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8年度澎湃人物 | 廖凡:表演像踢球,打的是配合
【编者按】“标记你的时代”【2018年度澎湃人物】
回顾2018,改革开放四十年。在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领域的一大批领导者成长于这个时代,他们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见证者。今天,我们选择廖凡作为澎湃年度人物,是他引领了这个时代,标记了这个时代。
2018年,姜文导演的《邪不压正》,贾樟柯导演的《江湖儿女》先后上映,廖凡都在其中担纲主要角色,并都因他精准的表演,使角色成为了影片亮点。尤其《邪不压正》,因他出色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宣传团队还把对他角色的调侃作为宣发重点之一。
但廖凡个人,对于“宣传”这事儿,并不太感兴趣。首先采访廖凡就不是个轻松事儿,做演员专访做多了,你能注意到,很多演员都在无数媒体采访和无数重复问题中磨炼出了一种能力,从一个简单的常规问题发散出自己的人生感悟、表演经历、心灵鸡汤。哪怕是最不善于面对宣传的演员,聊起表演,也往往会习惯性长篇大论起来。演员们天然的表演欲让采访变得省事儿。但廖凡不,面对采访,他话不多,也懒得费力去想套话,工作人员提前跟记者沟通了几个适合当下社交媒体传播的问题,为了拉近跟粉丝观众的距离,他一概觉得没劲,搭好的梯子,他也不乐意上。“随意,我都可以,你们觉得是就是吧”,这三连击随时左冲右突,将整个原本的采访构想打了个稀乱。但聊到他觉得有些意思的,他也不吝于直抒胸臆,一点儿不跟谁客气。这种独特性倒也令人印象深刻,人人都既想成为被所有人喜爱的,也想成为所有人中最独特的,因此人们乐于追逐时尚、选择站队、讨好别人,再给自己脑门上急不可待地贴上标签和观点。但廖凡不,反而显得独特了,轻易而真实的独特。
大学期间的廖凡,业务不错,老师欣赏,然而别的同学已经开始在外面拍戏,甚至有些声响了,他还是在学校里埋头搞戏剧创作。老师们觉得他是个“不善交际、对人情世故了解得不那么透彻的孩子”。大学的朋友们也常挤兑他,说他“不会变通,不会按照既定的生活逻辑行事”。现在,有人问他很多演员除了演戏还会开展副业,他怎么不试试?廖凡只矜持又谦虚地回四个字:“才华有限。”
《像雾像雨又像风》吴伯平毕业以后,廖凡拍了不少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别了温哥华》《像雾像雨又像风》等等,放到现在去看,都是那个时代的经典影视剧。但廖凡在这些电视剧的角色总是命途多舛,“中道崩殂”。网上甚至出过一篇总结帖《苦命的廖凡》,细数他命运凄惨的角色们。“苦”这个字,适合廖凡那些不得善终的角色,也适合廖凡本人身上那种拧巴劲儿。
2014年,廖凡凭借《白日焰火》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这一殊荣。在《白日焰火》中,廖凡有一小段跳舞的戏,他沉浸其中的舞姿,笨拙又透着凶狠。说起这个奖对他的意义,廖凡表示,奖项很重要,“但是拿到之后,就要学会不在乎,不能让这个奖项压到了自己,把自己看得太重。”他又对着记者补充一句:“这个奖对我的影响就是以后的采访都会问我这个问题。”
凭借《白日焰火》拿到柏林影帝《江湖儿女》斌哥在《江湖儿女》中,廖凡扮演一个命途坎坷的黑道大哥形象,曾经风光显赫,最后惨淡收场,但依然傲骨铮铮。这样一个天然戏剧冲突性强的角色,在这部电影中,却显得很平实,很生活,廖凡的表演,也极尽克制。在廖凡看来,贾樟柯的导演风格是“细水长流型”的,“《江湖儿女》很淡,但回味很长。”
而在《邪不压正》里,廖凡演一个到死都不承认自己坏,但又坏得彻彻底底的坏人。这个人物的戏剧性则被酣畅淋漓地挥洒在了银幕上。姜文导演拍戏的方式也极具个人风格。剧本发给演员,红底黑字,不能复印,三天后收回去。现场拍摄时,往往每场戏开拍之前,台词才给到演员,许多表演都靠现场即兴。廖凡觉得“特别过瘾”:“当你看了三遍词就把词收走,我们在那儿侃侃而谈,太过瘾了。这是特别有意思的一种创作方式。”
能为了《邪不压正》,在综艺节目中比心和“pick me pick me up”,可见廖凡对这部电影不是一般的喜欢。其实在和姜文合作了《让子弹飞》后,廖凡就惦记上了姜文的新片。姜文一对外宣布要拍《邪不压正》,廖凡就看了原著,在里面寻找有没有适合自己的角色。“不管他需不需要我,先给自己找一个角色,看能不能对得上。”几年后,姜文主动来找他了。
《邪不压正》朱潜龙对于《邪不压正》最终的呈现效果,廖凡觉得都是惊喜:“呈现出来什么样你也不知道……比如我去配音的时候,也在那儿看自己拍的戏,有很多东西是自己完全没想到的。你也不知道自己表情怎么这样,也不知道怎么从这儿转到那儿了,当时都是调动所有注意力,把这点很香的词儿说好。但在那种状态下,你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了。也许他需要的就是你没有设想过的,在那一瞬间发生的,被他记录下来了。”
这种创作方式,契合了现阶段廖凡对表演的想法。廖凡说起,以前在表演的时候,也会习惯做很多预设,“这是一种寻求安全感的表现,”廖凡说道,“当你呈现的和预计的相一致的时候,就会觉得这是安全的,毕竟它在我自己的掌控之内。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并不安全。”现在的廖凡认为,当呈现出来的和想象的完全不同的时候,是超出了自我认定的范围。“这个时候,就已经不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了,而往往这个时候,你会呈现出另外一个自己。”
不再在乎别人的评价,这似乎就和廖凡采访中流露出的“抵抗”关联了起来。“就像小时候我们想让老师表扬,发个小红花,就为了这小红花,我们干了好多自己不想干的事情,后来就觉得自己很傻,我为什么要为了表扬去干这些事?当然我不是说干的事情好或不好,只是说,违背了自己‘不想干’的初衷。”
“本来人生就这么短,还要去折磨自己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