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崔彤:城市·空间·智构——建筑作为人类生存的形态

2024-05-14 15: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 工务署大讲堂VOL.4

如果说形而上的建筑设计是设计生活、设计工作模式或设计社会形态;那么改进建筑的设计策略可以通过“手工意匠+机械制造+科学智构”的“后高技”时空建构,营造一种万能的、通用型的空间时间。因此,具有永恒价值的支撑体系,在应对不断变化和日渐消解的功能时,有着决定性作用。也许,始于自然、归于科学的中国经典“架构”可以成为在未来中溶化过去的变革。

—— 崔彤

大师介绍

Master Introduction

崔彤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居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导师,国家优秀设计金奖获得者,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代表作品: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与艺术大楼、黄河壶口瀑布游客服务区等。

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

国家开发银行

黄河壶口瀑布游客服务区

讲座介绍

Lecture Introduction

随着经济社会与城市发展,人类逐步迈入科技革命时代,该背景下,全球性的战争危机、健康危机、经济危机、政体危机等多重危机随之而来。如何在此转折时空节点下面对大破坏、大变革、大发展,打造具备韧性的城市应变能力系统,也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2024年4月26日,受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之邀,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彤来到工务署大讲堂,以“城市·空间·智构”为主题展开演讲,解析建筑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形态之一,如何在新时代容纳持续变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为人延续更健康的生活、持久的工作、稳定的社会。

中国作为基建大国,城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仍然面临着许多诸如建筑的低质、短命、韧性不足等问题。如今设计单位也常常容易忽略建造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流程等问题。在新的工业产业革命背景下,我们的建筑该何去何从?

“或许今天的学校在未来就改做了医院,可能今天的私人宅邸在几十年后就改建成为了博物馆。”崔彤谈到,如何实现建筑的高质、耐久、存续,是当下建筑师都应当深虑的问题。从设计阶段就应当考虑到设计建造的一体化,这是建筑行业的迫切需求。如何打通上中下游,做到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融通至关重要。建筑师应当努力尝试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产生一种新的形态或空间,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而非一种“形而上”的设计。这种新的设计不仅仅是需要改善建筑物理层面的质量,更应当注重其精神层面的建设。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建筑也是富有生命的东西,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贴地的音符,是一座城市的生动面孔,也是人们的共同记忆和身份凭据······我们应该注意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让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个性,让中国建筑长一张‘中国脸’。”

诚然如此,崔彤提出每一张“中国脸”,也应当存有一颗“中国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雁栖湖校区

相对于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我国古代著作《尚书》对于城市的发展,很早就提出了“正德、厚生和利用”的观念,房子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形态,最关键的功用是居住生活,而且是供人类持续地居住。中国古代重子孙绵延,所以“厚生”一词,也呼应了当下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建筑理念。城市法、建筑法与自然法、哲学法理念相通,都讲求“道法自然”。从《周礼·考工记》、唐代长安城,到北宋东京的封闭转向开放,再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的中轴线规划,这一思想理念贯穿始终。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发展概说

但传统的城市法则和几何图法已经无法满足建筑的发展。崔彤从事北京重要政治经济相关建筑设计三十余年,他通过对梁陈方案、改革开放以来的重点建筑建设改造和变迁的分析,从中轴线到三山五园,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城市历史变迁图景,同时引出了对未来深圳的空间格局发展的城市畅想,即美好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便是要“格物山水”。

北京中轴线上的建成作品

崔彤对科技革命4.0时代的城市发展,提出了“智构”和”模件”两大概念。“智构”,即建筑的缩影,一种组合的概念,它可以是物理性质或哲学意义上的组合,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组织,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创作、一种构思、一种观念虚构。“建构”涉及结构、构造、制造、构成、材料、工艺、形态等,每一项都是它的因子或参数。建构应符合力学、数学的逻辑,但计算出的结构不一定是完美的建构,“设计”出来的才是真实的建构。

在历史进程的中国智慧、中国科技

崔彤提到,很多设计师刚开始做建筑设计的时候,都始于模仿。而真正好的建筑并非由风格决定,好的建筑首先是满足人的生存。“构”发展到了今天,更需要包含一种智慧。新时代的建筑的确应更加“智能”,但实际上人的努力往往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在着力于创新的时候,可能更多是在创旧。农耕文明时期,建筑被赋予了人的智力,现在的建筑,也更应当拥有一种属于生命体的智慧,具备一种人格化的特征。故而“智构”是一种遵循自然造物的本质规律,基于中国传统建造智慧,提炼建筑空间原型,在理性建构的科学逻辑下,生长演变为存续更迭的支撑体系,结合当代前沿科技,激活建筑的空间智能,使建筑成为适应环境的有机系统。科技革命4.0时代的“研究式的设计”应充分意识到建筑科技并非只是技术手段,也不应沦为绿色、智慧建筑的“包装”,最终奔向的结果应是智构。智构的核心思想,便是源于自然,始于文化,基于科学,归于记忆。

“智构设计”理念的定义

如何从自然与文化中寻找智的源头?纵观人类建筑史的发展,有两个关键字,一为“树”,二为“洞”。无论是孔子树下讲学,还是佛祖释迦摩尼树下七天七夜成佛,耶稣诞生于伯利恒的岩洞马槽边,默罕默德在希拉山洞中隐居潜修······都与这两个原始空间息息相关。“树构”根植于土地,在重力的作用下树干作为垂直支撑形成了稳固的基座,树冠天然的遮蔽作为“屋顶”,树下空间水平方向的延伸、扩展、弥漫形成了模糊、不确定的空间界限;洞筑与山体、大地同在的基底形成了坚实、安宁的支撑壁垒,具备明确的边界和空间指向。

自然“原构”的空间不仅成就了这些圣哲、“佛祖”、“先知”,同时也孕育了人类的文明。在这个“创新”年代,城市建设者应当将视野放置得更加宽广,重新回归过去找寻人类发现和选择的智慧,重新思考古代人类建构的思考和智巧。

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图书馆

十五世纪以前,中国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全面领先于世界,因此分析该时期的中国智慧极为重要。中国和西方的建筑理念实际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样是两座书亭,圣哲罗姆读书的空间当中,厅堂的空间相互连通,六扇窗子与外界连通,这样的一个空间中,虽然存在和外部的联系,但实际上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犹如在山洞里的逻辑一般。而仇英的《独乐园》中的读书堂,“树构”的建构逻辑是预设的种植,如果有人为的外在因素“介入”,例如绑扎、抑制、剪修等,都会在延续原有秩序的同时“重构”一种顺势而为的秩序。独乐园的第二幕“读书堂”宛如“亭屋”,如中式的“圣哲罗姆的书房”,虽都是空间之间的空间,但一个是大厅中的房子,一个是林中的亭子。人和树的关系便如同细胞间的联系。“天人合一”便是建筑设计灵感之一,人和自然、人和建筑可以非常和谐地在一起生长。

仇英《独乐园》 “读书堂”(左图) 《圣哲罗姆在他的书房》(右图)

关于“模件”这一概念,德国历史学家雷德侯 (Lothar Ledderose) 在《万物》中首次提出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关于“模件”的概念,并对中国传统造物活动思维进行理性的总结。通过模件的组合与置换形成无穷的有机整体,并呈现出一定的开放性、高效性及普遍适用性。模件化的设计思想影响了中国的汉字、瓷器、青铜器、兵马俑、建筑、印刷等多个领域。比如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以一种特有的语法结构形成“建构图语模件系统”,该系统结构秩序完整并有着同构关系,呈现出由简到繁的建构图语。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模件体系的五个层级:斗栱(建构斗栱)、间(亭构模件),单体(架构原型)、院落(空构院落)、组群(院构组群)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研究帕特农神庙时曾提出过模块概念 ,并认为模块是神庙可被分解的最小单元,作为一种量度、一种节奏,便于人们解读。但通过理性的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模块的连接关系中除粘结产生摩擦力以达到整体的刚性外,并没有产生“新物种”的变革,也就是说,如果西方的建筑犹如一座座帕特农神庙式的砖石堆砌起来的雕塑的话,那么中国木构建筑是否也是一个巨大的“木雕”?

崔彤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在源于自然,师法自然的造物中,中国是超越描摹自然的“悟”之后的建造,有着“树构”的“柔韧”和动物脊椎的“应变”,这一切都是关于动态“生物性结构”在地性认知和平衡体系的建立。中国建筑具有动物的生物性特征,它可以自适应于外界的变化,它能作为一个弹性动态反应的装置。也就是说,可能一个房子看上去并没有很大的基座,但是它可以历经千年而不倒,它像树一样,像人体一样,因为自身的柔韧而自由地摆动。中国建筑不只是《营造法式》的“手册和规范”或“工程和预算”以及被重新诠释的建构,而是潜藏着数字、几何的缜密关系,包含着认知自然的密码,凝聚着辩证统一的模件“设计智慧”。

模件体系在“设计-建造”阶段的多样化建构

崔彤认为:“如何认知空间”“如何组织空间”“如何建构空间”是理解空间的三个步骤。他通过诸多案例为我们阐述了自己对于空间建构的理解。

泰国曼谷的中国文化中心项目,设计重点之一便是在这样一个寺庙聚集的地方,如何来创造一个富有精神性的世界?崔彤将中国的“菩提种子”植入曼谷,在“同源异构”的“生长秩序”中培育一种蓬勃精神,在寺庙与榕树共生的精神圣地上,以开放的体系、空透的构型重构“空间化的屋顶”。“巢居”在种植与建构中被激活,生发出屋顶的音乐厅和图书馆,半透明屋顶在枝叶蔓延中转化交叉,盘根错节,相互遮翳,阳光遍洒四散开来,树构斗拱也转译成为了中国架构。

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

老子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造房子与打造器物一样,都是在构建一个空间。江西景德镇名人馆作为重要的城市叙事节点,延展了城市空间的纵深,其结构支撑空间的形成,既在器物空间,又在空间之间,交错穿行。崔彤从案例中挖掘出亭子的故事,亭子作为一个空透的构型,一个最简单、最小、最有效的经过了千年实验而仍存的一类科学事物,包含了中国建筑最具原型性的经验、规约和动态性等等。

江西景德镇名人馆

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图书馆的设计和建设,创造出了氤氲着江南宋韵的都城景象,杭州独特的山水地脉孕育了富春山居图的山水格局,使图书馆宛如一座树下研读的精神教堂。

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图书馆

谈及国家开发银行的设计,崔彤希望它能够形成一种空透的平衡体构型。中国传统建筑的亭构给予了他启发,一方面,亭构的秩序、逻辑、开放和透明等建构属性传承了“大式·国政”的国家建筑的尊严和纪念性。另一方面,设计从传统街区的肌理出发,探究四合院的空间形态,也是在城市尺度与旧城肌理、城市空间与院落空间、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关系的可能性,给人一种建筑能够穿越尺度的空透感。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图书馆从城市设计及校园规划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校园周边自然环境、场所特征以及“科学院精神”,最终确定图书馆综合楼应具有的“山水书林”的建筑形态意向。“正负山体”融合中国古典建筑的“屋檐深远、气势雄浑”。多层次的“山水模件”,让建筑立面的节奏变化、交叠,起伏的屋顶与远山近景共同构成一幅连绵的山水画卷,而在结构上,图书馆综合楼需要成为一个“复合性容器”——将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科学会堂合为一体,镂空的红色砌筑采用“西实东虚、南实北虚”的手法,将全透玻璃幕墙、半透砖格栅墙、全实砖砌体墙灵活有序地应用于建筑各个界面,让光线在其中被反复折射。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图书馆

崔彤还深入论述了院构与园构的建筑特点,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与艺术大楼的建造便是一个典例,印证了建筑如何创造一个支撑体系:功能可以消失,甚至去功能化,但是不会改变其支撑体系。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与艺术大楼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教学楼的设计,基于校园空间中“合院”,传承中国“书院”精神结构,借鉴欧美经典校园“四方院”,以“东北宽院”为原型,消解了一般北方的凛冽,形成了一种朴实典雅的白山黑水院落。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教学楼

最后崔彤以“智者乐水”为题,介绍了他在黄河流域的四个代表项目——位于黄河源头的玉树州游客服务中心、位于黄河壶口瀑布的游客服务区设计项目、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北京师范大学东营实验学校,以及位于黄河流域出海通道的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区。

他把中国的自然环境描述为“幻境的现实主义”。水、山、建筑相互构成,相互成就,呼吁人们在城市发展中应当感恩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回馈。

玉树州游客服务中心

黄河壶口瀑布游客服务区

北京师范大学东营实验学校

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区

问答对话

Q & A

Q1.

如何看待建筑史的教育?怎么样从传统的建筑历史去吸收养分?

崔彤

建筑史在学校中常常扮演一种修养课的角色,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历史观,是一条从过去到现在,最终到未来的无限绵延的观念和哲思。关于建筑史的学习,不能只追求法式和运用,而是将它真正视作一段历史去学习。学者应当将哲学史、艺术史与其联通在一块,寻找彼此的关联。

科尔沁文明之光博物馆

Q2.

中国传统的建筑理论,与西方的传统理论有哪些共通和关联之处?

崔彤

建筑师这一称谓,本就是近代从海外引进到中国来的,中国古代没有建筑师,建筑师实际被称为“匠人”。所谓的大国工匠,也是技术和艺术所结合的身份,这也印证了西方的理念:“建筑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对待建筑我们需要有一个广角镜,把视野拉宽,甚至可以到上万年的维度,同时也需要精细的显微镜,既要大又要小,既要广又要深。例如我们设计的图书馆,最后都归结于很颗粒化的砌筑语言,思考维度往往要回归到一个原点上。但这种细微往往在末端才能呈现出来。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图书馆

Q3.

相比于中国和世界其它城市,如何看待未来深圳建筑的发展?

崔彤

深圳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一个年轻的、富有朝气和生命力的城市。当然这是一种表象的观察,最关键的还在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山水格局是岭南这一气候带最天然的禀赋,其次就是气候环境,建筑身处其中,如何打造有适应性的设计也至关重要。除了风土因素,最重要的还是要铸就深圳地脉和文脉的独特性,形成一种有别于广州、上海和北京的城市性格。我相信深圳是中国面向未来、也是世界面向未来的一座城市。

大讲堂总结

▲工务署大讲堂现场

从北京到深圳,从中国到世界,从陆地到深海,遵循这样的基本足迹,重新回望时,大湾区是最具活力的场所。城市未来的发展,或许将走向一个集科技革命4.0时代技术手段的高端定制体系,从生物美学、机械美学、数字美学最后直奔到生命美学的境地。

工务署大讲堂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大讲堂活动,旨在结合当下建筑行业发展趋势,通过邀请建筑行业尤其是建筑规划设计领域的设计师、学者和管理者,分享建筑案例、交流建筑技术、推广建筑文化、提升建筑审美,用丰富的设计视野与启发性思维,推动打造更多的精品工程和城市杰作。

· END ·

内容来源: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档案

编辑:谢思丹

复核:杜鹏展

审核:李森

本文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