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数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40年
40年前,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发展缓慢。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开辟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高校在汲取西方先进办学理念的同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探索,并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不断改革。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从1993年提出的“211工程”,到1998年的“985工程”,再到2015年提出的“双一流”建设,无不是在为推动高等院校建设而努力,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多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98所,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人数85.6万人,招生人数40.2万人,毕业生人数16.5万人。2017年,这些数字发生了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变化,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人数2753.59万人,招生人数761.49万人,毕业生人数735.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78年的2.7%提升到了2017年的45.7%。进入21世纪后,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的增速明显加快,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普及化。
发生巨大变化的还有师资力量。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为20.6万人,这一数字在2017年为163.32万人。虽然专任教师数在40年间有显著增长,但还是不敌学生数量的激增,1978年到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师比从4.2:1提高为17.07:1。40年前,约4名学生拥有1名专任教师,而40年后,约17名学生拥有1名专任教师。
与此同时,我国还陆续设立了多项奖励计划,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培育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第一次修订目录于1987年颁布实施,修订后的专业总数由1300多种调减到671种,解决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整理和规范了专业名称和专业内涵。第二次修订目录于1993年正式颁布实施,专业总数为504种,重点解决专业归并和总体优化的问题,形成了体系完整、统一规范、比较科学合理的本科专业目录。第三次修订目录于1998年颁布实施,本科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达到11个,专业类71个,专业总数由504种调减到249种,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和模式。第四次修订目录于2012年颁布实施,新目录的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至12个,新增艺术学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至92个,专业由原来的635种调减至506种,其中基本专业352种,特色专业154种。
近十年来,教育部批准新增专业的备案频率有所增加,基本上每年都有专业新增或撤销。在最新一次备案中,申请新开设“物联网工程”这一专业的高校最多,达到80所之多。而在20年前,最受高校“青睐”的则要数“信息与计算科学”。从新增本科专业的情况上,也能大致瞥见相应时代的行业发展潮流。
除了办学、招生规模和师资力量的扩大,国内高校在QS等全球高校排行榜上的表现情况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最新出炉的2019年全球高校排行QS榜单上,清华大学以全球25名的成绩继续领跑内地高校,中国大陆共有6所高校进入前100名,2010年这一数据仅为2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的逐年增加。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首次占到GDP比重的4%以上。近十年来,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财政性支出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文字&编辑&制图 苏昕 陈秀慧 易可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