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食专家西门庆
《金瓶梅》作为一部奇书,以情色著称,很多人甚至谈其色变,不好意思公开讨论它。
但要我说,这位“兰陵笑笑生”绝对是名吃货!
有人统计过,他笔下的《金瓶梅》宇宙中,菜肴约有200多种。
西门庆梳笼李桂姐
清代 《金瓶梅》彩绘绢本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其中禽类41种、畜类67种、水产类25种、素菜及蛋品大概有26种;
主食中饼类37种、点心类12种、面条类30种、饭粥类12种,另有汤类7种;
干鲜果品约21种;
茶19种,饮茶场面描写了234次;
酒24种,摆酒成席的场面则写了约 300次,有好些回目里,甚至多次出现大大小小的酒宴。』
应伯爵替花邀酒
清代 《金瓶梅》彩绘绢本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相比之下,小说里性事描写才105处,算是相当干净。这西门大官人吃得可真是好哇!
如意儿茎露独尝
《清宫珍宝百美图》台北天一出版社出版
明晚期 黄花梨躺椅
观复博物馆藏
可要说西门庆吃的好,是与贾宝玉完全不同的好,甭管看没看过《红楼梦》的,或多或少兴许听过那道鼎鼎大名的“茄鲞”。
“茄鲞”的做法,凤姐说了:“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这做法让人很难不联想到《金瓶梅》里,病入膏肓的李瓶儿配粥吃的“十香瓜茄”。
李瓶儿病缠死孽
《清宫珍宝百美图》台北天一出版社出版
也有写作“食香瓜茄”的,这款酱菜的历史悠久,宋代《吴氏中馈录》中这样写道:
“不拘多少,切作棋子,每斤用盐八钱,食香同瓜拌匀,于缸内腌一、二日取出,控干。日晒,晚复入卤水内;次日,又取出晒,凡经三次,勿令太干,装入坛内用。”
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载:
“食香茄儿,新嫩者切三角块沸汤焯过。稀布包榨干。盐淹一宿晒干。用姜丝橘丝紫苏拌匀。煎滚糖醋泼。晒干收贮。”
成书于晚明的《金瓶梅》,很显然透露出当时人们家常必备的一款酱菜,而清代的曹公应该是将它升级了一下。
粗略地总结二者的不同,曹雪芹打造的是高端雅致商宴局,笑笑生主打量大实惠私房菜。
明万历 青花镂空“永享太平春”文字碗
观复博物馆藏
说完开胃小菜,再来说主菜——宋惠莲做的猪头。
正月里,那场潘金莲利用宋惠莲赢了李瓶儿赌局,最关键的筹码就是这宋惠莲做的猪头。
其做法及诱人之处,是这样呈现给我们的:“起到大厨灶里,舀了一锅水,把那猪首蹄子剃刷干净,只用的一根长柴禾安在灶内,用一大碗油酱,并茴香大料,拌的停当,上下锡古子扣定。那消一个时辰,把个猪头烧的皮脱肉化,香喷喷五味俱全。”
区区百字,就将一部千万级做菜博主短视频搬到眼前。
区区俩钟头,就能将猪头烧得烂糊,一来在于灶头火旺,二来确实是惠莲的本事。
“锡古子”扣定,是为了让锅内的高温蒸汽不散发。
锡古子在《金瓶梅大辞典》释义为:“有合缝盖子的锡锅,上下相合圆形如鼓,应作‘锡鼓子’。”
明隆庆 青花云龙纹豆
观复博物馆藏
李舒老师在《潘金莲的饺子》里讲过,四川方言里也有“古子”(亦写作“盬子”),一般多指盛食物用的器皿,其状为鼓形,过去多为土陶、搪瓷制品。
咱大胆推测,这锡古子大概率就是明朝的高压锅吧!
再好吃不过的主食,那必须是金莲的饺子。
饺子头一回登场,就是潘金莲做的,那会儿正是西门庆忙活着娶孟玉楼以及女儿西门大姐的婚事,至少仨月都没找过潘金莲了,这可苦了我们莲妹妹咯,那是“挨一日似三秋,盼一夜如半夏”。
“时正值三伏天道,妇人害热,分付迎儿热下水,伺候要洗澡。又做了一笼裹馅肉角儿,等西门庆来吃。身上只着薄纱短衫,坐在小凳上,盼不见西门庆到来,骂了几句负心贼。无情无绪,用纤手向脚上脱下两只红绣鞋儿来,试打一个相思卦。”
盼情郎佳人占鬼卦
《清宫珍宝百美图》台北天一出版社出版
金莲妹妹真聪明,知道天热不宜做水饺,更何况那个“负心汉”还不一定真能来呢,所以选做了蒸饺,还是他爱吃的肉馅儿的,这里的角儿就是饺子,还有后面李瓶儿做的葱花羊肉的扁食,也都是饺子。
至于这回金莲包的肉馅儿是啥肉呢?
我们看西门庆临终时,吴月娘问他“想什么吃”,然后叫孙雪娥做了水角儿,西门庆“最后的晚餐”就是这“三四个水角儿”,我觉得大差不差还是那羊肉加山东大葱馅儿的。
西门庆贪欲丧命
《清宫珍宝百美图》台北天一出版社出版
最后来一份酥上心头的甜点——李瓶儿的“酥油泡螺”。
“酥油泡螺”究竟是个啥?
咱对标同朝代,明末张岱的书中就有关于“泡螺”的记载,其《陶庵梦忆·方物》:“苏州过小拙和以蔗浆霜,熬之、滤之、钻之、掇之、印之,为带骨鲍螺,天下称至味。其制法秘甚,锁密房,以纸封固,虽父子不轻传之。”
带骨鲍螺也是泡螺的一种叫法,至此,说明“泡螺”至少在明代已经流行。
民国时期徐珂创作了《清稗类钞》,他给出了两个答案:一是乾隆年间有人以牛奶点以青盐卤,凝结而成;一是用甘蔗糖稀制成螺形,因为最先做成此物者是鲍氏,故名。
在“西门庆书房赏雪,李瓶儿梦诉幽情”这一回中,西门庆留温秀才在书房赏雪,西门庆对秀才说:“你也尝尝!吃了牙老重生,抽胎换骨,眼见稀奇物,胜活十年人。”
西门庆书房赏雪
《清宫珍宝百美图》台北天一出版社出版
温秀才吃在口里,入口而化,此时,温秀才说道:“此物出于西域,非人间可有;沃肺融心,实上方之佳味。”第六十七回,就在应伯爵等人品尝这些点心时,伯爵道:“可也亏他,上头的纹溜就像螺蛳儿一般,粉红,纯白两样儿。”
西门庆回应:“我见此物,不免又使伤我心,唯有死了的六娘,他会拣。他没了,如今家中谁会弄他!”。
守孤灵半夜口脂香
清代 《金瓶梅》彩绘绢本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明晚期 黄花梨“天圆地方”纹六柱架子床
观复博物馆藏
以上描述看似在说吃食,实则都在思人。
每一样吃食背后都有着其阶级、身份属性,甚至代表了某个人的味道,哪怕佳人已逝,其味蕾也依旧只认得她,这独一份的记忆,延伸出去,何尝不是你我历经过或正在经历的人呢?
所谓食色性也的本意,正在于此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