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改革开放回忆录·上海|亲历者回忆三架飞机首飞带来的幸福感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2018-12-18 09:09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看着自己参与研发的飞机首飞,参与者是什么体验?

在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市经济团体联合会12月12日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工业部分亲历者座谈会”上,中国大型民用飞机研制生产亲历者的640飞机研究所所长吴兴世激动万分。他说,忆峥嵘岁月,最难忘的就是三次腾飞所带给自己的终生难忘的幸福感。

中国商飞公司前身、原640飞机研究所所长吴兴世回顾我国大飞机制造从运10到C919的三次腾飞。本文图片 上海市工经联供图

上世纪90年代初,吴兴世奉调来上海参加研制中国第一架大型客机运10,在中国商飞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的前身——708工程设计组先后担任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兼总设计师、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首任总设计师、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方案论证委员会委员,现任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吴兴世透露,1970年,根据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决策,代号“七〇八工程”的运10飞机研制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立项实施。在中央统一部署、上海市直接组织,航空工业部全力支持下,以上海飞机研究所和上海飞机制造厂为主,中央十几个部委下属的262个厂、所、院校协作,成功实施研制运10飞机7涡扇8发动机的大型系统工程。

“从各地调集的6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与上海市和外地工人、技术人员一道,坚持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克服了今天难以想象的诸多困难,实现十大技术突破。1975年完成全部设计图纸,1978年完成全机静力破坏试验,1980年6月完成飞行试验机制造。1980年9月26日,运10飞机在上海大场机场成功首飞,实现了中国大型民用飞机产业一次意义深远的腾飞。”吴兴世说。

“我和同志们含着激动的泪花,目送运10一飞冲天,首次体验到‘喜莫过于夙愿得偿’和奋斗得来的幸福。”回忆起当年一幕,吴兴世不由得激动万分。

1989年,第九架MD-82飞机在上海飞机制造厂总装中。

吴兴世说,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组织各方面专家进行科学、民主、全面论证的基础上,将大型飞机重大专项确定为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此后又组织大型飞机重大专项论证委员会完成实施方案论证。

在这次论证中,上海市经信委提出的充分发挥上海地区七大优势、创造发展我国民机六大有利条件,得到从论证委员会到中央政治局的高度认同,为大飞机落户上海打下了重要基础。

“我亲历了2008年11月28日ARJ21首飞,当天乘坐了首次投入商业营运的定期航班,再次终身难忘地体验到了腾飞带来的幸福。” 吴兴世说。

2007年12月21日,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架ARJ21支线飞机在上海商用飞机制造基地下线。

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飞公司成立,大型飞机重大专项全面实施。吴兴世说,该项目在一开始就从重大科技专项转化为有明确产业化发展目标的重大工业项目,自主研制C919先进150座级喷气客机的大型客机项目成为标志性工程。

2015年11月2日,国产大飞机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

2015年11月,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总装下线;2016年7月,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正式列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2017年5月5日,C919成功首飞。

“我亲历了C919首飞这更加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第三次前所未有地体验到新中国几代航空人长期奋斗、攻关、吃苦、奉献获得的来之不易的幸福。”吴兴世表示,他和这支来自五湖四海的“国家队”战友们,亲身经历了在改革开放前夜起步发展的中国大型民用飞机产业,走过一段艰难、坎坷、曲折的路,先后三次实现有重大意义的腾飞。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