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化中国行|国际博物馆日怎么过?看博物馆奇妙夜,寻“上海之源”……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邹娟 记者 马潇
2024-05-18 21:1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

当天,中共一大纪念馆人潮如织,“开天辟地大事变”展项区域更是人气爆棚。这里正在举办“诵·歌献给党”红色文化季诗歌朗诵邀请赛。

活动自5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经初审,共有16组选手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上海宝山区世外学校董忻玥等8组参赛表演者获得“优秀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8组参赛选手获得“精品奖”。

“初心号”红色巴士。本文图均为 主办方 供图 

5月17日-5月19日,中共一大纪念馆推出“博物馆奇妙夜,遇见马克思”夜场观展活动,包括“聆听马克思:《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专题展专场讲解”、“遇见马克思:拓印马克思肖像”、“中共一大会址定时讲解”。

当天,有着“上海之源”称号的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也迎来开放十周年纪念日。

崧泽遗址博物馆内还原“上海第一村”

通过“上海第一人”头盖骨进行的人脸复原,是距今六千年历史的比较完整的人头盖骨。

崧泽是上海一个古老的地名,是上海先民最早繁衍生息的乡土,也是上海命名的第一个考古学文化,有着诸多的“上海第一”。在这里考古学家们曾发现过“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村”、“上海第一稻”、“上海第一井”、“上海第一房”等等,被称为“上海之源”。

记者了解到,此次系列活动由“上海之源话崧泽”文化讲座、“‘遗’见青新”非遗市集”、崧泽遗址博物馆十周年纪念邮戳发行等内容组成。其中,以“上海之源话崧泽”为主题的专家讲座是此次系列活动中的重点和亮点。

专家们从崧泽遗址的考古价值、崧泽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出发阐述了正确处理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如何将文明探源成果的学术知识转化为公众知识;也从博物馆如何在立足自身特色和当地历史文化底蕴的条件下,进行创新和进步出发,畅谈如何打造“文化”阵地,打响“文化”品牌,谋求多方共赢。

    责任编辑:管卓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