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好书推荐」读德国前驻华大使康拉德·赛茨著作 《...

2018-12-16 19: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本文原标题:《「好书推荐」读德国前驻华大使康拉德·赛茨著作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读德国前驻华大使康拉德·赛茨著作《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好书推荐

★★★★★

1793年,两个完全陌生的文明在热河的行宫中相遇,当白发苍苍的乾隆大帝默然拒绝大英使节时,天朝上国失去了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机会。本书作者作为德国前驻华大使,用理智客观的笔触近距离盘点了中华民族这段沉沦屈辱,而后奋勇赶超的历史。今天,当国家崛起成为一种主旋律,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段悲喜交集,又给人以无数教益与希望的二百年,相信,我们可以在时光的绵延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在这200年中,我们看到了文明史上一幕前所未有的悲剧:一个伟大而值得自豪的文化对自身产生了怀疑。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坚船利炮敲碎了天朝“万邦来朝”的迷梦,也无情动摇了传承千年的文化自尊。夹杂着全盘自我否定的悲情心理,精英们手忙脚乱地为洋货西学擂鼓呐喊。可惜,西方文化中优选的钢筋水泥很难适应中国亭台楼阁的现实基底。蒙古帝国、前苏联等昙花一现的历史证明,一个核心价值混乱乃至缺失的国家是岌岌可危的。作者惋惜于儒家思想这一世界级思想财富的式微,也对西方精英放下西式思维与中国对话提出谆谆规劝。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把握和平发展的机遇,规避文化冲突的风险,关键在于我们这个复兴的大国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世界。二百年的风云巨变剧烈碰撞着救亡图存的国人信念,我们理解前人寻求改变的急迫,我们也更需要兼具包容和理智的精神:不是对于舶来品的全盘接受,不是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忍气吞声,而应以不忘初心的态度坚持文化自信,以海纳百川的气度与世界对话,以建设性的表达技巧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200年间,我们见证了一个大一统的中央之国逐渐沦为殖民体系中的俎上鱼肉,我们也见证了一群优秀的中华儿女经过可歌可泣的斗争,终于在全球化的舞台上争取到了主宰命运的机会。

我们庆幸,这是一个由各自为战到众志成城的时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的精英群体一遍遍努力突围,但一次次折戟碰壁,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痛苦历程中,我们感奋于“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泣血呐喊,但是更加遗憾于大众“万马齐喑”的沉默与缺位。作者曾经试图将这段悲喜交集的历史与儒家和平主义、官僚制度和国际格局结合分析,但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五四运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潮、北伐战场上黄埔生和工农战士集体冲锋的号角,直至十四年抗战中华夏儿女摧毁侵略者獠牙的燎原之火,历史给予了我们震撼的答案:人民的力量。在中华民族挣扎脱离命运泥潭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无法铭记每个付出者牺牲者,但是宏大的历史叙事封面是他们的身影。这份平凡而磅礴的存在,也正是中国复兴的承诺、担当和力量所在。

我们庆幸,这是一个由固守成规到信仰改革的时代。清末保守派关于修铁路破坏风水的谬论殷鉴不远,改革开放初期关于深圳特区的种种非议依旧言犹在耳。但穷则思变,当中央之国逐渐与世界脱轨,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时,小岗村的红手印、南海边的一个圈,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激流勇进的求索。一句话总结作者对这段振奋人心岁月的思考,恰恰是“让实干者实惠,为担当者担当。”正是这份获得感和担当意识,让改革成为大变局中的共识,鞭策着更多饱含激情和理性的政治家、有着高超能力的商人、坚定而浪漫的知识分子、以及兼相爱交相利的公民塑造出发展的合力,凝聚出一份突破文化惯性、制度束缚、利益集团的前进力量。

我们更加庆幸,这是一个由被动融入到走向世界的时代。19世纪当列强的铁甲战舰驶入天朝上国的海域,清政府只有被动地向工业文明俯首称臣。强烈的屈辱意识和由之而生的自力更生欲望也曾让我们短暂关闭开放的大门。当改革的春风中让我们重新审视世界,全球化的浪潮和近邻的巨大成就鞭策着中国人重新吹响了融入世界的集结号。这一次,中国真正以舵手的姿态加入了百舸争流的国际竞争,并在逐步完成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角色变换。当全社会对开放建立了理解和信任,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人民族性格中,增添了一份追寻星辰和大海的锐气和活力,而这将沿着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孕育更多的春华秋实,书写一个负责任大国“通天下、利天下”的包容与担当。

在经历了200年的焦灼与痛苦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日渐清晰而触手可及:对于共产主义的孜孜追求,对于历史辉煌的自豪和传承,对于竞争创新等现代核心价值的汲取,在今日的中国社会创造了一个罕见的融合。回望纷纭变幻的过去,我们对于成就的仰望或尊崇有理由油然而生,当然,这绝非是我们的唯一目标甚至主要目标。“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通用电气传奇CEO韦尔奇曾如此说过:“你从未听说过中国企业将在最近十年里以强劲竞争对手的形式出现,会直接影响到你的企业的生存。中国不仅仅是个市场,她会迅速成长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这份温情的劝诫是认可,更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角力正在继续,梦想正在实现,我们正在努力。(姚敬舜)

注:授权发布,转载须统一注明来自长安街读书会公众平台:changanjie-read。

本期责编:赵乾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第22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经民政部、文化部等相关主管主办单位报备批复,长安街读书会牵头发起成立“全民阅读促进委员会”,作为全国性的人民团体,该机构将通过开发利用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大中院校的全民阅读文化资源,促进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并以党建为先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努力继承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遗志,深入“研读经典”,让“全民阅读”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注公众号,回复:【入会】【百科】【全民阅读】【党建】【智库】【好书推荐】【搜索最新】【客户端】查看更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