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周艺术人物|麦卡特尼再现“披头士”,毛国伦感悟丹青

黄松 高丹
2024-05-06 08:23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近日,披头士成员麦卡特尼“回到”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展览“风暴之眼”聚焦其1963-1964年的摄影,让公众一睹作为摇滚音乐人舞台内外的生活。

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屋顶,科索沃艺术家佩特里特·哈利拉吉以装置作品《阿贝塔》带来他关于巴尔干的回忆;在上海,“毛国伦八十述怀作品展”在上海中国画院举行,80岁的画家以作品“感悟丹青”。学者、艺术家张耀伟亮相纽约艺博会与纽约名家论坛,并发表中国书法的演讲。

纽约|艺术家佩特里特·哈利拉吉

将巴尔干回忆带到了大都会博物馆的屋顶

科索沃艺术家佩特里特·哈利拉吉(Petrit Halilaj,1986年出生)受委托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屋顶花园创作一件特定地点的装置作品。作为艺术家在美国的第一个大型项目,哈利拉吉用一个庞大的雕塑装置《阿贝塔》(Abetare,2024 年)改造了大都会博物馆的屋顶。

科索沃艺术家佩特里特·哈利拉吉

《阿贝塔》是一组由深色钢和青铜弯曲焊接而成的形状,一只蜘蛛、一朵花、一座房子构成其中三件最大的雕塑,星星和云朵、鬼魂、鸟儿、简笔画、心形等等点缀其间。这些雕塑源于巴尔干地区学校课桌上发现的涂鸦。通过这个多层次的画面,艺术家强调了集体记忆、游戏和想象力的重要性。“我相信事物在空间和时间上是相互关联的,”哈利拉吉说,“即使它们乍一看似乎是支离破碎的。”

佩特里特·哈利拉吉位于大都会博物馆屋顶的作品《阿贝塔》 (2024)

作品名《阿贝塔》是以阿尔巴尼亚语编写的儿童教科书,在阿尔巴尼亚教育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哈利拉吉的作品与其祖国科索沃的近代历史以及该地区文化和政治紧张局势的后果密切相关,作为一名科索沃人,他的生活被1990年代的南斯拉夫战争打乱,他流离失所到阿尔巴尼亚的一个难民营。在那里,一群意大利心理学家鼓励他画画,由此艺术成为他创造性的出口,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他曾在米兰布雷拉学院学习艺术,并于2008年搬到了柏林,至今生活工作在柏林。他的项目涵盖多种媒体,包括雕塑、绘画、诗歌和表演。《阿贝塔》将于大都会博物馆的屋顶展出至10月27日。

纽约|前披头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

罕见摄影作品在纽约展出

20世纪60年代初,正值“披头士狂热”鼎盛时期,随着披头士乐队首次美国巡演,纽约市掀起了一场风暴。数以万计的歌迷纷纷涌上街头,希望一睹乐队的风采,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不仅仅摆姿势被拍照,他还使用宾得35毫米胶片相机自己拍摄照片。

保罗·麦卡特尼,《自拍,伦敦》,1963年

60年后,麦卡特尼“回到”纽约。5月3日起,布鲁克林博物馆“保罗·麦卡特尼照片1963-1964:风暴之眼”聚焦他的摄影作品,这让公众可以近距离地一睹作为摇滚音乐人舞台内外的生活。

保罗·麦卡特尼,《约翰和乔治,巴黎》,1964年夏

保罗·麦卡特尼出生于1942年6月18日,作为前披头士的成员,他与约翰·列侬、乔治·哈里森和林格·斯塔一起取得世界性的知名度,特别是他与列侬形成了影响力深远的创作组合,两人携手写出好些摇滚乐界最受欢迎的歌曲,其中《Hey Jude》、《Let It Be》等都经常被视为流行乐界的金曲。此次展出的摄影源自在档案中重新发现的250多张照片,这些照片与视频剪辑和档案材料一起展示,不仅展示了麦卡特尼艺术上的多才多艺,还作为个人和历史记录。透过麦卡特尼的“风暴之眼”,描述了他对这一非凡时期的独特视角,重温了一代音乐传奇的崛起。

保罗·麦卡特尼,《中央公园,纽约》,1964年2月

除了摄影之外,麦卡特尼还负责打造这场展览的视觉和听觉元素。博物馆的墙壁上挂满了他对那个时代的回忆。他还在展览的颜色选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展览此前在伦敦国家肖像馆举办,将持续展出至8月18日。

上海|画家毛国伦

八十述怀作品展“感悟丹青”

“感悟丹青——毛国伦八十述怀作品展”正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展出,展览分为“画院情缘一甲子”“艺田耕耘无辍时”“落墨思古圣先贤”“挥毫写今世春秋”“丹青谱梨园曲韵”五个部分,涵盖人物、山水、书法等门类, 汇聚了毛国伦进入画院以来的学习与创作作品88件(组)。

毛国伦在展览现场

毛国伦,1944年生于上海,浙江奉化人。1960年秋,毛国伦从上海市大同中学选入上海中国画院深造,拜樊少云、程十发为师,成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学员。他现为画院画师、画院艺委会副主任,经历了60余载的艺海耕耘,见证了画院的辉煌与发展。展览的第一部分,毛国伦亲自遴选80张老照片,以文献资料的展陈方式叙述与画院的甲子情缘。

毛国伦,《游春图》 82×153cm 1984年

积六十余年画院艺术生涯的体会,毛国伦认为,画中国画首先要对传统抱有敬畏之心,“我们只有抱有敬畏、虔诚之心,才能与先辈对话,深切的感受、领悟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传统的原始绘画、民间绘画、院体画、文人画等等都蕴含着巨大的宝藏。”展览一方面梳理毛国伦艺术历程的演变与发展;另一方面也尝试探讨通过画师艺术个案研究与画院美术人才培养之间的紧密关系。此次展览由尚辉任学术主持、陈翔策展,将持续至5月26日。

纽约|学者、艺术家张耀伟

亮相纽约艺博会与名家论坛

 美国纽约国际艺博会览会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原创作品综合展览会之一,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艺术家带着新作参加这一艺术盛会。

今年的纽约国际艺博会期间,上海学者、艺术家张耀伟带领艺术家团队参加了这一展,并参加了纽约名家论坛,去年他与画家冷军先生先后演讲的艺术与哲学给与会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年他在纽约名家论坛演讲的题目是《书法与气功》, 从汉字“气”的演变,讲述了中国气功的演变以及与中国书法的联系,他介绍,不少中国著名书法家大都是80岁、90岁高寿,甚至100岁以上,如上海书法家顾振乐106岁。张耀伟还当场演示了书法气功操,引起与会者兴趣。    

张耀伟在纽约艺博会

 张耀伟笔名耀智,身兼上海文化艺术品鉴促进会执行会长 ( 法人代表 )、上海中国书法院执行院长等职务,出生于中医世家,曾追随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学研中国文化,创作、策划、编辑多部南怀瑾先生著作,也曾随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学习传统中医文化,协助编写《人学散墨》等。参与组织举办诸多书画活动,包括“纪念孙中山先生150周年中外名家书法展”“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沪台名家书法展”“立雪南门—张耀伟个人作品展名人名家墨迹展”等。他青年时期开始关注与 老师前辈的交往,做有心人,收藏了许多名师的资料,包括手迹、器物、书稿等。尤其是追随南怀瑾先生,学习传统文化,并在南先生支持下创办道南大学堂。对于与汪道涵、顾廷龙、苏渊雷、裘沛然、洛夫、饶宗颐等名家的交往,张耀伟几乎都写有一篇文章进行记叙。他此前曾说:“这几十年来,在我的心目中,就产生了一个‘大师情结’。我搜集他们的事迹,阅读他们的著作,追踪有关他们的报道。”

德国|艺术家王拓

获2024年K21全球艺术奖

由德国杜塞尔多夫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艺术收藏馆(Kunstsammlung Nordrhein-Westfalen)和K20/K21之友(The Friends of K20 K21)颁发的“K21全球艺术奖”(K21 Global Art Award)宣布2024年获奖艺术家为王拓。王拓作品《第二次审问》(2023)将由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艺术收藏馆购藏,并于2024年5月24日起在K21进行展映。

王拓

王拓(1984年生于中国长春)的创作横跨影像、行为与绘画等媒介,在其中史实、文化档案、小说及神话相互交织,形成虚构叙事。一如虚构写作,他在历史文本及档案记录中上演一幕幕介入性表演,模糊时间与空间、真实与想象的边界。王拓的作品是对中国与东亚现代史的有力检验,其中充斥着可见或不可见的线索,揭示着社会背后的历史及文化力量。(黄松)

王拓,《第二次审问》,影像装置(彩色,有声,4K)

据悉,K21全球艺术奖旨在表扬45岁以下在国际范围内获得认可,亦具有愿景和勇气的新锐艺术家和中生代艺术家。该奖项的提名评审委员会由五位博物馆馆长和策展人组成,包括郑道炼(香港M+)、Koyo Kouoh(开普敦蔡茨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Omar Kholeif(沙迦艺术基金会)、Oluremi C. Onabanjo(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Jochen Volz(圣保罗美术馆)。王拓由香港M+副总监及总策展人郑道炼提名。

威尼斯|回响马可·波罗

复杂的探索与文化融合叙事

最近,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举办。与此同时,2024年第三届“元宇宙艺术年度展@威尼斯”沿着创新与探索的轨迹,与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同期举行,并以“穿梭时空”的主题来纪念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以《奇迹森林中的马可·波罗》来展开一系列各自独立的前卫艺术展览与活动。

展览由策展人兼艺术家陆蓉之发起,威尼斯大学和威尼斯建筑大学联合创办,由安杰洛·马吉(意大利)和傅申共同担任总策展人。展览于4月20日至6月12日在威尼斯的布拉加丁·卡拉巴宫举办,共聚集了40多位来自海内外各地的艺术家,共构共建了以虚拟与现实交互所进行的时空穿梭。

陆蓉之&赵小黎作品现场‍‍

这是一场前卫的人工智能与人类创作跨界合作展览。展览运用AI生成内容,赋予AI更积极的共同创作者角色,一起探索时空维度的拓展。AI对时间的非线性理解和对空间的无限想象,结合人类的情感和叙事,创造出多重交迭的时空维度,形成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展览现场

ULTIMEDIA合作的Daobom、高宇、李隆、吴松泊、杨尚杰、戴砚亮、司玮和赵伯祚等8位艺术家作品参与展览,回响马可·波罗复杂的探索与文化融合的叙事,在反思历史叙述的同时,展望人类创造力与人工智能协同潜力的未来。其中,赵伯祚和薛雷共同创作的AI沉浸式电影短片《马可·波罗700年》在掌控生成式AI艺术风格大模型的训练下,将马可·波罗经历的各文化区域随影片展现,并将时空中的13世纪与当今世界恍惚交融。(高丹)

    责任编辑:顾维华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