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情民意丨以崇明南门通道水域疏浚为契机,开展长江崇明段砂源综合开发利用

2024-05-13 21: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日,区政协主席邹明撰写的社情民意《建议以崇明南门通道水域疏浚为契机,开展长江崇明段砂源综合开发利用》,被市政协采用,综合编发社情民意。现将信息内容刊登如下。

崇明三岛地处长江入海口,每年大量泥沙沉降,有着良好的江砂资源禀赋,且质量优良、清洁无污染。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开展及上海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打造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空间,长江沿线各城市砂石需求量持续上涨。

近年来新桥水道深泓线逐渐向崇明岛偏移以及水深总体变浅的过程造成崇明南部滩涂不断淤长,导致水道上口沙滩多变、水深减浅,严重影响客运航线安全,制约通航能力。随着南门通道淤浅,客轮只能选择高潮时通过,潮水不足时须绕航约5海里,高速客船增加约16分钟航程,车客渡船增加约24分钟航程,增加了船舶燃油消耗和市民乘船时间,通航效率明显降低。同时,航道淤浅也容易导致船舶搁浅、溢油、失控等险情事故,给旅客的安全出行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南门通道水域疏浚需求迫切。

基于南门通道水域疏浚的必然趋势,以此为契机,开展长江崇明段的砂源综合开发利用,既有政策的可行性,也有经济价值收益,实为一举多得。根据初步数据测算,南门通道疏浚工程量介于38.4万方-181.9万方,施工费用为0.53亿元-2.55亿元。后续年维护疏浚量为8万方-25万方,维护期疏浚费用约1100万元-3400万元。据勘测单位表示,南门通道疏浚砂颗粒度最细为0.5-0.6(市场价格约为25元/吨),大部分在1.6-2.5之间(市场价格约为90元/吨)。目前南门通道淤浅区域长度约为2海里,以崇明区年度采砂控制总量1300万方(疏浚宽度400米,疏浚深度9米)计算,疏浚砂土上岸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年收益至少在10亿元以上。同时吸引疏浚企业、物流企业在崇明地区注册、运营,拉动地方就业,进一步实现税收和社会效益。

为此,建议疏浚南门通道的同时合理开采砂源,进行资源化、生态化综合利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崇明岛自然资源,满足城市基础建设的用砂需求,有效平抑市场价格,充分保障市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促进崇明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是贯彻长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响应长江大保护战略要求,改善通航环境、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具体建议举措如下:

一、政府主导,各司其职。坚持“政府主导、水利主管、部门配合”的原则,建议成立“疏浚砂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水务、交通、海事、航道、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规划和自然资源、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相关工作,保障疏浚砂综合利用工作顺利推进。编制疏浚砂上岸点规划,报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批,合理增设疏浚砂上岸点,推动完善跨水域、跨部门联合协调机制。编制疏浚砂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开展技术审查,作出审批决定并向社会公开。

二、公开流程,注重生态。建议将崇明南门通道水域疏浚项目纳入市级实事项目、将疏浚砂综合利用项目纳入市级重大项目。相关行政流程手续严格向社会公开,疏浚砂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单位向市生态环境局申请环评,向市农业农村委申请办理渔评,向长江口航道管理局申请航评,向上海海事局申请办理通航安全评估和《水上水下作业和活动许可证》,海事部门负责管理该项目实施水域的通航秩序和通航环境。采取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或者按照政企分开原则依法实行统一经营,确定疏浚砂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单位,履行报批手续。

三、资源利用,科学收益。疏浚砂优先用于保障上海市水利工程、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剩余部分由处置经营主体依法公开销售。疏浚砂处置有偿使用收入(不含增值税)按市级及以上财政、区级财政、处置经营主体3:3:4比例分享(参考《益阳市河道疏浚涉砂处置办法(暂行)》),成本、税费由处置经营主体承担。疏浚砂处置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实行“以票控收”制度,定期根据疏浚票据销缴情况和疏浚砂处置情况核定国有资源处置收入的执收和申报金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崇明政协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社情民意丨以崇明南门通道水域疏浚为契机,开展长江崇明段砂源综合开发利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