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项研究生奖学金,取消

2024-05-13 12: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研究生考上了,奖学金没了。”

多所高校宣布,从2024年招生周期开始取消硕士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今年,这一政策将在不少高校落地,引发多方关注。

高校设立研究生奖学金是重视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其很大程度上还是作为减轻研究生压力和负担的重要手段,与学生的利益息息相关。

对于考研人来说,奖学金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然而,为何越来越多高校,化身“奖学金刺客”?

奖学金,没了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作为研究生奖助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在2014年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的背景下,针对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设置的一种学生资助方式,主要目的是保障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是在各高校制定出相应的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由各二级学院制定得出。因此,不同高校、不同学院之间学业奖学金的评定标准、奖学金覆盖比例也各不相同。

不少高校院系为吸引硕士研究生优秀生源,提高生源质量,在学业奖学金的基础上设置新生学业奖学金,面向取得学校学籍的全日制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发放,通常根据生源本科院校、本科学业成绩、考研成绩等进行评定。

奖学金虽与助学金不同,某种程度上更侧重于激励功能。但对于研一的学生们来说,他们通常缺乏更多收入来源,从而更加依赖新生奖学金的发放。然而,在一些高校,新生学业奖学金正在成为“过去式”。

实际上,新生学业奖学金,并非高校的“必选项”。财政部、教育部2013年发布的《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提到,中央高校应根据研究生收费标准、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社会服务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奖励标准和评定办法(可分档设定奖励标准),报财政部、教育部备案。此外,各省市均可自行制定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

改革,大势所趋

研究生奖学金改革,看似“临时起意”,背后有着更为深远的动因:相对于助学金,更侧重激励功能的部分奖学金“失灵”了。原因为何?

首先,研究生学位本身具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清华大学教授李峰亮曾在中国科学报上发表文章,认为尽管可能存在高校因财力因素而进行奖学金改革,但其所在团队的研究显示,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研究生通过接受教育为自身带来的终身收入的提升比例在持续攀升,这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报考研究生,从而导致通过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吸引更有竞争力考生的效果不断下降。如果大学遇到预算缩减,取消这部分资金便顺理成章。

此外,关于研究生奖学金的多项研究发现,奖学金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研究生的学习与学术促进作用有限。有学者研究发现,奖学金仅使44.95%的研究生“提高了学习和科研的上进心”,发挥了激励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完全可以将这部分经费用以奖励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涌现出的拔尖创新人才。

因此,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一些观点认为,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的取消,有着较为直观的好处:促进教育公平,提升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提到,新生奖学金的取消,必然会给研究生的求学带来一定的经济困难。高校应针对家庭贫困的研究生新生,做好更多助学相关的政策。

支持政策,百花齐放

体系发展,从未止步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研究生奖助体系经历了创新与改革,从最初的“人民助学金”,到如今“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等多样化的支持,已日趋丰富、成熟。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王梅教授《新中国成立70年来研究生奖助政策的变迁逻辑与优化选择——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一文,依据研究生奖助体系关键政策发布时间,梳理出了我国研究生奖助政策的历史变迁。

从新中国成立到1990年40年间,我国研究生奖助体系单一,对研究生缺少激励作用;1990年后,研究生奖助体系中的“保障”和“奖励”概念分离,首次设定“普通奖学金”与“优秀奖学金”,取代了“人民助学金”制度。2000年,助学贷款政策实施,针对家庭贫困的高校学子加强了保障力度;2007年,《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发布,进一步落实了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的三助政策,增加补贴渠道,提高补贴水准;2013年,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也在该年颁布,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亦随之落实,全日制研究生的待遇水平得到提高。

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后,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研究生奖助水准亦随之提升,助困与培养全面并行。国家奖学金的设立,更是极大提升了研究生专攻课业、投身科研的动力与热情。随着时代发展,奖学金的评审日益合规,研究生奖助体系主体已较为稳定。

特色奖金,助力科研

除研究生奖助体系主体外,不少高校设置的特色奖学金,在各个层面,进一步激发着研究生的潜力,为文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动力。

校长奖学金,是各个高校设置的最高等级奖学金,鼓励优秀学子追求卓越;湖南大学于2012年首次设立以“校长”命名的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全面提高奖助学力度,助推高等院校科研水平的提升。

名人奖学金,由不同领域的知名人士捐资设立,对高校及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国际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通过募集资金的方式成立了研究生奖学金,在清华大学公布并实施。

校友奖学金,由校友出资,感念母校栽培之恩,协同母校共育后继之才。今年四月,中山大学校友伉俪林斌、刘向东以个人名义向母校捐赠1亿元人民币,作为庆祝母校百年校庆的生日贺礼;其中,以林斌刘向东伉俪命名的林斌刘向东奖学金,将分期10年发放,每年激励30位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企业奖学金,通常由知名企业设立以资助研究生学业。其中,“小米奖助学金”以其金额高、范围广而备受关注,用以奖励、资助学校品学兼优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家境贫困的优秀学生圆满完成学业。2020、2021年,“小米奖助学金”相继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高校名单,共三十所院校入选;2023年,“小米奖助学金”继续落地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江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科赛奖励,全面支持

优秀的科研成果与竞赛名次,不仅可以成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证明,也可以为其带来经济支持。中国海洋大学明确提出,在全国性或国际性科技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研究生团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可申请最高10000元的科技竞赛奖学金;西南财经大学设立了学生优秀学术论文的奖励申报标准,在外文C级及以上或中文B级及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均可得到4000元及以上的奖励。作为激励机制,奖学金在鼓励研究生躬耕学术,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水平上,发挥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今天,我国研究生数量正不断提升,研究生奖学金改革,让高校资源的调配更加公平、高效,从而“聚天下之英才”;在保证学生能够拥有经济保障的同时,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潜能,培养更多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高校方能焕发崭新活力,共绘高等教育强国之蓝图。

本文由软科综合整理。

原标题:《官宣!这项研究生奖学金,取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