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欧盟加征关税在即,中国车企寻路欧洲
随着中国与美国和欧盟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中国或针对大排量发动机进口汽车征收高达25%的关税。
2024年5月21日晚间,欧盟中国商会(CCCEU)在X官方账号上发布声明,称其从“内部人士处”获悉,中国可能考虑提高配备大排量发动机进口汽车的临时关税税率。
该声明认为,此举将对欧洲和美国汽车制造商,以及欧盟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时值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结果的最后期限到来之际,中国逐步加大反制裁力度。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认为,欧盟必须在6月初之前,告知中国出口商是否打算征收关税,而关税可能在告知一个月后生效。
欧盟中国商会提及《环球时报》5月21日发表的一篇采访,内容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斌呼吁,暂时提高发动机大于2.5升汽车的关税税率。
报道援引刘斌的话称,中国去年进口了25万辆此类汽车,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允许征收高达25%的关税。中国商务部关税搜索页面显示,目前对从欧洲进口的乘用车征收15%的关税。中国商务部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咨询公司Intralink汽车和移动业务主管丹尼尔·科勒(Daniel Kollar)认为,受影响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是丰田汽车、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和宝马集团。如果中国对来自所有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而不是针对来自美国或欧盟的进口产品时,雷克萨斯等日本汽车会受到影响。
除汽车贸易外,中国还可能对欧洲的葡萄酒和乳制品征收针锋相对的关税,并开始对欧洲的白兰地出口进行调查。
欧美两重天
过去十年,中国汽车行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从生产基本的西方复制品到制造与世界上最好的汽车相媲美的汽车,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在全球对中国出口激增感到担忧的情况下,电动汽车行业尤其受到密切关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比其它任何地方都多,并控制着电池供应链的大部分。随着价格战和中国国内经济放缓,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寻求向海外扩张。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拜登(Joe Biden)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而欧盟正在调查中国在多个行业的补贴——这已促使中国企业退出铁路和能源招标。
刘斌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某些国家和地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采取限制性措施,这与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这些措施只会损害本国消费者的利益。”
对欧洲而言,更大的问题在于,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危机,欧洲自己也公开承诺,迫切需要减少碳排放。
根据2020年《欧盟绿色协议》,欧盟需要在2035年前,逐步停止销售内燃机新车。布达佩斯科维努斯大学全球研究所所长Agnes Szunomar认为,如果不能继续从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电池中获益,欧洲根本无法实现目标。
“没有电动汽车,(欧洲)不可能实现气候目标,而且,电动汽车没有电池无法运行。”Szunomar补充说。
欧盟是中国电动汽车的最大进口国。2023年,中国出口了155万辆电动汽车,其中约40%销往欧洲。不仅如此,预计到2024年,中国制造的汽车将占欧洲汽车总销量的四分之一。
这表明,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拥有独特市场地位。有分析认为,这对欧洲传统汽车制造业的部分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影响欧盟就业市场。
相比之下,美国尚未成为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主要目的地。
2023年,中国对美国的电动汽车直接出口额仅为3.68亿美元,美国国内电动汽车市场主要由本土品牌主导。
拜登政府5月14日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提高近4倍,其实质上是关上了进口中国汽车的大门。
关税是“陷阱”?
拜登政府实施的电动汽车关税,不太可能对美国产生明显的短期影响,但可能影响欧洲的决策。
2023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7个月内增加一倍以上。中国电动汽车通过更低的价格,削弱了欧洲汽车的竞争力,引起欧洲制造商的担忧。2024年5月底,在七国财政部长会议上,关税问题预计将提上议程。
5月22日,在慕尼黑举行的路透社活动上,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预计,将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与中国竞争对手展开一场大战,这将对就业和生产产生重大影响。
在北京、布鲁塞尔和华盛顿围绕电动汽车贸易的紧张关系加剧之际,唐唯实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发表了迄今措辞最强硬的言论。
预计欧盟将在下个月决定,是否效仿美国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征收额外关税。
唐唯实认为,对进口到欧洲和美国的中国汽车征收关税,是“走上这条路的国家的一个主要陷阱”,这将使西方汽车制造商无法避免重组,以应对来自成本更低的中国制造商的挑战。
欧盟委员会将于6月5日公布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可能征收关税的初步决定。
“当你为了吸收30%的成本竞争力优势,而与中国企业竞争时,就会产生社会后果。关税只会加剧征收地区的通货膨胀,可能影响销售和生产。”唐唯实说,“达尔文时代不在我们的讨论中,事实是我们正处于达尔文时代。”
他认为,与亚洲竞争对手的价格战将“非常艰难”。“这对经销商、供应商、主机厂来说,都不容易,正如我们所知,在欧洲,每个人都在谈论变革。”
唐唯实还概述了欧洲汽车业即将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国汽车制造商有望在欧洲销售150万辆汽车,相当于10%的市场份额和多达10家装配厂的产量。“很明显,除非你能打过竞争对手,否则就会造成产能过剩。”
Stellantis集团上周宣布,将在中国以外地区销售其中国合作伙伴零跑品牌电动汽车,9月从欧洲开始。这意味着,“我们不是单纯地防御中国对手的攻势,而是希望成为中国攻势的一部分。”
中国车企欧洲路线
欧盟委员会针对电动汽车补贴展开调查,可能导致欧盟对中国绿色技术征收更高关税,以保护自己的产业。
“中国电动汽车公司正在渗透欧盟市场。”Szunomar说,“欧盟清楚这一点,也担心后果,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已经要制定某些限制,将中国电动汽车公司拒之门外。”
但也有不同观点。有行业人士认为,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土耳其、匈牙利、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投资,不仅使它们更容易进入欧洲市场,还将使其免受欧盟可能实施的任何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
以下是部分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欧洲版图。
5月19日,土耳其工业和技术部部长法提赫·卡西尔(Fatih Kacir)证实,土耳其政府不仅在与比亚迪和奇瑞汽车进行谈判,还在与上汽集团和长城汽车进行谈判。“我们希望尽快完成谈判。我们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转向土耳其,原因有4个方面。
其一,土耳其与欧盟签订了关税同盟协议,在土耳其建厂可能对中国汽车制造商有利。纯电动汽车在当地卖得不错,2023年占所有新车销量的7.5%,预计到2032年,将跃升至约30.4%。
比亚迪欧洲董事总经理Michael Su最近表示,该公司有意在欧洲建立第二家工厂,以支持正在匈牙利建设的工厂。彭博社称,自欧盟对中国企业据称获得国家补贴展开调查后,额外的欧洲投资可以帮助中国企业避免潜在关税。
其二,中国一直在与土耳其建立牢固的关系。土耳其为福特汽车和雷诺集团等几家欧洲汽车制造商提供大型工厂,中国也借此开辟进入欧洲的新领域。
其三,中国企业青睐土耳其,不只因为它靠近欧洲、劳动力众多、工业基础设施强大,还因为它是欧盟关税同盟的成员。
土耳其将提供进入邻近地区(主要是中东)的通道,许多中国品牌正在中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地理角度看,土耳其似乎正在成为一个枢纽,就像北美的墨西哥一样。
其四,土耳其将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额外征收40%的关税,以保护其唯一的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TOGG。
比亚迪在匈牙利的装配厂每年将生产约20万辆汽车。虽然这个数字很大,但如果该公司想实现2030年成为欧洲领先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目标,这还远远不够。
2023年,土耳其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倍,达到近6.9万辆。土耳其为平价和豪华电动汽车品牌提供了新市场,BMI Research数据显示,到2025年,土耳其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18万辆。
在匈牙利,中国汽车制造商正投资数亿美元,建立自己的欧洲工厂。
比亚迪去年年底宣布,将投资5亿欧元,在南部城市塞格德建设第一家欧洲工厂,占地约300公顷。它是首家在欧洲建立生产基地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其欧洲董事总经理5月16日宣布,正考虑在2025年在欧洲建立第二家工厂。
纽约州立大学研究员兼国际助理Tamas Gerocs认为,比亚迪对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构成直接挑战。
“问题在于,比亚迪有自己的电池系统,而德国没有,他们以比德国更有利的方式,控制着供应商或整个价值链。这很严重,它不仅仅是制造电池,而且还涉及产业链的开采端,即矿山。例如,没有一家德国公司能直接获得锂供应——而大多数中国公司能。”Gerocs警告道。
布达佩斯科维努斯大学Szunomar表示,在欧盟内部建立生产中心,将为中国在西方市场推出高质量电动汽车奠定基础。
“中国汽车制造商肯定会对欧洲汽车制造商构成竞争。”她说,“从技术上讲,它们处于同一水平,或者处于更好的水平,但就价格而言,它们更便宜。”
在意大利,彭博社曾经做过报道,东风汽车正考虑在当地建厂。
分析人士提出,东风公司的工厂建设计划,反映了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汽车行业转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事实。
彭博社援引东风公司欧洲业务负责人的话,称东风公司正与意大利政府谈判,拟建立一家年产能超过10万辆的工厂。
在西班牙,奇瑞汽车新收购的巴塞罗那工厂将成为其全球主要出口设施之一,目标是到2029年,每年生产15万辆汽车。
这是奇瑞在欧洲的第一家工厂,将于今年夏末开始生产。奇瑞汽车与西班牙公司EV Motor最初将雇佣150名前日产汽车工人,这些工人正在接受培训计划。
西班牙方面称,奇瑞汽车和EV Motors将在该工厂投资约4亿欧元(折合4.2664亿美元)。西班牙于2020年启动一项50亿欧元计划,它正在成为欧洲的大型电动汽车中心。
今年,奇瑞汽车将在巴塞罗那生产欧蒙达5,包括电动版和燃油版,随后还将在那里生产Jaecoo 7。
(原标题为《中国车企寻路欧洲》)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