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喜提世界大运会的成都,离奥运和世界杯有多远

2018-12-16 17: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丨西部君

恭喜成都,拿下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主办权。

大运会素有“小奥运”之称。杭州是2022亚运会的主办城市,事实上论赛事规格和国际化程度,大运会比亚运会还要高。

目前为止,中国内地一共有三座城市举办过大运会:2001年第21届北京夏季大运会,2009年第24届哈尔滨冬季大运会,2011年第26届深圳夏季大运会。

正如亚运会从北京、广州到杭州,大运会举办城市的交接,同样遵循着一线城市到新一线城市、沿海到内陆的迁移路线。

深圳大运会,来源网络

一线城市的功能逐步转移,新一线城市在大型展会、体育赛事等方面,获得了越来越多亮相世界的机会,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成都此前曾明确提出,要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以及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国际会展之都于一体的“三城三都”。

上述目标提出不久,申办成功的首个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就是有“小奥运”之称的世界大运会,可谓来了个开门红。

在可以遇见三年时间内,成都的城市形象和市政建设,将再次升级。除了体育产业外,配套的基础设施投资,将为成都经济释放一大波红利。

01 为什么是成都

申办大型国际赛事,往往有着经济实力的基本门槛。

办大运会不只是要建场馆,对道路、交通、通信、餐饮等各领域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以及临时调度、应急体系等软实力,都是很大的考验。

放眼全国,很多三四线城市可能都拿得出建馆办赛的钱,但未必能消化基础设施升级所需要的各项投资,包括赛后场馆的运营费用,至少这笔账算起来不划算,效益太低。

来源:《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关系》

在问及为什么选择成都时,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奥莱格•马特钦提到,“成都是一座发展非常快速的城市”。

的确,成都这两年的发展有目共睹,无论是抢人大战还是城市营销,都是基于经济硬实力的增长——自2001年以来,成都的生产总值从1492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3890亿,增幅达到830.9%,位居全国前列。

作为经济总量省会排第二、全国排第八的城市,在这两年火起来的新一线城市概念中,成都被排在榜首位置。

此外成都虽然身处内陆,但作为西部的交通枢纽之一,有着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

来源:智谷趋势

西部君昨日在《到杭州抢人,成都凭什么》中提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成为中国内地继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之后第四个迈上5000万台阶的机场。

目前为止,成都的国际航线数量超过百条,排在西部第一。天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将在大运会召开前的2020年底左右完工投用,届时也会为世界各地的参赛者和媒体观光团提供便捷的交通。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和氛围得有一定的基础。成都在这方面向来都不差。2017年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189.83亿元,GDP占比在1.37%,高于全国1%左右的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的成都,一共举办了国际网联青少年巡回赛、铁人三项世界杯赛、“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中国公开赛等近二十项国际赛事,有足够的赛会经验。

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成都都具备举办大型赛事的家底。大运会主办权花落成都,也是对发展水平的最大认可。

02 大型赛会的红利到头了吗?

自2008年奥运会之后,亚运会、大运会等各类体育赛事,开始移师中国内地城市,而且随着赛会下沉,很多二三线城市也开始在世界舞台上露脸。

2012年年底,深圳大运会财务收支及场馆建设审计结果公布:

截至2012年9月30日,为举办大运会投入的资金共计139.96亿元。资金来源包括深圳市及所辖各区财政110.65亿元,大运会执行局组织的市场开发、门票销售及捐赠等收入12.17亿元,企业资金投入17.14亿元。资金安排用于大运会运行与保障支出44.90亿元,场馆建设支出75.20亿元,配套项目支出19.86亿元。

与139.96亿的投入资金对应的是,截止审计时,大运会收入合计12.17亿。也就是说,亏损额度超过一百多亿。

由此也引发了一些争议——鉴于场馆建设等投资庞大、回收期长、回报率低,举办大型体育竞赛到底值不值?

如果只算直接账,几乎任何大型赛事都逃不掉亏损局面。而且,新建的场馆除非撂荒在那里闲置浪费,否则运营成本也是不菲开支。比如2008年后,鸟巢每年的运营成本就过亿。

为什么各大城市还会竞相争夺主办资格?

除了形象宣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是地方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升级基础设施的重要契机,其间接经济收益,对GDP的拉动相当明显。包括城市形象的宣传,对就业的贡献,很难直接量化。

以深圳为例。在拿下大运会的主办权后,深圳开始了地铁大建设,2007年5条地铁线同时开工,仅用4年半的时间,地铁通车里程就从原有的22公里增加到178公里。

来源:《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运会举办前,深圳关内关外高度分隔,连打出租车都分“红的”和“绿的”。

不过,随着大运中心以及一批重要场馆在关外的龙岗拔地而起,地价升值,交通、路网等一体化提速,这种分割的状况才得到实质性改变。

有研究测算显示,大运会配套的基础设施投资,对深圳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是4.623%,影响率是4.418%,所以说亏百亿并不恰当。

来源:《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影响》

当然大型体育竞赛的边际效应,会随着举办次数递减,这也是国家疏解一线城市功能,将机会留给二线城市的重要原因。

对成都这样的内地城市来说,首次举办大运会,市容和城建升级,红利可以充分释放。

不出意外,它会开启一个新的基建小高潮,地铁建设提速,未来三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将维持可观的增长,为经济提供基础保障。

此外,规划面积约86平方公里、超伦敦奥运会场馆设施总规模的天府奥体城,作为打造国际赛事名城的重点项目之一,一旦有大运会的加持,它也会成为成都东进的重要抓手。

03 成都准备好了吗

成都喜提大运会,说明“三城三都”的口号,的确不是白喊的。

事实上,仅仅体育产业一项,成都的野心是在2025年达到1000亿元产值。此前官方人士还曾提到,“奥运会是方向,不管最终能否承办,我们要有承办奥运会的能力。”

不只是奥运,此前在申办2018年世预赛时,成都一度将目标瞄准2026年世界杯。办奥运、办世界杯,尽管目标很遥远,但都是可以憧憬的理想。

对剑指西部对外开放门户的成都来说,就该有如此星辰大海的野心。

成都固投,来源统计公报

当然也得看到,举办大型赛事能拉动经济增长,对城市的服务能力也是很大的挑战。大量人口在短时间聚集,城市运转体系在竞赛期间临时改变,对本地人来说,也意味着生活不便。

而且如前所述,大型场馆的运营,在后期往往是巨大的难题。即便在建设期间,对地方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地产行业的拉动效应,也不能当做一种常态化的支撑。

资金大量涌入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对其他需要补短板的民生领域投资,某种程度上也会形成挤出效应。

天府奥体城,来源网络

另一方面,此次从拿下主办权到距离开赛,只有短短两年多,筹备周期可谓相当短。在硬件建设层面,比如场馆、道路、绿化等,需要短期内上马大量项目;在城市形象和市容市貌等软件层面的升级,同样离不开大量临时性措施。

这些都可能对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干扰。在筹备大运会的攻坚时期,需要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不管怎么说,喜提大运会的成都,将在新一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间的竞争中,拥有新的筹码。但它能否转化为长期性利好,仍然是很大的考验。

成都一定要做好准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