
    • 缅甸逮捕29名涉赌涉诈人员
    • 杭州六小龙首个IPO:群核科技递表港交所,近三年毛利率超70%
    • 上交所原副总经理董国群被双开:长期借用多人证券账户炒股,违规入股多家拟上市企业
    • 哪种岩层可以找到化石?
    • 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中,“月有阴晴圆缺”的上一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