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杭黄高铁开通 | 访文徽州

2018-12-25 08: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钱成熙

【编者按】被赞誉为“最美高铁”的杭黄高铁今日开通。这条铁路两头连接杭州和黄山,沿线风景如画,一路要经过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以及坐落在这些河道边的大大小小的古城、村落。歙县便是列车到达黄山前的最后一站。

对于歙县来说, 北宋宣和三年(1121 年)是个重要年份。这一年,歙县人方腊造反失败,皇帝宋徽宗重新掌握了对这片东南膏腴之地的统治权。他首度改歙州为徽州,以歙县为治所,领歙、黟、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六县。

尽管800 年后的今天,歙县已不复一州首府的地位,但歙县人依然有自己的骄傲。“安徽”的“徽”字来源于歙县,更不用说它作为徽州乃至东南文化重镇的地位了。

在我下榻的披云山庄,门口即有铭牌,镌刻宣和三年四字。若认真算起来,则歙县的历史远远不止于此,秦朝立县,古称新安。著于南宋的《新安志》中说,“或曰歙者翕也,谓山水翕聚也”。因境内高山环抱,峰峦起伏,新安江从中流过,萦回曲折,故以为名。历史绵延之下,歙县的文化积淀尤深,世人皆知的徽墨歙砚,文房四宝中的两样重物,便是此间特产。而人物也几乎能算是歙县“特产”了,小小县城,从毕升算起,历经汪道昆、曹素功、黄宾虹、陶行知,可称书香浸润之地。可以说, 歙县的吸引力,全在“文化”二字。

进入歙县城中心,先见到的是城门,上书“徽州古城”四字。两侧城墙蜿蜒。这便是歙县老县城的所在。如今的城墙是在唐代基础上,经历代修缮而成。城墙上部用的是崭新的青砖,往下却能看见剥落的痕迹,靠近地面处已露出黄土般的颜色,砖块也更小。这是明朝的城墙了,风霜剥落之下已咬合不准,像是老人的牙齿一般。这座城门原本并不存在,是2006 年政府修复古城墙时新建,从城门往内,便能看见东谯楼,也就是阳和门。宣和年建城时,城内本来只有一座南谯楼。到了宋高宗绍兴二十年,因堪舆家之说,于仪门之东又建一门,便是它了。

徽州古城的阳和门 本文图均为 东方IC 资料图(除署名外)

阳和门直通街道,左侧就是当年徽州府衙所在地。原先的府衙建筑如今大部已不存,只留有明代所建的一间堂屋,其余建筑则是前几年重新修复完成的。2015年,整个修复工程还获得了“鲁班奖”。

大约是要与堂屋风格匹配,新建的府衙也是全木造明朝徽派建筑样式,并且没用一枚铁钉。入门是天井,天井下有鲤鱼池,几尾尚未长大的锦鲤嬉戏其中。绕过天井,樟木香萦绕不去,建筑开阔,日光沉浮,望之俨然之处,便是大堂了。柱间横着巨大的冬瓜梁。这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特征,用料硕大,中间略拱,故有此名。

巨大的冬瓜梁

虽然同为徽派建筑,明式与清式颇有分别。冬瓜梁两端花纹若为扁圆形才是明代(若为圆形就是清代)。梁架也一反中国历代官样建筑习惯,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只强调原木本色。再配上天井、栏杆、漏窗上的青石,远处白墙黛瓦的马头墙,更显古朴雅致。

离开重建后的府衙,旁边是徽园。这是政府几年前修葺的仿古徽派建筑群落,一眼望去一壁的马头墙层层叠叠,倒也好看。园中还铺陈着徽派盆景。往里走不多时就看见建于万历年间的许国牌坊。它四面八柱,远望竟如凉亭。徽州本身是牌坊之乡,一座牌楼并不稀奇,但许国牌坊是国内唯一一座“八脚牌楼”。它的特殊之处也不仅于此。许国曾任少保、太子太保、大学士等重职,这座旌表牌坊由皇帝特许修建。牌坊正面的“大学士”、“上台元老”、“先学后臣”字样,都是董其昌撰写。牌楼内部的每一方石柱、每一道梁枋、每一块匾额、每一处斗拱和雀替,都饰以精美的雕刻。是它的另一处特色。

许国牌坊

文化以外,徽商构成了歙县的另一半历史。可以说徽商族居的斗山街是整个老城的灵魂所在。街上景点不算多,可正因为此,斗山街才大有看头。因为它是一条活着的老街。有三四百年历史的斑驳院墙前停靠着自行车,老者在门户洞开的堂屋里喝茶聊天。始建于明朝的杨宅目前为方便游客,开放了前厅,供参观精美的砖雕和木雕,但厅后的三进房屋包括花园,依然是杨家后裔的生活区,我们只能仰着头,从高耸的马头墙上那一扇扇小窗里,努力想象那院落里的生活。

斗山街上马头墙   黄荟 图

想穷尽徽商人家的生活,西园是个很有意思的去处,它是人造景点,但一切物件又都是“原生态”。它的每处建筑构件和内部大多数家具,都是藏家在徽州老宅里搜集而来,这是徽派大宅院的“挪用”和“再生”。内有26 栋建筑,从戏台到书房,应有尽有,门楣上砖雕精美,而光是木雕花窗的式样就有100 多种。

西园里的精美砖雕

歙县地狭人稠,力耕所作,不足以供。因此歙人有远涉他乡、从事商业的传统。自南宋到明清,“新安大贾,渔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明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在民国修建徽杭公路以前,歙县的徽商们都从渔梁码头乘船入新安江,前往杭州乃至更远。而载满货物的商船,也从这里启航。不长一段水岸上码头林立,盐、茶、木材,甚至一家药铺也会拥有私人药码头。岸上是新安古道,沿路房屋鳞次栉比,两家共享一面墙的情况司空见惯,可见当时盛况。

渔梁码头最著名的是被古建专家郑孝燮称为“东南都江堰”的渔梁坝。早在唐宋年间,人们便在此垒石为坝。现在的古坝为明代重建,有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 年)修坝记事碑可考。渔梁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渔梁坝全部用青一色俗称“凤凰麻”的花岗岩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一吨。经数百年水流冲刷,下游石块已经倾斜,但石块之间依然严丝合缝,跨江而卧。

从渔梁坝远眺,新安江风光秀美

捕鱼这项古老的技艺,依然是新安江边居民的传统营生。去游览渔梁码头的最好时分是夕阳西下时,江上浮光跃金,渔船点点。渔民撑起竹篙撒下渔网,一派如今难得见到的古典生活场景。

多数人都会乘坐渡船游览新安江,不多时便抵达碎月滩。李白曾于此滩放舟饮酒,留下诗作: 木划断云,高峰顶参雪。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再向前便能见到太平桥、披云峰,以及峰下历经800 年时光、始建于宣和二年(1120 年)的长庆寺塔。碎月滩就位于披云峰下。徽州是朱熹的故乡,又是二程的祖籍,故称“程朱阙里”。不足300米高的紫阳山,因朱熹将其镌刻在印章上而千古留名。朱熹之父朱松曾在歙州学宫读书, 住在紫阳山上。朱熹早年失怙,虽然在福建长大,但一生都以各种方式纪念“紫阳”之名,追思乃父。

当然,歙县并不只是一座徽派建筑博物馆,徽墨、歙砚,此处依然藏龙卧虎。在歙县不难找到砚台商店——经常满街都是。但要看好砚,若是不认得王耀这样的歙砚名家,邵要武的歙砚珍品收藏馆是个好去处。曾令此行的同伴在歙县博物馆扑空的“色青肌腻”的珍石庙前青也能在此觅到。

歙县胡开文制墨厂如今开放,可供游人参观制墨过程。书画家,比如说程十发,为墨厂描绘过墨版。这是墨厂从明朝开始的传统。他们同时也是墨厂的大客户。墨厂接受订制,画家范曾在这里订过700 多锭墨,启功、李可染也都曾是老胡开文墨厂的订户。

制墨的最后步骤:描金

我们拜访了制墨厂的周美洪厂长。1970 年代他顶替父亲入厂,参与过制墨的所有工序。他自认“文化不高”,但关于徽墨,他大约是全城最权威之人,如今,他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传统文化式微的命运,墨也未能幸免。早年徽墨四大家,如今也只剩曹素功和胡开文还在规模生产。有文章说,徽墨的一切危机肇始于原料。“新墨比不上老墨,”周厂长说。46 公斤干松枝才能烧制1 公斤松烟。而传统用来制作松烟墨的黄山松数量减少,受到保护。墨厂只有去外地收集松枝,质量比不上黄山松,也越来越难收到。墨中添加的麝香,也是人工饲养得来。更多的,只是采用香料。由于墨只能自然晾干,制墨常常以一年为周期。从捶打到描金,都必须人工完成。我在描金车间里看到,一块蝉形油墨,要用到三种不同的金色,由三位描金工分别完成。也许是物以稀为贵,这几年徽墨已有供不应求之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