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百度公关一号位短视频风波回看:一场关于泼天流量的渴求与反噬
在一场声量巨大的流量洪峰过后,百度公关一号位的离职也被“秒批”了。
近日,百度原副总裁、公关负责人璩静在个人抖音号上打造“女霸总”人设, 但视频内容引发争议,猝不及防的舆论热度将璩静与百度裹挟其中。
外界对璩静相关言论的争论,进一步延伸到企业价值观、大厂文化、代际对工作的态度差别等。
5月9日晚间,澎湃新闻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百度副总裁璩静已从百度离职,在百度的内部系统中,璩静被打上“已离职”标签。
但争议尚未因此止息。
5月11日,百度公布了一支名为百度文化的MV,“划地盘,设门槛,各自为战协同难”;“向上哄好,向下唬住,加班彰显工作态度”;“上级沟通全靠下属传话,结果烂尾还说漂亮话”等大厂病被一一点出。这是一月前,百度为9日举行的先进颁奖活动而制作的视频。此时公布,别样意味。
百度集团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资深副总裁崔珊珊表示:“舆论的喧嚣总会过去,而我们的自我革新永不止步。”
做流量生意起家的百度,在数年前就曾深陷过一次舆论漩涡。如今,打上人工智能烙印的百度,面对抖音、视频号等短视频巨头的崛起,同样面临流量焦虑的考验。
5月7日,璩静已清空了抖音号上的全部视频。 截屏图
公关一号位亲自下场做短视频背后:流量大厂的流量渴求
璩静的第一条视频发布在5月1日,5月6日则发布了“霸总人设”的最后一个视频。这些视频话题涉及“公关人春节周末没有假期”“谁挣钱多谁买单”等,也许是看到了网络上的负面声音,璩静随后也发布过偏温情的视频,话题是“职业女性对于家庭最大的遗憾”,但没有如预期般拉升口碑。
有内部人士爆料,近几个月,璩静在百度公关部门强硬地推出“短视频项目”,要求公关部全员在视频号、抖音、小红书上开通短视频自媒体账号,并对个人IP账号定位和发稿数量进行考核。发稿少于3条且内容与百度无关、“明显蒙事的”不达标,“没有人可豁免”,将影响年度绩效。不认同该任务要求的员工,则“建议换个不重视短视频的地方呆”,要求中还明确提到“leader(管理者)和我以身作则”。
在这样的硬指标下,百度公关部员工或多或少开始更新自己的IP账号,璩静风波后,一些员工发布的短视频“被隐藏”。
为什么公关部门要自己下场做短视频?百度管理层又为什么会审批这样的项目?作为本就是超级流量入口的百度,做了这么多年流量生意,为何在短视频时代“迷失”自我甚至被流量反噬?
起初,媒体和公关圈看到璩静的视频,认为她是在学习小米创始人雷军,“网红化”的高管已经从汽车圈蔓延到互联网圈,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也开启了“数字人”带货。
让李彦宏下场似乎不易,他曾在媒体采访中多次表达自己不善与人打交道,“你能想象如果老板亲自下场,弹幕可能全飘‘魏则西’的场景吗?”一位百度员工向澎湃新闻记者说。而璩静表示:“这(拍视频)是工作之一,我的工作就是公关,短视频是基本盘。”
截屏图
职业咨询事务所创始人张灿曾在互联网大厂有着十年管理经验,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百度之前的流量生意,更多是做泛流量、大流量的生意,搜索引擎的工具属性没有变,但媒体环境和用户行为发生变化,大家喜欢更精准的链接。现在外面有很多种工具与流量入口,这些流量从规模上可以称为圈层流量、兴趣流量、垂类流量、精准流量,这些流量其实对传统的泛流量冲击是最明显、直接的。”
璩静希望打造私域流量,后续方便公司发声。网络上的爆料称,若把公关部打造成网红IP,以后百度公关部就不再投钱给外部kol,为公司省下公关预算,尤其在预算逐年缩减的情况下,公司需要更多便宜的资源和渠道。
璩静有着光鲜的职场履历,毕业于外交学院,曾任新华社记者,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副总裁、中国媒体事务部部长。2021年8月,入职百度,负责集团公众沟通部工作。
截屏图
有互联网大厂员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璩静这种背景转公关,存在适应问题,“她在前公司的策略不适用于百度,因为百度‘美誉度’不高。”
可见的是,在这场风暴中,璩静是首先被流量反噬的人。
另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短视频风波中,各类社交平台同时出现了许多爆料璩静过往的信息。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也是此事罕见地没有在一两天内平息的原因之一。
有人说,璩静花大价钱找MCN机构培训,上了IP网红博主的“抖音操盘手课”,也有人说璩静惹怒的是老板娘,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妻子马东敏,专程坐飞机从国外回来开除了她。
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否认了马东敏亲自开除她的传闻,“不过,璩静确实上过参哥的课,百度公关部员工也看过参哥的课,是大家聚在一起看的视频录播,员工没花钱。”参哥则向媒体回应,璩静不是会员,没上VIP课,她在参哥处的花费是5980元。
被璩静学习的参哥也发布视频称:“百度那个老铁,她这个事肯定有人搞她,没进我们社群,但是我们聊得很愉快,百分百确定被人黑了。”
流量的风暴一旦形成,其结果已难以测量。
5月9日凌晨,璩静就短视频事件引发的舆论风波道歉。璩静表示,在发布短视频之前,她没有事先征求公司意见,不符合相关流程,也不代表公司立场,特此澄清和道歉。视频中很多不妥不适之处,使外部对公司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产生误解,造成了严重伤害,也诚恳道歉。
5月9日晚,百度的内部系统显示璩静已离职。
被抨击的“大厂病”,谁迷失了?
回看这场风波,有人是微观视角,庆幸自己是在“低位”锻炼,“当一个人被架到很高的位置上,所有的细节都会放大。”
有人的视角是大局观,认为中国大公司的公共关系,绝非某一家企业自身的问题,是整个行业,整个市场的问题,这个挑战,需要大公司们有更清晰的认知,并持续地、耐心地做出回答。
有长期跟踪百度的媒体人指出,璩静也许是在热心做内容,但高估了公众对于情绪的共情,对内容角度的判断选择,再加上过去百度的品牌舆情负担,结果始料未及。
公关危机,百度是有经验的。2016年,百度曾因“魏则西事件”,经历前所未有的危机,百度公关部推出“这届百度公关”,通过公众号直面质疑,回应媒体。百度的公关一号位王路、袁佛玉也均在努力改善百度的企业形象,把百度的边界成功从搜索、竞价排名拓展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
直至2023年4月,袁佛玉轮岗至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负责生态建设,璩静接棒公关业务。当时,大模型受到热烈关注,文心一言的传播工作也给了璩静更多施展空间。这是李彦宏最为关注的业务,因为AI正成为百度的增长新动力。去年,百度全年营收和利润均超市场预期。按照百度的发展策略,该公司今年坚定投入的依然是生成式AI和基础模型的投入。
5月10日中午,百度公众号发布推文显示,在5月9日百度的一场内部活动中,崔珊珊表示,舆论的喧嚣总会过去,“我觉得,公司已经快25年了,出现问题不奇怪,无法清醒和理智地看待才是不对的。大厂病问题,百度也都存在,有些还挺严重,不怪员工吐槽,公司管理层也急,并且都在着重关注、着手解决。”
崔珊珊也正面提及,“估计近期大家多多少少都关注到了一些舆论和争议,可能有的同学多少还会产生困扰甚至片刻的摇摆,但请大家要相信,在百度,没有什么比简单可依赖的价值观更值得坚守和捍卫。”
崔姗姗的表态,让外界看到百度更高层的态度。
通过此事,外界也开始思考,从品牌角度看,百度此次暴露的问题是行业性问题的一次总爆发,比如,公众形象固化,品牌形象停留在多年以前,长期来自舆论场的持续负面评价,对外失语等。
对此,张灿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百度的形象其实有所变化,总结来看,第一阶段百度是海归文化,李彦宏是海归精英的代表,2000年,他带着创业的雄心从美国回到中国,生意对标的是谷歌,在当时的商业竞争中,李彦宏的角色形象是积极且正向;第二阶段是2015年前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许多商业模式、后起之秀涌现,这些新公司背后都与互联网大厂有关系,但大家更多看到的是阿里、腾讯在做相应的布局,那个时候,人们讨论,百度是不是在BAT中掉队了。”
张灿认为,2017年,百度开始向人工智能转型,涉足自动驾驶、大模型等领域,但在普通大众眼里,除了搜索,百度没有更鲜明辨识度的产品,“那大家对你的印象会变得模糊,你没在该有的正面声音中出现,这本身就是一种危机,你又在不该有的负面声音出现了,那一定会变成更大的危机。这就是现在的媒体环境与商业环境。”
李彦宏9日表示,人们总是高估技术的短期价值,低估技术的长期价值。2023年,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已经出现。2024年,熬过去,就能够化茧成蝶。
新旧职场关系碰撞
"如果你从事公关工作,就不要指望周末会休息"“保持手机 24 小时开机”“我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我又不是她的婆婆”。这场风波触动的另一根神经是年轻员工的职场态度。
张灿向澎湃新闻记者举例说:“当时支持董宇辉的人,正在反对璩静,璩静在网络上的处境类似于东方甄选前CEO东方小孙。过去的职场是追求成功学,现在的职场虽然也有成功学的部分,但更多地是普通学、生存学。简单的雇佣思路不符合年轻人的职场理念,虽然说也是建立在雇佣、合同基础之上的,但大家更多追求的是一种新型的职场关系,这涉及一些关键词,如平等、互助、信任、开放等。”
从职场延伸的更多问题都正在被探讨,比如,社交媒体账号具有很强的个人属性,是否应该全部门做自媒体账号?
一位百度前员工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这确实值得思考,个人社交平台到底应不应该成为工作的一部分?即便不是领导很明确的指令,但如果领导都做了,你不做,心里肯定也会犯嘀咕。”
一位曾在璩静手下工作的人也向澎湃新闻谈起他对视频内容的感受,“网友抨击她说公关人没有周末,春节也不放假。外界可能并不了解,公关确实不是一个标准化的工作,当春节有相关的选题要保证时效性,从传播的角度来说确实如此。但从普通打工人的体感来说,和主流价值观就不相符。”
张灿表示,新型职场关系正在构建中,璩静与董宇辉,都可看作是新旧模式的一种冲突。
一位璩静的前同事则在《璩静错了,希望她能从错误中成长,也希望谣言和网暴到此为止》一文中说:“我不知道,璩静职业生涯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和选择机制,会让一个人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该人士指出,请不了解内情的人不要就此散布涉及侮辱别人人格尊严的谣言,也不要发起网暴,“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