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徽武王墩墓已发掘提取文物三千多件,部分青铜器上发现文字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安徽淮南武王墩墓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正在进行。记者从考古队获悉,截至目前,武王墩一号墓,已提取编号文物3000多件,涵盖竹木器、漆器、青铜器、玉石器,以及动植物遗存、丝织物和简册等,种类齐全,尤其是青铜礼器,保存相对完好。随着文物保护清理工作的展开,部分青铜器上还陆续发现了文字。
部分出土青铜器上陆续发现“铭文”
今年4月初,随着武王墩主墓(一号墓)椁室内的积水抽取完毕,9个椁室内的随葬器物显现出来,其中位于最东侧的椁室内,埋藏有大量青铜礼器,包括青铜鼎、青铜壶等,种类齐全、器型多样、保存完好。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二组组长 路国权:之前提取出来的一个铜鼎口沿部分,我们发现了有一个字,有一个铭文,目前看可能是“豊”字的可能性大一些。
由于是单个文字,缺乏上下文语义背景,这个“豊”字到底有什么含义,不同的专家对此有多种释读。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二组组长 路国权:既有可能标识的是鼎的功能,鼎用来做什么的,它里面盛的是什么食物,也有可能是青铜器工匠的名字。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 张闻捷:我个人更倾向于是一个人名,就是铸造这个青铜器的铸客的名字。
专家介绍,“铸客”,通常指从其他诸侯国来到楚国的青铜铸造工匠。战国末期,楚国在秦国军事进攻下,先后东迁国都至“陈”城和“寿春”城,楚国的工艺技术如同其国力,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外来的“铸客”便参与进青铜器铸造事业。
由于武王墩主墓发掘和文物清理正在进行中,考古专家表示,随着后续铭文出现和释读工作开展,武王墩墓青铜器铭文,有望带来新发现。
新单品“网兜”青铜壶
壶盖立鸟显特殊
近期,考古队员在武王墩大墓青铜器云集的椁室内,提取出一件“铜圆壶”,壶盖上站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鸟,造型生动别致。
4月21日,考古队员将这件器物提取出土时,给它命名为“立鸟盖铜圆壶”。4月26日,“立鸟盖铜圆壶”初步清理完成,围绕在壶身的纹饰展露无遗。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二组组长 路国权:这种纹饰我们一般叫绳络纹,像绳子一样。
绳纹,是新石器时代以来,陶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之一,因其花纹像两条、四条或更多的线条扭结成绳索状,故得此名。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 张闻捷:一般我们觉得壶主要还是装酒的,但是立鸟的这个壶的形制,以前在楚墓中并不常见,我当时看到出土的时候感觉非常意外。
一只小鸟,一种装饰,在考古专家看来,它的背后,或许还蕴含着楚国在战国末期都城东迁的大历史。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 张闻捷:因为到了淮水流域,跟这些淮水流域的部族联系更为密切,所以受到了一些本地区的文化的影响,所以可能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器型。
1933年,安徽寿县李三孤堆,也就是通常认为的楚幽王墓,出土一件“展翅攫蛇鹰”青铜器,一般认为就是鸟形器,而其具体功用成谜。“立鸟盖铜圆壶”的发现,重新引发考古专家的思考,“展翅攫蛇鹰”,或许还是一件大型器物的组成部分,考古新发现推动历史文化研究获得新认知。
(原标题: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2 铜鼎铭文、壶盖立鸟一睹为快)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