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五位亲历者说“改革样本”浦东

澎湃新闻记者 杨帆
2018-12-23 08:1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被称为“改革样本”的浦东一直以来都走在了各项新举措、新发展的前端。拍摄:澎湃新闻记者 杨帆 朱奕奕 剪辑:澎湃新闻记者 杨帆(05:46)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被称为“改革样本”的浦东一直以来都走在了各项新举措、新发展的前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邀请了五位浦东开发开放的亲历者,让他们讲述自己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魏根生:见证上海高度不断刷新

“普通人看城市是平视、仰视,吊车司机是俯视看城市。”在魏根生看来,因为角度的不同,他对于城市发展、高度变化的感受和其他人不一样。

今年65岁的他退休前是上海建工机施集团的一名吊车司机。1975年退伍后,他从开造厂房的小吊车开始,再到开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的塔吊。四十年间,魏根生见证了上海高度不断刷新。

回望过去的四十年,魏根生说自己很骄傲,“我为企业创造了财富,自己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一次次刷新上海的地标高度,也觉得自己为生活的这座城市,贡献了一份力量。”

史志瑛:在浦东机场工作16年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浦东人,史志瑛感到更多的是幸运。

2002年,史志瑛来到浦东机场工作,当时的浦东机场竣工通航仅仅3年。作为一线服务工作人员,她负责为进出浦东国际机场的旅客提供航班信息查询、方位指引、乘机疑难问题的解答。

一转眼,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6年,浦东机场的点滴变化都在她心里。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选择航空出行的旅客越来越多。史志瑛记得刚工作的几年,走在机场里,见到的大部分是商务人士。现在举家出行的游客日益增多,旅客问的问题也从“哪里去办票”,变成了“哪里有WiFi取号机”,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史志瑛说:“我见证了中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亲历了这个时代的日新月异。” 

罗家立:在这里,政府放大了“服务”这个角色

“说实话,在上海浦东张江工作的近5年时间,我访问政府部门的次数,还不如政府部门访问我的次数多。”56岁的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药业(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家立感慨。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是全球前二十大制药企业之一,在被称为“张江药谷”的张江生物医药基地设有生物制药合同生产基地。

2014年,罗家立正式加入该公司,负责其全球生物制药战略在中国的实施。此后近5年时间里,作为企业负责人的他,看着浦东从最初的自贸区政策,到“双自联动”,又到如今的科创中心建设,并一直参与其中,从中受益。

“在这里,政府放大了‘服务’这个角色,这让我们惊叹。”罗家立说。

周先强:参与上海迪士尼乐园建设运营筹备

“文化产业的打造对于构造城市灵魂,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原副巡视员周先强说。

1998年、2012年,他分别参与上海世博会申办和上海迪士尼乐园建设运营筹备工作,见证了浦东文化元素的发掘和由此带来的“溢出效应”。

“目前的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得益于世博会举办打下的基础。”周先强介绍,通过世博会的举办和迪士尼项目的落成,整个上海特别是浦东形象,获得了很高的提升,展现出了上海浦东改革开放、城市发展的崭新面貌。

谢国平:浦东用二十多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两个世纪的进程

在《中国传奇:浦东开发史》的作者谢国平看来,浦东始终走在前列,把“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作为座右铭。

“1990年宣布浦东开发开放,1995年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先行先试功能性发展战略,1999年‘聚焦张江’启动高科技发展战略,2005年进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09年‘两个中心’建设获批,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落户浦东……这是浦东肩负着国家战略使命的必然。”他说。

谢国平还表示:“也因为这场改革开放的大试验,浦东用了二十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两个世纪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