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际学校想靠艺术教育逆流而上?须先翻越“三大天坑”

2024-05-29 11: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全球化教育的浪潮中,国际学校作为多元文化交汇点,本应是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温床,然而,现实远非理想。边缘化,资源失衡,师资捉襟见肘等问题困扰学校。如何让艺术教育不仅是填充课表的附属品?如何以艺术激发学校创新活力?本期,顶思对话持有PreK-12艺术教育执照,在中国拥有20年视觉艺术与设计教育经验的深圳荟同学校艺术工作室负责人Alessandro Antonicelli,带来关于艺术教育的洞见。

01 国际学校艺术教育直面三大“天坑”

“艺术课程不受重视,很多有才华的学生要么停止追求艺术,要么被劝阻不要追求艺术。”

“学校整条艺术升学线,就我一个人负责!”

“资源基本都给了语、数、英、STEM,留给艺术的太少……”

在不少国际学校,由于需求相对小,专业师资缺乏,资源不足等,导致艺术升学常以“外包”或“半外包”形式为学生服务。传导到艺术教育上,也常出现氛围不浓,课程设置不完善等现象。对此,深圳荟同学校工作室负责人Alessandro Antonicelli认为,当下国际学校的艺术教育临着诸多痛点。

作为一名来自意大利的教育家和艺术家,Alessandro拥有教育硕士学位,自2004年起担任来福士大学副教授,专注设计。他在中国培养了数千名艺术与设计学生,并为中国早期的平面设计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做出了贡献,这使他对中国国际学校的艺术教育状况有深刻的见解。

他认为,首先,尽管国际化学校推崇个性化成长,多元化升学理念,主张学术、艺术、体育特色并驾齐驱。但在现实情况中,不少国际学校仍不以创意和视觉艺术作为核心学科,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其次,许多国际学校的艺术课程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性,项目结构化,遵循书本,留给创造性表达的空间较小。

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通常用来填补培养方案的空缺,由此削弱了艺术在培养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情感发展上的重要性,也给家长造成艺术不如语、数、英、STEM学科重要的印象。

02 环境如同艺术教育的“第三教师”

在前不久顶思主办的“神奇教师”大赛中,Alessandro作为艺术学科的评委之一,感受颇深。在评选过程中,他需要先观看参赛教师提交的课堂视频与教学计划,根据前期资料打分,并在复赛中评价教师们的“直播说课”,考察教师临场表现以及授课和教案的匹配程度。他发现,教师们的前期准备都十分充足,不仅如此,他们普遍需要面对较大的班级容量,这对于师生们构成了共同的考验,但教师们的完成度却十分高。

然而,Alessandro也观察到,不少学校缺乏合适的,独有的艺术及音乐空间教室,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课程依旧使用常规的教室,学校缺乏资源与氛围来激发师生的创造性。Alessandro提出这一点也是基于以荟同为代表的中国不少学校对瑞吉欧教育法的推崇。在这一教育模式中,环境通常作为除老师、同伴外的“第三教师”,精心设计的教育环境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主动因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艺术课程的教学也同样如此。这不仅适用于瑞吉欧方法所强调的幼儿园阶段,也适用于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所有年级。

对此,Alessandro表示,学校可以从系统、师资、课程等多个方面探索、提升艺术教育的水准。在荟同学校深耕的五年,Alessandro建立了一个学习型系统,在每次的部门会议分享艺术展等艺术前沿资讯;同时,培养艺术教育者社区,强调专业力与跨学科实践,定期合作分享最佳实践,帮助教师将创造力融入教学法之中;不仅如此,还将艺术作为课程设置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艺术课程中增加更多的研讨会环节。在Alessandro看来,创造力是一种肌肉,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加强。

Alessandro特别提到了荟同学校每年定期举办的Fashion Show。作为荟同每年最大的学生活动之一,时装秀汇集了美术、设计、手工等诸多学科,所有环节都是由学生主导,老师作为支持者,鼓励学生以问题解决者角色定位自身。在时装秀中,学生需要自己负责预算,制作衣服,他们既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也是管控成本的项目经理。同时,他们还需要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想法,并向学校领导寻求最终计划的批准。而这样的自主意识离不开学校的点滴浸润。

回忆自己的家乡,Alessandro认为意大利每条街道都充满艺术氛围,这种环境也影响着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对于Alessandro而言,艺术氛围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关系到教师与学生的幸福关怀。在艺术的浸润下,整个学校也越来越受益于浓厚的文化氛围,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Alessandro观察到,中国一些最著名的艺术家来自北京或西安,这些地方的文化、艺术和传统世代融合。环境,再次成为“第三教师”。

作者 | Iris

图源 | 网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