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边陲友谊涟:跨境友好村寨之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微观实践
跨境友好村寨是指一国边境村寨与邻国边境村寨,以推动边境传统友好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签订友好协议,定期开展边民文化交流、义诊和医疗卫生培训、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定点帮扶、禁毒防艾滋宣传等活动。跨境友好村寨是“国际友好关系”最基层和最微观的实践。同国际友好城市、跨境友好乡镇一样,跨境友好村寨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平台。我国与缅、老、越跨境友好村寨通过“安全稳定篱”“经济互助链”“文化交融网”“环境共治屏”来推动双方友好关系发展,从微观层次推进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
近年来,我国边境地区跨境合作成为关注焦点。一方面是我国边境地区在与周边国家相邻地区的跨境合作中成效显著;另一方面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边境地区作为内接外联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边境地区发挥独特地缘优势,在对外交流中不断创新。西南边境地区在推进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中,开创性地建立了多层次友好关系。跨境友好村寨就是国际友好关系序列里的微观实践,为我国与东南亚邻国的民心相通注入了活力。相较于国际友好城市,跨境友好村寨涉及的层次较低、地域范围较小,但它像“涟漪”一般,通过细微的动作发挥独特作用,从微观层次对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
跨境友好村寨的概念与背景
跨境友好村寨是指一国边境村寨与邻国边境村寨,以推动边境传统友好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签订友好协议,定期开展边民文化交流、义诊和医疗卫生培训、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禁毒防艾滋宣传等活动,是“国际友好关系”最基层和最微观的实践。同国际友好城市、跨境友好乡镇一样,跨境友好村寨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平台。
目前,跨境友好村寨在中国与东南亚邻国之间有较多的实践。我国与缅甸、老挝、越南建立的“国际友好城市(县)—跨境友好乡镇—跨境友好村寨”三级友好体系,也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独有特色。从中国与周边关系上看,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作为近邻,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是中国在东南亚方向的首层周边,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冯1] 从地方层次来看,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是我国云南、广西两省区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向和跨境合作伙伴。两省区在跨境合作、内外联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对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两省区与周边邻国相应村寨缔结友好关系,得益于中国—周边(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以及中国与周边邻国良好的合作势头。尽管新冠疫情迟滞了我国与邻国的互联互通,跨境友好活动几乎中断,但边境地区仍通过跨境友好平台进行无接触式抗疫互助、农业帮扶等。跨境友好村寨从微观层次提升了我国与邻国边境地区的友好关系,在维护边界稳定、抵制各类跨境犯罪活动、促进边境安全和谐、加强双方边民传统友谊、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繁荣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是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微观实践。
跨境友好村寨的缔结及主要作用
跨境友好村寨的缔结一般经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中方与外方的村寨达成缔结意向,在征求两国沿边省区各级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商定双方关于缔结友好村寨关系意向书,确定具体交流合作事项;其次,双方履行审批手续;再次,双方村寨正式签署友好协议书,并由各方对外友好协会批复;最后,双方村寨签字并举行挂牌仪式。
在我国,村寨不是行政区划,边境村寨没有对外交流的权力。我国边境村寨与外方相应村寨在缔结友好关系时,需由沿边省区对外友好协会负责推进并进行管理。边境村寨在与邻国相应村寨建立友好关系的过程中,一般由村寨所在的边境县牵头组织推进。
笔者根据在云南、广西边境地区的调研,梳理了边境村寨结交跨境友好关系相关情况,发现其对加强双方基层组织的合作交流,主要有四方面的作用:第一,安全领域:双方在各自边境地区加强国家陆地边界及法律文件宣传,督促双方边民严格遵守规定,自觉做到不损坏界碑且保持界碑清晰,不改变边界线和界河河道,不发生“过耕”“过牧”“过猎”“过伐”等现象;配合相关部门建立边境突发事件联合处置机制,共同配合打击偷牛盗马、贩卖毒品、拐卖人口、走私等跨境违法犯罪活动;信息互通,发现有流行病疫情、邪教活动、恐怖活动等危及边境安全的信息及时通报对方,并报告上级部门,相互配合共同解决。第二,民生发展领域:配合相关部门种植经济作物,推动双方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进行农业帮扶,提供种子种畜、农技帮助等(此项多为中方提供)。第三,人文交流领域:利用重大节庆日开展交流活动,不断增进了解和互信,为实施合作打牢民心基础;推动民族传统文化交流,双方村寨边民在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相互问候、拜访;配合相关部门利用“民族+边境”的多元特色,推动边(跨)境特色旅游等;配合基层政府对边民开展宣传工作,引导边境地区民众的传统友谊健康发展。第四,跨境生态保护领域:共同开展联防联控,保护跨境自然生态,如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防治虫害和疫病跨境传播。
跨境友好村寨的实践路径
我国与缅甸、老挝、越南跨境友好村寨通过“安全稳定篱”“经济互助链”“文化交融网”“环境共治屏”来推动双方友好关系发展,从微观层次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建设。
安全稳定篱
“篱”原意为“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安全稳定篱”之“篱”,一方面可取“分隔”之意,用于跨境友好村寨中可解释为:边界线两边的村寨分属不同的国家,跨境友好村寨互动须遵守《边界条约》《边境管理条例》等条约规范;另一方面,“篱”取“编织”之意,即跨境友好村寨可通过合作,协助地方有关部门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维护相关国家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如在新冠疫情期间,我国西南边境地区部分抵边村寨长时间封控,与邻国抵边村寨在互通疫情信息方面保持合作,将疫情封锁在抵边前沿地区及境外。
2016年12月,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勐捧镇国防村与老挝南塔省勐新县巴铺村缔结为友好村寨。双方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维护中老边境稳定与和谐安宁,在边境管理等方面起到了样板示范作用。2018年3月9日,国防村举行了“建设法治西双版纳·傣乡巾帼在行动”文化进村寨联谊会,邀请老挝巴铺村妇女共庆妇女节。利用此次节庆活动,国防村展出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等宣传展板23幅,相关人员为村民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发放《妇女儿童法律法规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等法律宣传册500套。国防村通过增强边民的法律意识和规范边民行为来维护边境安全稳定。
经民互助链
跨境友好村寨在经济和民生领域的互动中,交流和互助的连续性和互补性形成了一条紧密的经济民生链条。我国西南边境多数地区原属于贫困地区,有的边境县曾为深度贫困县,经济水平和发展能力远落后于腹地。2020年我国贫困地区全域脱贫,西南边境地区的乡村振兴正在以多样化形式推进。但是多数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水平跟进不及时,加上经历新冠疫情冲击,边境脱贫地区和人口的“脆弱性”仍比较明显,防止“返贫”和乡村振兴仍面临不少挑战。缅甸、老挝、越南三国北部大部分边境地区受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制约,加之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长期处于发展落后状态。我国西南边境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对邻国边境地区的劳动力有着较大需求,邻国在农业、医疗等民生领域需得到我国西南边境地区援助,双方在经济和民生领域的互补性较为明显。
2016年4月,云南普洱市江城县康平镇勐康村与老挝约乌县约乌村、勐烈镇牛倮河村与老挝约乌县马犁头村缔结为跨境友好村寨。此后,江城县不断落实中老友好村寨建设帮扶工作,对老挝开展医疗卫生、农业援助工作。新冠疫情之前,江城县外事侨务办公室与县人民医院多次到老挝约乌县开展友好村寨医疗卫生项目合作及义诊活动。医护专家为老挝边民进行会诊并赠送药物,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常用药服用等进行指导,帮助村民掌握基本健康保健知识。在农业帮扶方面,江城县不定期为老方村寨提供籽种、种苗等农作物;江城县农科局配合普洱市农业农村局开办中老边境地区技术培训班,多次为与我方缔结跨境友好村寨的约乌村、马犁头村等提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与动物疫病防控以及水稻、玉米栽培技术培训,也在管理和控制各类化肥和农药使用方面帮助培训相关技术人员,并开展实用技术现场操作演练等。
新冠疫情期间,我国与缅、老、越边境跨境村寨互帮互助、共同抗疫。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我国西南边境村寨收到缔结友好关系村屯捐赠的口罩等应急物资。如广西凭祥卡凤村、平而村等边境村寨收到越南友好村寨捐赠的口罩等物资。在东南亚疫情形势严峻期间,我方边境州市以跨境友好村寨名义向缔结友好关系的村寨提供援助。如2021年4月云南怒江州以边境友好村寨名义先后向缅方10个结对的村寨捐赠了100万只防疫口罩。江城县也多次向老挝约乌县捐赠口罩、酒精、医用防护服、援外方舱实验室医用办公物品等物资,帮助其边境村寨抗击新冠疫情。
我方村寨帮助外方村寨解决用水问题。2023年5月,怒江州片马村帮助结对的缅甸大田坝村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片马村与大田坝村田埂交错,长期以来共同取用片马河灌溉农田。由于片马河境内段水渠年久失修且近期受降雨、泥石流影响,境内段渠道严重受损,春耕时节缅甸大田坝村村民生产灌溉用水困难。片马镇及时组织工作组带领片马村民众抢修损毁水沟,解决了缅甸大田坝村村民的农耕用水。
文化交融网
我国西南边境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北部边境地区文缘相通。跨境友好村寨民众在长期互动中不断增进友谊,延续情缘。我国西南边境地区和缅甸、老挝、越南北部边境地区多为跨境少数民族聚集地,不同民族和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影响,有利于增进双方民众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随着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在边境地区拓展,邻国之间建筑、服饰、饮食等物质文化及语言、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在对方边境地区的存在感逐渐提高,且其他国家的文化也会在跨境地区交融,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共融的微观网络。文化交融为跨境友好村寨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边境民众可以学习到新技能,获得新视角和新思维方式,这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有积极意义。
2015年7月,云南文山州马关县金厂镇下金厂村与越南箐门县鸡嘎社后沟村缔结为友好村寨。双方边民生活习俗源远流长,云南30余户边民与越南边民同宗同族。双方村寨在节庆、红白喜事等方面频繁交往。自缔结友好关系后,双方互动具有组织性和制度性。新冠疫情前,下金厂村、后沟村每年节庆都会组织活动,互邀代表参加。如春节期间下金厂村于初一、初二开展文化活动,邀请后沟村前来参与欢庆;后沟村于初四组织踢鸡毛毽、打陀螺、唱山歌活动,下金厂村代表也积极前往互动。
2023年3月,广西东兴市尾村与越南芒街市长尾区举行友好村九周年纪念活动。双方代表共同参观了东兴竹山地标广场、京族博物馆、罗周德烈士纪念馆、东兴市京族字喃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中越缔结友好村展览室”等,并开展座谈、举行文艺演出,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友谊互联。
环境共治屏
“屏”原意为“遮蔽物”,这里取“屏障、保护”之意。“环境共治屏”用于形容跨境友好村寨的作用时,可理解为它们在跨境环境保护方面的共同努力如同一个屏障,保护着各自边境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如春耕前规范边民处理(秸秆),共同防治跨境空气污染;分享黄脊竹蝗等虫害信息,帮助边境地方政府防治跨境虫害等;共同维护跨境界河及跨境河流等水资源。
云南怒江州充分利用边境友好村寨这个平台,积极与缅方开展边境森林防火联防联控等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缅方的边境森林火灾联防联控机制,共同维护森林资源安全。2017年底,怒江州与缅甸边境地区的10个村寨缔结了友好关系,就开展边境森林火灾联防联控达成的合作协议(其中第12条)规定“中方愿意给予缅方一定的边境森林火灾联防经费(人民币3万元),前提是年内没有发生从缅方一侧越过边界烧入中方境内的火灾”。怒江州2022年部门预算中的一项就是“缅甸10对友好村寨边境森林火灾联防经费项目”,即怒江州需向缅方提供30万元(每村1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可缓解缅方边境地区森林火灾防控资金不足的困难,提高了其开展边境森林火灾防控的积极性,有助于维护边境的安全稳定;同时保护了中缅边境地区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和我方边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0年5月,为防治蝗灾,普洱市江城县借助中老跨境友好村寨平台,向与勐康村结好的老挝约乌村、与牛倮河村结好的马犁头村捐赠了50件抗击黄脊竹蝗的防治物资和2000份竹蝗监测与防治的老挝文宣传材料,江城县农科局的农业专家还向老方人员现场教授蝗虫防治防控知识,指导药品的使用方法。2021年,江城县在援助约乌县抗疫物资的同时,又向其捐赠了一批防治黄脊竹蝗的药物、器材和宣传资料。
当前,我国西南边境地区疫后开放重启,跨境友好村寨将恢复常态化交流。跨境友好村寨将配合跨境友好乡镇、国际友好城市等多层次友好互动,共推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友好交往新局面,助力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
(作者:张高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本文原载于《公共外交季刊》2023年夏季号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注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