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陆家嘴水环:“微更新、大民心”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
——小说《边城》
(星光之河流,在剧终人未散时仍然延续着故事的情节,这就是交互式戏剧的魅力之所在)
最近去安福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看了一场环境式音乐话剧——由沈从文先生原著小说改编的《边城》。
剧组要求每位现场观众都回答一个问题——对您来说,河流是什么?
河流,运动,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如果问我河流的意义,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浪奔浪流”的黄浦江。对于魔都的跑步爱好者而言,沿江跑、沿河跑、环公园跑(没有红绿灯,不被打断),都是理想的路线。但要说“三者皆可跑”的路线,那必定是——陆家嘴水环。
沿河的风景,总是常看常新。在专心跑步的过程中,思绪比身体更容易放飞。运动带来的生活所感,沿途城市界面的微小变化,看见或脑补的故事剧情,都是跑步过程中的有趣发生,就好像不同的支流汇集成一条奔腾的河。
01
Keep Running~所感所闻
#跑步小感:
#跑步就像熨斗,能熨平一切情绪的褶皱。
#听说,汗水是脂肪流的泪。冒雨跑步,老天和脂肪一起流泪。
#步子迈小一点不会更省力,步子迈大一点也不会更累。找准肌肉发力点和调整呼吸节奏是关键,跑得快是顺带。
#跑步的上坡路和下坡路差别太大。上坡路艰难气喘,让你顾不得欣赏沿途的风景,只能举步维艰、不停往上。下坡路快速轻松,有更好的心情、时而刹刹脚步去拍个美景。人生就是不停的上坡下坡,每个阶段都要经历!
#想起了音乐剧《爱情神话》:人生如果一直下坡路,那该有多…适意啊~
#沿途变化:
2022年底:东方路底下的张家浜浮桥终于贯通了,从塘桥公园去陆家嘴软件园的河边步道、竹园绿地,再也不用绕到东方路浦电路口,等半天红灯,再小心翼翼穿过宽阔没有安全感的东方路,再绕行了。#胆大心细,就是这座城的魅力。
2023年7月:世纪公园东面的围墙全拆了,越来越开放、包容、友好。#喜欢上海的理由。
2023年9月:浦东南路的张家浜桥上开了一条人行斑马线,安装了一个手动红绿灯,更加安全了,跑到黄浦江实测1.38公里。手动点赞!
2023年10月:划船、冬泳、轮滑、跑步、骑车、练曲……张家浜的活力河道。社区公园栅栏拆除,融入滨河公园。#上海真是越来越赞了。
2023年底:人民水岸·活力水环,世纪公园这个大熨斗终于接电了。从家里跑步道世纪公园,无缝衔接,来回刚好5公里。#城市微更新,带来的幸福感满满。
现在打通之后,她和我爸天天去散步,天气好的时候就到世纪公园。
我爸基本上每天早上九点,准时走到锦绣坊打卡,锦绣坊在做什么活动,世纪公园的什么花开了,他肯定第一个知道。因此,常年霸占“微信运动”榜一大哥的2万+的步数就这么来的。以至于,阴雨天不能外出的时候,在家里也习惯性地晃动手机,以保证远在家乡的兄弟姐妹等“众亲”不分晴雨天都能看到他榜上有名。
还有一次夜跑,沿河跑了三圈,完整地见证了一位奇葩女的悲惨剧幕。
消防车呼啸而来,仿佛在叫:着火了,着火了,有人在水里被气的着火了~
还有一次,晨跑,往黄浦江方向。也是一段桥下空间,跑着跑着,让我想起了那条河堤——《嫌疑人X的献身》里的汤川学,大桥下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一个流浪汉,无人知晓,无人关心。
这里像是外卖员的聚集地,一辆电瓶车,一身外卖员的行头,一顶帐篷,就像不远处在黑暗中爬行的一只蜗牛,背着一个壳,大桥底下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好担心,路人一个不小心,就把它踩个粉碎。
02
陆家嘴水环
世纪“大熨斗”接电
后来,这些断断续续的跑道,就被完整地幻化成了一个七彩环——陆家嘴水环。
陆家嘴水环,由黄浦江、张家浜和洋泾港构成,和陆家嘴滨江区域形成“O”字形的水环,全长约25公里,总面积23.57公顷。
遵循“蓝绿为底、自然亲近;步行可及、生态可触;因地制宜、注重细节”的设计原则,实现“小改造、大优化”。
深入腹地的四个河段分别被命名为:聆彩塘桥、悦彩潍坊、弈彩花木、绘彩洋泾。
不得不说,“陆家嘴水环”这个名字起得好,将陆家嘴滨江以东、横向距离7公里以外的浦东内环都圈进了陆家嘴的怀抱。
亮点在于,浦东内环内的绿肺——140公顷的大型城市公园——世纪公园,被纳入水环的关键节点。【魔都公园】惊艳四季的世纪公园(私家珍藏照片集)
跑步健儿们原来都习惯于在这里画出一个“大熨斗”——魔都最完美的5公里环线跑。
现在,除了闭环大熨斗,不想枯燥刷圈的跑友还可以沿河向两边延伸跑,沿着张家浜河道两岸的步道,被巧妙地引入到世纪公园的跑道上——大熨斗终于接电了,接通了来自黄浦江的能量,更加受人欢迎了。
炫彩水环,春夏秋冬。
四季不同的景色已经很宜人,再加上环线上的配套设施,细致处体现人心冷暖,逛游路上毫无压力。
锦绣坊街区商业,成为陆家嘴蓝绿水环上的“小红闲”,咖啡,西餐,日料,麦当劳·得来速,越南餐厅,锦绣江宴,让沿河街区的餐饮配套五彩斑斓,是世纪公园附近精致休闲、亲子放松的好去处。
03
秋·回归
蓝绿水环 连江通河
秋天该很好
你若尚在场
秋风即使带凉 亦漂亮
深秋中的你 填密我梦想
就像落叶飞
轻敲我窗
滨江段的红叶、芦苇在风中飘荡,要不是抬头看到的陆家嘴三件套,会以为自己在某个乡村郊野。
有江有河的城市,总是多一份自然的粗犷。
扑面而来的江风、浪涛,从不停留的轮船、海鸟,总是可以让长期在拥挤城市中的打工族们暂时地抛弃焦虑,“散散班味儿”。
如果说“15分钟生活圈”是让城市生活更便利,繁华市井一步即达的“刚需”,那么“20分钟公园定律”就是让城市中的人贴近自然,放松心灵,让自然治愈人心的“改善”。
优秀如“魔都”的国际大都市,必然是刚需和改善的双优生。
河两岸生态圈里的生灵,让我们一次次邂逅自由的精神。
飞翔的银鸥,时而迅疾地掠过河面,时而悠闲地飘在水上,随波逐流,摇摇晃晃,胖嘟嘟的身材,像一艘艘浮在水面的小白船。
爱吃的灰鹭,多数有着强健的身形,多数时间在静静地注视猎物,有幸看过好几次它们捕食到泥鳅、河鳗的样子,吃的真凶。
04
冬·蕴藏
幸福水环 民心配套
冬天该很好
你若尚在场
天空多灰 我们亦放亮
一起坐坐谈谈 来日动向
漠视外间低温
这样唱
将原先滨河步道的断点处打通,本身就是一件看似“微小”,实则“大获民心”的做法。一是各种桥的打通,二是不同的桥下空间设置了不同的主题。
东方路下的浮桥,是飘于水上的柔性桥,木栈桥九曲回转的设计,让这座浮桥在通行的功能之外多了休闲观赏的趣味。建好以后,周边的居民赞不绝口——去陆家嘴软件园、篮球场、竹园绿地,方便了不是一点点。夜晚亮起金色的灯带,更是一道暖心又绚丽的风景。
杨高路下的桥,就是之前很恐怖、迟迟未建好的那段,现在铺上了塑胶地面,一边装上了健身器材,一边设置了休闲座位。这里应该是萨克斯风爱好者的聚集地,有一次路过,桥下有指挥、有不同乐器,桥下空间自带混响,简直是一场民间高手的小型演奏会。
锦绣路下的小桥,像是从主桥下面挖出来的。紧贴着河岸,一条小径,慢慢地深入桥肚,桥底下,设置了光影互动,科技元素十足,像走入了一个时空隧道。通过桥底,由坡道回到岸上,无缝接入世纪公园跑道,汇入跑步大军,“找到了组织”的感觉。
浦东南路,作为浦东新区内环内扩建的最宽主干道之一,为打通陆家嘴水环的断点,在川流不息的双向6-8车道上,增加了人行斑马线和自控式红绿灯。虽然要手动按下按钮,但对于想散步或者跑步到黄浦江边的人来说,这简直是“神来之手”。
水环上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驿站,贝壳一样小巧的造型,集合了公共卫生间、净水热水器、休息亭。这是一个融合了智能化和江南文化的卫生间。一进门就会亮灯,锁上门开始播放温馨提示和《茉莉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族小调,充满了江南的柔情。洗手的龙头像花洒一样出水很大方,分冷热两边,龙头上还会显示40-43°的热水温度。
你始终能感受到,这个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友好。
05
夏·活力
锦绣水环 多样运动
暑天该很好
你若尚在场
火一般的太阳在脸上
烧得肌肤如情
痕极又痒
滴着汗的一双
笑着唱
曾几何时,张家浜河也是一条黑臭河道,就像苏州河一样,两岸人家不得开窗,尤其是夏天,臭味熏天,死鱼冒泡。
经过多年治理,成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凭借天然的优势,河道不宽不宜通航,但治理得当,水清景幽,节点丰富,亲水性高,非常适合各类水上运动——航模、钓鱼、皮划艇、冬泳。
沿着水环的河岸边,不同滨河段,与周边的建筑功能、外形相匹配,打造不同的主题的口袋公园。比如科技馆附近的秘境花园,就有昆虫旅馆、乒乓球台、象棋桌椅、白色泡泡廊架等设施,让公园真正被走进、被使用起来。
当然,民间自发的各类运动,也是各显神通。
散步、轮滑、跑步、骑车、吹奏、唱歌、跳舞、健身、遛娃、遛毛孩子、摄影、下棋、打乒乓、放无人机……更加丰富多彩。
硬件设施+人的参与,让这段张家浜河道成为上海滨河公共空间打造的样板,做什么都不觉得突兀,互不干扰,各得其乐。
夏天到来,生灵蓬勃,沿河边的锦绣坊商业焕发出更多的活力。
除了锦绣坊这样的街区商业,沿河偶尔撞见的小商小贩,卖上农批的水果蔬菜、卖自己现烤的红薯玉米,每次买来尝一尝,都有超出预期的好味道。
06
春·生机
多彩水环 缤纷生活
春天该很好
你若尚在场
春风仿佛爱情在酝酿
初春中的你
撩动我幻想
就像嫩绿草使
春雨香
河边的第一批柳芽儿,总是能让人感受到春的惊喜。
用镜头放大这些花和植物,会发现它们都美的让人心动,还有那些努力生长的嫩芽儿,尽力绽放着生命也让蜜蜂们忙碌不已。
从嫩绿到翠绿,层层叠叠、明明暗暗都是春。
青翠欲滴、红叶似火、浅粉点点,浓妆淡抹总相宜。
能同途偶遇在这星球上
燃亮飘渺人生
我多么够运
无人如你逗留我思潮上
从没再疑问
这个世界好得很
城市更新,不再是一句口号。它就发生在我们普通市民的身边,很希望那些在城市第一轮高速发展中产生的一些堵点、断点,能更多地被城市管理者、社区规划师们看到,细节处入手,精细化管理,才是上海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
上海,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城市的公共空间、滨水空间、低效公建配套、桥下空间,尤其是那些处于公区与社区缝合地带的“灰色区域”,都在摸索着更好的理念和更利民的做法。“微更新”如同点点星光,用心修补,用创意填满,做好了就能汇成温暖市民心头的“一团火”。
没错,这个世界好的很。
上海,好得很。
写在最后
蜿蜒的河流如同流转的时光,在记忆里静静流淌着,而总有心怀热忱如我这般的人,用文字和影像来记录着这座城更好更美更新的模样,比起意义,这样更有意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