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家:乳腺癌高发群体或因精神抑郁压力大,未现低龄化

付丽丽/科技日报
2018-12-13 09:06
绿政公署 >
字号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3岁小女孩被确诊为乳腺癌,经诊治已痊愈出院。在人们印象中,乳腺癌往往发生在成年女性中,很难把3岁小女孩与它联系在一起。消息一出,人们在感到奇怪的同时,内心也充满了担忧,乳腺癌发病是不是出现了年轻化趋势,早期有没有什么症状,治愈率又如何呢?

“乳腺癌发生在低龄女孩儿身上,尤其是这么小的年龄,确实是极其罕见的。”12月10 日,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主任刘真真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接诊过最年轻的乳腺癌患者,18岁的女大学生,以乳头溢血为主要症状来就医,发现比较早,属于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在进行手术切除后同期做了乳房重建手术,目前她已经在读研究生,恢复还挺好。

因此,刘真真强调,希望社会不要过度强调“3岁幼童罹患乳腺癌”,因为这类乳腺癌是由基因异位引起的,和其他乳腺癌高危因素没有关系,不能说乳腺癌“蔓延”到幼儿和儿童年龄段。就中国女性而言,乳腺癌的高发年龄还是在45岁—55岁。

“恐病”群体定期筛查别纠结

“有些人以为乳腺癌早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症状或体征提示我们,其实没有。一方面是没有特殊症状;另一方面是等到大家自己发现那些体征,事实上已经都不是早期了。绝大多数早期乳腺癌是通过影像检查筛出来的。”因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主任医师卫燕建议大家一定要参加定期的体检。

的确,刘真真也认为,无论何种乳腺癌的分型,在早期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外在表现,之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无痛性肿块,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头溢血以及皮肤橘皮样改变等不同的症状。

卫燕认为,目前乳腺癌的科普宣教多数把重心放在传播专业知识上,而这些知识的运用需要有很强的专业背景的支撑,所以这种做法是有可商榷的余地的。针对有些短暂的不适症状,一些白领会天天琢磨,怀疑这种症状会不会是癌,尽管超生检查、医生诊断都说没问题,但还是不肯相信,变成一种“恐病症”,甚至还拿着从网络搜来的名词和医生“讨论”。“大家都知道,下雨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天上有云彩,但并不是天上有云彩就一定会下雨。是否会下雨,除了必须有云彩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必要的因素。因此,不要为个别名词去纠结。”卫燕说。

卫燕指出,事实上,医生判断有没有患乳腺癌,并非基于网上那些知识,而是各种影像检查以及组织病理的诊断。如果说要做到对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那就是每年的常规体检,只有体检才能发现有没有症状。

至于低龄儿童,刘真真表示,这类群体罹患乳腺癌的概率极低,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尤其是7—9岁的女童来说,比较容易出现的是性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乳腺腺体过早发育,主要症状是乳房疼痛、轻压产生疼痛为主,多为孩子自己诉说,单纯从外观上乳房变化并不太明显。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可到医院做彩超检查即可。“我们之前遇到过6、7岁的女童,因为性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乳腺腺体过早发育,而出现疼痛、轻压有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案例,但最终通过彩超检查,排除了罹患乳腺癌的可能。”刘真真说。

高发群体或因精神抑郁压力大

“导致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分内因和外因。”刘真真说,内因主要包括:初次月经早于12岁,绝经晚于55岁;结婚、足月生育年龄高于30岁以后;或者有家族史。

对于家族史,刘真真解释,我们发现乳腺癌常呈现家族聚集性,但家族聚集性≠家族性乳腺癌≠遗传性乳腺癌,有家族史高危人群,不一定会遗传。家族性乳腺癌是指一个家族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有血缘关系的成员患乳腺癌,这样占总体乳腺癌发病的20%—25%,但其中遗传性乳腺癌仅占55%—60%。

什么是遗传性乳腺癌?就是明确基因异常,这一异常是致癌因素且可遗传于子代,占乳腺癌总体的5%—10%。其中最著名的是BRCA-1/BRCA-2基因。但这个比例都比较低,所以说,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其他内因及外因。

而外因主要包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饮酒、肥胖;口服避孕药或绝经后补充雌激素或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精神抑郁、紧张、压力大等。

至于乳腺癌的类型,从临床上说,乳腺癌通常分为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两种,特殊类型的浸润型乳腺癌包括乳腺小管癌、黏液性癌,这类预后较好;对于报道中所说的分泌性乳腺癌,属于化生性癌,这种类型不常见,发病率很低,临床研究数据并不多,所以对于这类乳腺癌的治疗原则,等同于非特殊类型浸润型乳腺癌。

乳腺癌发现早可治愈生存率高

“以前大家都谈癌色变,其实与肺癌、胃癌等各种癌症相比,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更丰富,效果也更好。”卫燕说,一般的肿瘤愈后谈五年生存率是多少,而乳腺癌说的是十年生存率,而且十年生存率一般是85%以上。

“现在讲究精准治疗,即在疗效不降低的情况下,对病人身体的损害越来越小。”卫燕说,现在对肿瘤,首先要进行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等各种检查,以确定实施哪种方法治疗。以前病人往往恨不得今天住院,明天就手术,把肿瘤直接切除掉。现在,我们的绝大多数病人,都先要接受术前的药物治疗,然后选择合适的时机再做手术,这样可以保证前期把肿瘤控制住,随后再切除病灶,目的是保留女性的乳房,避免患者上肢水肿等。

卫燕表示,对乳腺癌的治疗,早期和晚期的治疗目的是不一样的,早期是有可能治愈的,而晚期国际公认很难治愈,但晚期通过治疗也能长期带瘤生存。

“虽然我是西医,但愿意借用一个中医的名词叫扶正祛邪。因为我不是中医,所以,我其实不知道怎样‘扶正’,但我的临床体会是可以争取‘护正’。就是说,对于已经处于不可治愈阶段的晚期病人,制定好治疗的策略,拿捏好治疗的分寸,尽可能把医疗干预方法给病人造成的损害(尽管是不可避免的)减少到最小。”卫燕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帮助身体内还能起作用的细胞一起对抗肿瘤细胞。癌细胞是身体里最顽强的部分,只要用药把它控制住就好了,如果用药过重,就会把好的细胞一起给杀死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就不好了。

对此,刘真真表示,目前通常认为,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是最为规范的、科学的治疗理念。所谓乳腺癌MDT,是通过乳腺外科、乳腺内科、放疗科、放射科、骨科、介入科、病理科等专家会诊,必要时也会邀请胸外科、呼吸内科、心内科等专家参与讨论,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病期和分子分型等具体病情,设计全面的综合性治疗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优决策。

(原题为:《乳腺癌高发 群体未现低龄化》)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