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会议|“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范式新探索”

韩小慧、冯玉霜
2018-12-18 13:31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为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范式,向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研究的先行者李欧梵先生致敬,12月8日、9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主办、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系、上海大学中国当代研究中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思南书局协办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范式新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复宣酒店召开,参加会议的包括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共30余人。会议除开、闭幕式外,包括主题演讲、学术报告与圆桌讨论三个部分。

与会学者合影

开幕式上,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金光耀教授、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陈广宏教授分别致欢迎辞,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范式的探索表示期待。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William Haas讲座教授王斑主持下,研讨会由李欧梵先生的视频演讲正式拉开帷幕。李欧梵先生以“我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研究的几段因缘”为主题发表演讲,围绕“中国现代文化研究的缘起”、“中国现代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国现代文化研究的范例:香港-上海双城记研究”、“中国现代文化研究里的人与事:与施蛰存先生交往经过”等几部分组成。

李欧梵先生发表演讲

会议主体由八组学术报告会组成。

“文学、传播、科学与数字人文”

第一组学术报告围绕“文学、传播、科学与数字人文”展开,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毛尖担任主持人兼评论人。

第一场报告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旦教授,以《在“书”与“刊”之间:发明中国现代报刊》为题,对晚清传教士所中文报刊进行细致考察。报告围绕三方面展开:传教士在创办中文报刊的动态过程中使“刊”提高到“书”的地位;“刊”所代表的知识系统与生产方式推动中国的变革与转型;在“书”、“刊”互为中介的视域下重新梳理现代报刊史脉络。

第二场报告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玮与博士生褚传弘,以《移动阅读:新媒体时代的城市公共文化实践》为题,认为近年来兴起的城市公共阅读正在创造新型社会交往关系与公共生活价值。报告从地理媒介、制图理论、移动性理论等视角出发,结合阅读史研究,探讨“移动阅读”如何实现从私人默读到公共朗读,从文本阅读到身体实践的两个转变。

第三场报告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毛尖教授,以《爱情恐怖主义:银幕上的前任问题》为题,探讨银幕上的“前任”在建国后的形象变化,如何从共同体的形象建构转变为小家庭角色,又转变为个体形象的损耗者,揭示出爱情恐怖主义的笼罩下,感伤的道德替换了共同体荣誉。

第四场报告人台湾大学兼任教授王道还先生,以《科学与文学想象:热力学对生物演化论的冲击》为题,勾勒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以热力学定律挑战生物演化论的过程,梳理该过程在威尔斯小说《时间机器》中的文本呈现,以此揭明热力学对19世纪末文学的冲击与影响。

第五场报告人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郑文惠、山东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邱伟云,以《数字人文视野下中国近代“新/旧”话语的激辩与交锋》为题,以“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为依据,借助计算机大数据,对中国近代思想转型时期(1895-1925)新旧词汇与概念进行考察。报告围绕“社会”、“道德”、“文学”、“势力”等七个关键词在清末民初的消长,对新旧激辩中的中国现代性进行深入探讨。

“图像与电影、历史与文化”

第二组学术报告围绕“图像与电影、历史与文化”展开,由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彭小妍担任主持人兼评议人。

第一场报告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以《身体作为政治与情感动员的手段:在新闻与宣传之间的宋教仁肖像(遗体)照片——以〈民立报〉为例》为题,通过梳理《民立报》在刺宋案发生后,策划拍摄、使用宋教仁的遗体照片的三个阶段,揭明宋教仁的遗体照片公共景观化的过程。

第二场报告人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吴国坤,以《冷战中的世界主义:张国兴的“亚洲电影”与文化传承》为题,通过回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亚洲基金会支持拍摄的9部“亚洲电影”,探讨导演张国兴在电影艺术、政治宣传与商业主义三者之间的取舍与平衡;同时对张国兴在冷战跨国化中的贡献进行分析。

第三场报告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助理教授罗萌,以《电通公司:共同体、革新观与“从悲到喜”的银幕实践》为题,着重讨论电通公司银幕实践的多重理念,报告从三个方面入手:电通公司的《画报》和影片如何共同构建双声道“言语”意识;电通公司的文字和银幕如何呼应并由此产生特殊性与激进性;电通公司的类型转向与夭折。

第四场报告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李公明教授,以《左翼文学研究中的“图史互证”新探——以黄新波等人的木刻艺术与左翼文学的关系为例》为题,将黄新波、胡一川等左翼画家的木刻创作与上世纪三十年代发生的“中东路事件”等历史事件相互印证,对图文史料的开拓、图史互证的方法、木刻画的艺术风格等进行探索。

“从晚清到当代文学与文化”

第三组学术报告围绕“从晚清到当代文学与文化”展开,由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担任主持人兼评议人。

第一场报告人斯坦福大学东亚系李海燕教授,以《市井幸福的历史浮沉》为题,通过梳理中国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文本,探讨“市井幸福”的内涵,经历了由“福寿禄”到“中国梦”的动态历史过程。作为对比,同时讨论了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以“个体崛起”、“日常生活的认可”、“情感中心”为主体的“市井幸福”。

第二场报告人杜克大学罗鹏教授,以《无声之声:从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到阎连科〈耙耧天歌〉》为题,通过分析鲁迅、阎连科等人作品,辨析“voices”与“呐喊”异同,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及社会中的叙述者、沉默者、研究者等多重声音的交错。

第三场报告人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明教授,以《在“小器化”的时代里:今日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为题,论述由于三个方面的合力,当下中国正滑向难以预料的“小器化时代”,亦即功利至上的社会态势:新的社会结构的三大子系统协同配合、新的支配性文化及其生产体制有效运作、社会再生产顺利延续。

“清末民初文学、思想与文化”

第四组学术报告围绕“清末民初文学、思想与文化”展开,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李公明教授担任主持人兼评议人。

第一场报告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李振声教授,以《外来思想与本土资源是如何转化为中国现代语境的?——以刘师培所撰〈中国民约精义〉为例》为题,着眼《中国民约精义》,从三个方面探讨外来与本土思想的现代转化:《中国民约精义》中卢梭思想与中国传统民约思想的关系;近代通行《民约论》译本与《中国民约精义》的关系;《中国民约精义》如何为中国近现代语境提供思想资源。

第二场报告人东京大学林少阳教授,以《世纪之交章太炎的“文学”观:汉字圈及清末的语境》为题,探讨章太炎“文学观”从《新民丛报》时期到《国粹学报》时期逐渐形成的历史过程,并发掘章太炎“文学观”形成过程中所处的三重历史语境:日本作为白话文运动的全球化语境、与刘师培等人商榷的晚清学术史语境、“五四”新文学的后设语境。

第三场报告人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广宏教授,以《近代文章学的更化与国文学建构——以清末民初桐城派文论为中心》为题,探讨在近代中西文化激荡环境中,桐城派后学实现近现代人文学术转换的两种手段:一是赋予美文以“美术”的性质,实现文章学内涵的更化;二是逐步完善古文辞类型学,建立国文学体系。

第四场报告人斯坦福大学东亚系王斑教授,以《政治文化的审美氛围:蔡元培的美学伦理》为题,探索蔡元培政治“复魅”的两种途径:倡导公共道德、提倡审美经验。

“翻译、旅行、文学与文化”

第五组学术报告围绕“翻译、旅行、文学与文化”展开,由斯坦福大学东亚系李海燕教授担任主持人兼评议人。

第一场报告人美国桑塔芭芭拉加州大学黄运特教授,以《Lyrical Facts and Historical Fictions》为题,以高罗佩《大唐狄公案》为例,探索中国历史小说中抒情与叙事的关系,并由此触及文学批评中由来已久的抒情与叙事之争。

第二场报告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王宏超副教授,以《“海国新奇妇有髭”:晚清使西文献中有关妇人生须的“观察”与异文化想象》为题,通过考察中国传统文献、西方传统文献和晚清使西文献中妇人生须的记载,讨论“妇人生须”在中西方的观念变迁,由此认为文化间的认同理解取决于主体观察者的眼界与心态,而与物理距离的远近无关。

第三场报告人台湾师范大学郑怡庭副教授,以《〈血字的研究〉四部清末民初中译本研究》为题,从书名、语词、情节、人物、人称等诸多角度,对晚清《血字的研究》四部晚清译本进行比对,发掘翻译背后文化取向的异同。

第四场报告人香港中文大学讲师李思逸,以《贫穷作为风景:瞿秋白与徐志摩的苏俄之旅及文学书写》为题,通过比较瞿秋白与徐志摩二人在西伯利亚铁路之行中产生的不同文学文本,以参照系的选取和对于“贫穷”的书写为例,探索二人在文学书写背后的政治立场与文化倾向。

第五场报告人台湾“中研院”文哲所彭小妍教授,以《〈创化论〉的翻译与创造社作家》为题,从两个方面探讨张东荪所译《创化论》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一是《创化论》直接影响创造社的成立;二是《创化论》为“科玄论战”中“人生观派”提供理论基础。

“江南文学与古今演变”

第六组学术报告围绕“江南文学与古今演变”展开,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教授担任主持人兼评议人。

第一场报告人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正宏教授,以《宋体字:从江南到世界》为题,探讨宋体字在十六世纪从江南风靡东亚的三种主要原因:宋体字横细竖粗的特点与树干开切方向有关;宋体字的流行与当时的文化审美有关;宋体字拓展至汉字文化圈与明朝政治生态有关。

第二场报告人日本信州大学阎小妹教授,以《〈剪灯新话〉何以风靡东亚——伸张女子个性的“邪说异端”》为题,探索《剪灯新话》在汉字文化圈风行的两大主因:形式上,《剪灯新话》可视作一首五言绝句,其对偶结构具有独特的审美吸引力;内容上,《剪灯新话》以修道升仙大力抨击儒家“传宗接代”观念,其特有的娱乐性与女子伸张个性紧密相连。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正宏教授 日本信州大学阎小妹教授

第三场报告人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郑利华教授,以《朱云明诸士与明代中叶吴中诗学之导向》为题,通过辨明祝允明等吴中诸士的诗歌旨趣探索明代中叶吴中诗学的演变,报告从四个方面入手:吴中诗学的崇尚经术与伸张师道、祝允明从诗文有别入手维护诗歌自身艺术性、吴中诸士在诗学上主张法于古人但主于一己、吴中诸士在诗学主张上的差异性。

“流行文化与跨界想象”

第七组学术报告围绕“流行文化与跨界想象”展开,由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特聘教授郑文惠担任主持人兼评议人。

第一场报告人杜克大学周成荫教授,以《The Perilous Journey of a Song: Cheng Yushu and “Rest, Martyred Classmates” Across the Straits》为题,通过探索《安息吧,同学》这首歌在二十世纪的传唱轨迹,发掘这首歌从上海到台湾、从学校到街头、从笔记到电影背后,所承载几代人历史记忆的诸多故事。

第二场报告人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符杰祥教授,以《“中国苏菲亚”是怎样炼成的:秋瑾与“西方美人”的文化政治》为题,从三个角度分析秋瑾形象如何从“才女佳人”建构为“民族女杰”:晚清西方女性如何被塑造为西方美人;秋瑾接受苏菲亚的精神历程;秋瑾放弃言说茶花女的原委。

第三场报告人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建华教授,以《周瘦鹃与〈半月〉杂志:“消闲”文学与摩登海派文化,1921-1925》为题,通过细致考察,发掘《半月》杂志的五层内涵:与《妇女家庭良友》的接续关系、为弱势者呐喊进

而干预社会现实、突出家庭之于社会的功能、名花美人为主的商品美学内涵、抒情传统的现代延展。在此基础上,从制衡“现代性”、突破雅俗界限、彰显文化本位立场、接续传统文化等方面重估“鸳鸯蝴蝶派”的价值。

“建筑与音乐”

第八组学术报告围绕“建筑与音乐”展开,由杜克大学周成荫教授担任主持人兼评议人。

第一场报告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包亚明,以《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与街区营造》为题,从六个角度探讨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如何成为一种新的戏剧文化体验与产业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衍生、消费人群培养、内容形式创新、管理统筹与招商引资。

第二场报告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伟强教授,以《乡村建设的文化与制度路径思考:以百色华润希望小镇为例》为题,通过百色华润希望小镇建设的实践,探讨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的三重挑战:改善建成环境、扶持产业经济和重构社会组织。

第三场报告人复旦大学中文系严锋教授,以《中国现代文人的音乐化与非乐化》为题,通过梳理现代文学中音乐的反复离场与反复再现,揭明现代文学“再乐化”的独特意涵。

复旦大学中文系严锋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子善教授

第四场报告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子善教授,以《略谈李欧梵先生的古典音乐观》为题,由古典音乐着手,探讨李欧梵先生古典音乐观、文化研究范式与世界主义离场三者之间的关联。

闭幕式由王斑教授、陈广宏教授与陈建华教授分别致辞。

    责任编辑:韩少华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