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创业的“钱”事如何解决?一个创业老兵的4点思考

2018-12-18 12: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994年,乘着时代的潮头,周航和哥哥在广东一起创办了一家做专业音响的公司,后来它成长为天创数码集团。

这是周航的第一次创业,2010年,这一年,后来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元年,互联网的浪潮还没有汹涌而来,却已是势不可挡。

这一年5月,周航创办了易到,几乎在易到成立同期,优步于旧金山上线,彼时,他们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易到可以说是完全的原创。

虽然后来周航的易到遇到了很多的变数,周航也因为易到的这一段经历受挫,自我怀疑过,最终他走出了那一阵的阴霾:

“那种失败和过度否定自我的情绪始终笼罩着我,这促使我停下来,想好好地想一想创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领导力是怎么一回事儿……突然有一天我开悟了,觉得自己接受了失败,我一下明白,要想重新创业,首先要从学习失败开始。” 

现在的周航,也从一位创业者变成了投资人,任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他见了很多寻求投资的创业者,看过很多新的创业项目,对于创业与投资,也有了更多深度思考。

他坦言,易到在融资期间犯了很多错误,现在回过头来,有太多地方值得思考。

对于每一位创业者来说,如何找到钱、如何使用钱,都是一个大学问。以下就是这位24年创业老兵对于融资的4点思考。

以下内容选自周航新书:《重新理解创业:一个创业者的途中思考》,中信出版社出版。

 

1 究竟该什么时候融资?别人看好你的时候多融资!

易到一共有四次融资,其中有顺利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但所有的错误加在一起,都比不上我们在 2014 年 C 轮融资时所犯的错。 

2014 年,易到的 C 轮融资很顺利,我们从来没有感觉自己这么红过。一出门就有很多人追着找你谈,说要投我们,而且不止一两次。

然而在那么好的时候,易到本可以拿到 3 亿美元的融资,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最终只要了 1 亿美元。 

距离 C 轮融资完成仅仅相隔 3 个月,对手成功完成了全球私募史上最大的一笔融资,此后一切都变了:

别人对易到的了解可以说非常清楚,给的条件都很苛刻,而且人家给不给融资还不知道。

在企业发展困难的时候,几乎是融不到资的。公司处境差的时候去融资,往往事倍功半,不仅过程困难,付出的代价也会很大。

那个时候易到处境极其困难,整个状态都非常被动。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你会在 2015 年把易到卖给乐视?

那个时候我有选择吗?我没得选。 

所以,要抓住最好的时机赶紧去融资,因为只有在那个节点上,所有人对你才是正向的期待,认为你将来一定会更好。 

融资,其实是一个生死问题。绝大多数创业公司,大部分的死亡都是因为没钱。没钱才会死,有钱都会死撑着。 

2  究竟该融多少钱?不以估值论融资!

可以融多少钱,不是由估值决定的,也就是说,估值低融到的钱不一定就少,估值高也不一定能多融点。

真正决定融资规模的是你的核心业务需求。

融资,不仅是为了业务上的花销, 而且要考虑到最坏的局面,要预见面对竞争对手你需要多少钱。 

融不融得到是能力问题,但融资的方案和目标,就应该为最坏的局面做准备,哪怕出让一些股权也是可以的。

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当时饿了么的创始人张旭豪就想得很清楚。他当时敢用 4 亿美元的估值去融 3 亿美元的资本, 稀释了自己大额度的股权,这是前所未有的。

过往大家都有一些惯用的思维模式和套路,一般每次稀释股权不会超过十几个百分点,最多也就 20 个百分点。张旭豪跳出了这个思维局限, 没有按套路出牌。 

易到就在这方面犯了巨大的错误。

我们没有趁着好时机融进足够的资本,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没有想清楚融资的钱用来做什么。

虽然我知道要这笔钱用来补贴用户、发展业务、投放广告,但并没有仔细地算过到底要花多钱,更没有预见竞争环境可能出现的最坏局面。 

所以,在互联网行业创业,需要对竞争保持持续敏感。面对竞争,更不能心存侥幸,因为它是你在融资中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将可能成为你未来面对的最坏局面。 

3  究竟要怎么花钱?多融少花

融到资本之后,最常见的错误其实就是:拼命扩招、投放广告,以及业务上的疯狂补贴。

这可能并没有什么不对,但不能为了自己的臆想去花钱,自以为是,没经过验证就开始实施。 

这时候更应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当一件事我们无法判断的时候,最好用极小的规模去测试,而不是抱着侥幸心理自己忽悠自己,比如,以为单店模型成立,获客成本就会低。

所以要多想一下,在真正形成规模之前,你的假设还成立吗?

竞争来了,外部环境变了,你的假设还成不成立?

所以,我认为任何模式在没有被验证之前,花钱要很小心,最好不要花大钱。 

早期易到的融资一直比较顺利,但是易到 A 轮融资后在花钱上犯了不少错。

那个时候融的钱比较多,却瞎花了一通:先弄了一个100 多人的地面销售队伍,接着又大笔投入广告推广。 

人的行为都是有惯性的,拿着这笔钱这样做了,至少要先干一个季度;一个季度没见声响,再给自己一个机会,觉得有些事没做到位,调整后再试一下;这一试,又半年过去了。

当真正意识到问题,决定刹车,才知道停止也有惯性,从团队收缩到结束动作,三个季度很快就这样过去了。

这个时候,损耗已有七八成,剩下的钱也只剩下两三成。这时候对公司发展来说已经捉襟见肘,于是,你开始什么都不敢尝试了。

最后,为了公司安全和“过冬”考虑,不得不进行裁员。 

当今这个时代,融资貌似越来越容易,数额也越来越大, 如果没融个 1 亿美元,连媒体都不屑报道。

正因如此,大家对融资的预期越来越乐观,花钱也越来越大手大脚。但创业者要为自己没钱的情况做最坏的打算。

没钱,就会从人事下手,削减预算,但是扩张容易,裁员却很难。扩张不见得涨士气,裁员一定伤士气。

公司招人需要谨慎,招的人越多,管理问题就越多,我们应该让公司处于尽可能少的管理负荷之下。

因此,要多融少花。融钱的时候尽量多融点,具体花钱的时候不能瞎花。只要账上还有钱,你就不会“死”。

4 究竟该如何看待估值?不要被它操控

作为一个投资机构,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创业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当风险明显看多的时候,投资人都会有观望心态。不出手,这是人家的本分;帮你,那是人家的情分。

没有谁应该投你,无论谁投你,你都应该感谢人家的信任。

在易到 A 轮融资的时候,我去找一家资本方谈。当时,资本方的合伙人问我:“你准备要多少钱?”

我说:“1000 万。” 

他接着问:“什么估值?”

我回答:“5000 万。”

这时候他反问我:“美元吗?”

那个时候的我觉得被冒犯了。其实人家觉得价格贵很正常,而且的确这个价格并不便宜。 

后来因为觉得当时对方没投我,还不尊重我,我就在心里稍有抱怨。

所以,在 C 轮融资的时候,这家资本方再找过来说要投易到,我拒绝了。

回过头来想,这种本能的情绪是错误的。 创业者要学会放低心态,对愿意投资你的人报以感激之心,因为创业有风险,不是百分之百都能成功。哪怕当时你很红,很多人推荐你、投资你,这都不代表你已经成功了。 

融资只是一个数字,并不代表你就值这么多钱,也不等于你有这么多钱。

如果你见了 100 个投资人,其中 90 个都不投你,这很正常,不必否定自己,也没必要在最终做成的时候, 去讽刺当时没有投你的投资人。这些事都没有意义。 

还有一点,往往因为创业者自身的虚荣,希望自己成为独角兽,或者市值排在多少名,所以会非常关注估值。

但我常常见到一些创业公司因为融资过高、估值过高,导致下一轮融资 很困难。因此,这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我在 C 轮融资的时候没有敢要太多的钱?还有一个原因是担心估值不够高,股权会被过度稀释。

现在看来,这个估值真的没有一点意义,真正跟你砍起价来,人家根本不关心你上一轮是什么估值。

如果你的估值很高,那么到下一轮估值只能更高;否则,投资方无法获利。这时候,倘若你的业务没有做到足够大,上市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投资者并不糊涂,不让公司上市,就无法获利。大家常常觉得估值低会吃亏,其实只要业务做好,你想怎么样都是可以的。

估值没有多大意义,可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 估值就像一个心魔,总是不由自主被它控制着。 

周航的新书《重新理解创业:一个创业者的途中思考》收录了他诸多关于创业的思考,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在为本书作序写道:

“让我惊喜的是:周航用一如既往的勇气写出了这本书。他直面自己创办易到的风风雨雨、沟沟坎坎,勇敢解剖自己决策过程中的得失。这对今日创业者,是一本奇书,是一个馈赠, 是一门最好的商学院课程之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