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昆山镇投资上亿元解决历史问题,全方位治污措施让土地重焕生机,昔日垃圾场如今变身休闲绿地

戚颖璞/解放日报
2024-05-13 11:24
浦江头条 >
字号

天气渐暖,松江小昆山镇大港村村民李福林饭后便要去离家不远的休闲绿地散步跳舞,这已经成为他和邻居们的生活习惯。而在数年前,该绿地还是村民们避之不及的垃圾填埋场,经过一系列全方位治污措施,这片土地发生蜕变,焕发新的生机。

休闲绿地原为镇级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早在14年前就完成封场覆土,因其处于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易有安全隐患,持续散发的臭气又困扰着周边居民,五年前,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和国家长江办的要求,在市、区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小昆山镇下决心彻底整改。

垃圾分布面积4.72万平方米,涉及土地面积70.8亩,约20万吨……面对海量垃圾处置任务,小昆山镇没有选择“一挖了之”,而是召集相关部门和高校专家,一道研究制定既好又快的处置方案,形成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突出重点、分类整治”的治污原则。

治污手段丰富多样,但在严格从速之余,科学也很关键,尤其是避免二次污染。小昆山镇党委书记陆雪锋是时任整改指挥部负责人,对此印象十分深刻:“为了不让一滴污水、一粒渣土、一块垃圾外溢,我们全力做到严防死守。”

综合考虑时间、效果、成本等因素之后,小昆山镇决定采取分区止水隔断的方式进行开挖,全量垃圾开挖一段,渗滤液处置一段,素土回填一段,边开挖边检测,最终送老港填埋场填埋。

针对不同的废弃物,小昆山镇制定研究了精细处置方案。如渗滤液处置,小昆山镇经过反复比选、充分论证,选择就地净化处理,达到纳管标准后排入污水管网;垃圾清运交通路线,选择利用密闭水运至老港填埋场,如此一来,既可以避开居民生活区,又能降低二次污染风险。

整治现场还安装了除臭装置,并加强工地扬尘管控,小昆山镇工作人员日日巡视监督,对现场的大气、噪声、基坑土壤和处理后的渗滤液进行采样检测,确保各项数据正常无超标,达到彻底整治的目的。

短短两个月时间,小昆山镇耗资1.3亿元,让这处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彻底焕新,累计开挖量19.51万吨,其中陈年生活垃圾17.22万吨、建筑垃圾1万吨、污泥1.29万吨,累计抽取处理渗滤液约2.68万吨,土方回填11.63万立方米。

“填埋场开挖最深达8米,相当于三层楼的高度。”陆雪锋说。这一数据看似“夸张”,其实是经过审慎测算的。因为过度开挖会引起周边设施结构隐患,如何在彻底治污与场地安全之间取得平衡,考验的是基层管理智慧。经过各方全力配合,截至竣工,整治工程无一例环境应急情况发生、无一例安全生产事故、无一例周边居民信访投诉。

这还不是故事的结尾,在垃圾填埋场完成复绿之后,小昆山镇又将其打造成一个色彩丰富、特色鲜明的开放休闲绿地。在总面积160亩的绿地里,穿插着休闲步道、景观花架、成品座椅和设计座椅,以此满足周边市民休闲健身的需求。

    责任编辑:王嘉琦
    图片编辑:张同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