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茅善玉:守“沪”一生心无悔
原创 沪剧 可凡倾听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璇子》,到如今有口皆碑的《敦煌女儿》,她从艺半世纪,不断出佳作;从十二岁懵懂学艺的小姑娘,到临危受命的上海沪剧院院长,她被沪剧所滋养,也为之奉献全部心血。她就是茅善玉,当今沪剧界的领军人物。
本期导演:吕庆云
01
2022年11月,展现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生平事迹的沪剧电影《敦煌女儿》,斩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就在同一年,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也凭借《敦煌女儿》一剧,荣获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这部作品的成功,为她绚烂多彩的艺术生涯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敦煌女儿》海报
“我最初在《解放日报》看到写樊锦诗院长的文章,就觉得这么好的人物需要一部戏来表达。樊锦诗院长最初拒绝过,后来我带着沪剧院的团队奔赴敦煌,听樊院长讲述那里的故事,也观察她的状态,跟她说我想通过这部戏反应几代敦煌人的付出和守护,她才同意。在舞台上饰演樊锦诗院长,从25岁一直演到80岁,挑战很大,可以说我用了十年时间扑在这部戏上。”
茅善玉与樊锦诗
虽然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天差地别,但茅善玉和樊锦诗有一点是共通的。樊锦诗一辈子扎根敦煌,为文物保护事业奉献毕生心血;而茅善玉则坚守沪剧舞台半个世纪,为沪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尽心尽力。她们都是择一事,终一生的典范。
02
1962年,茅善玉出生于上海,十二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与沪剧结下了一生的缘分。“那时候老师来招生,我考完才知道这是沪剧的老师来招生。后来开始有点意识,原来要踏入文艺圈子了,我想抓住这次机会。但在我们班我不算出挑,在学戏的过程中还差点被淘汰,我急得不得了,找老师一点点练找方法。”
提起沪剧,就不能不提一代大家丁是娥。作为丁是娥的得意弟子,茅善玉是丁老师教育理念和师德风范的最大受益者,她的艺术成就离不开恩师的悉心栽培。而对于恩师的教诲和关爱,茅善玉至今也是点点滴滴,铭刻心头。
丁是娥(中)与茅善玉、徐俊
“学《鸡毛飞上天》时我没有底气,每次都喜欢躲在后面。但丁老师说小茅同学唱的每一个字眼,我都听得清清楚楚,这个最重要。因为她这一句表扬,一下子让我信心爆棚。丁老师是沪剧的一面旗帜,她有一些老的传承的东西希望年轻人了解,但同时也认为沪剧要与城市匹配,要跟时代一致,这也深深地影响着我。”
沪剧电视剧《璇子》
1981年,19岁的茅善玉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角色:周璇。初出茅庐名不见经传的她,被选定为沪剧《一个明星的遭遇》女主角,上演之后一炮而红,声名鹊起。此后,这部戏又被拍成了沪剧电视剧《璇子》,经由电视媒介的广泛传播,很快红遍了大江南北,不仅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沪剧,茅善玉也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沪剧明星。而剧中那首主题曲《金丝鸟》经由她悠扬婉转的演绎,更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03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娱乐方式多元化,戏曲艺术逐渐式微,像沪剧这样的地方剧种更是风光不再,门庭冷落。2002年,茅善玉临危受命,就任上海沪剧院院长,在不惑之年开启了由演员向管理者、决策者的转型。
“我是莽莽撞撞、跌跌撞撞走进了院长的位置,就这样一做做了二十年。如果没有这二十年,我可能人生很单调,也许就是一个不错的演员。但是因为有了这二十年,我的人生经历极其丰富,看到了很多东西。对于沪剧,我没有遗憾,从资金一点点积累,人才一点点培养,我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就像那些前辈丁是娥老师、石筱英老师、邵滨孙老师一样,茅善玉为沪剧无怨无悔,曾经老师把她培养出来,如今她也要为老师争口气。在卸任院长职务后,她也始终不忘沪剧精神,通过新媒体呼吁朗读文学作品,弘扬海派文化,“沪剧剧种建立在沪语、上海话的基础上,我想借助新媒体来呼吁大家保护上海文化,保护上海语言。”
原标题:《茅善玉:守“沪”一生心无悔丨预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