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建证40|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的重生
在不影响日均30万车次通行的条件下施工
这从来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项目。
2009年1月,对于主持土木工作的中建美国公司副总裁吴志刚来说,中标的消息既让他兴奋,也让他倍感压力。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打造、磨合出一支善于打硬仗的高效管理团队,是项目面临的首要问题。
▲项目办公室召开日常工作会柳暗花明又一村。JesseJameson,这位具有多年纽约州交通局项目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在关键时刻加盟了项目团队。随后,一个又一个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者纷纷加盟AHB(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项目管理团队,为业主纽约州交通局吃了一颗定心丸。2009年3月10日,项目正式开工。
▲在不影响日均30万车次通行的条件下施工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由一座跨河钢结构主桥和8座引桥组成,累计全长约1635米。项目方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是需要在保证大桥日均30万车次通行量的前提下,同时进行施工——包括拆除立交桥桥面板和部分下部结构,并对主要钢结构进行升级改造;拓宽主要桥面,将原八车道升级至十车道;匝道桥两侧悬挑拓宽增设应急路肩……
相对于新建工程,改扩建受原结构限高、限宽、限重等局限,且混凝土结构风化、钢结构腐蚀等不确定因素诸多,施工难度显著加大。施工现场跨越河流、铁路和公路,周边环境复杂;再加上美国工会工人及本地资源成本极高等一系列问题,都为项目的施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些问题,中建美国公司都一一解决。工程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优化了初始设计,解决了原设计中梁结构、施工管理和交通管制安排等存在的问题,不仅将施工对交通和社区的影响降至最低,更为团队及纳税人节省了大量成本,实现了中美在基建市场的合作双赢,一举多得。中国钢结构解决大桥改造问题一直以来,由于美国对本土市场的保护,建筑材料尤其是钢材,都要遵循“美国制造”的原则。但是,AHB这个大量使用临时钢结构的项目是否可以跳脱这一束缚,从而大大节约项目成本?
对此,中建美国公司提供了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解决方案:利用中国钢结构的价格优势和技术优势,换而言之,用“中国制造”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一大胆的设想,在经过激烈论证后,最终得到了合作方和项目业主的认可。不过,中美两国对钢结构设计、加工的规范和标准有所不同,如何把纽约州交通局对AHB临时钢结构的设计、加工和检验标准准确传达给中国的设计、加工人员,并准确无误地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成为了新的难题。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项目设计模型拥有多年美国本土土木工程设计管理经验的黄凯赞博士在这个关键时刻加盟了项目团队,成为攻克这一难题的不二人选。为了更好地与中国沟通,黄博士长期在上海钢结构加工厂现场办公,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家庭,照顾儿女,他不得不把小儿子送回在中国的父母身边抚养。
最后的结果是,中建美国公司自行设计了四座临时钢结构匝道桥,并创新施工设计,为项目创造超过一千万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此举开创了中国钢结构在美国东北部地区大规模使用的先河,实现了中国钢材进入美国基建市场的突破,同时以完全满足美国纽约州钢结构标准的优异质量和远超当地供应商的加工速度,为“中国制造”树立了良好口碑。
▲工人上最后一根钢梁
2009年,一个重大的经济背景就是金融危机,寒风正吹遍美国,联邦财政预算控制下的AHB也未能幸免。2010年,由于联邦预算一再无法正常到位,纽约州州长曾一度宣布考虑暂停AHB项目这一州内最大的基建工程,给刚刚有起色的项目管理团队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这场停工危机的影响下,中建美国公司充分体现出一个负责任、讲信誉的大公司风范,顶住了重重压力,没有少付、晚付一家分包、供应商的工程款。
这一举动在大纽约地区行业内刮起一阵“中国旋风”,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信誉基础和信心保障,同时也最终闯过了预算危机,使得项目再次走上平稳实施的轨道。在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改造项目中,绿色施工的理念贯穿始终。通过预防、防护、回收等手段,实现了施工全程对周围植被、河流、空气和社区零污染。此外,按照纽约州的法律规定,该项目也完全使用当地工会工人,为当地社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更保护少数族裔和女性等弱势群体,赢得当地社会的广泛认同。
▲采用环保措施,预防水土流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改造工程的顺利按期竣工,向业主纽约交通部、美国民众、媒体及社会各界递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一工程奠定了中国建筑在美国基础设施市场的领军地位,为公司不断拓展美洲地区建筑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交通情况更重要的是,项目的成功实施消除了当地政府和民众对中资建筑公司施工管理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质疑,为中资建筑承包商树立了在美合规、高效、科学施工的典范,更开拓了中美两国在基础设施领域创新合作的可能,无疑对中国建筑业开拓欧美高端建筑市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本文选自
《壮阔历程——从深圳速度到雄安质量》
中国建筑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专刊
☟☟☟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专刊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容来源:中国建筑(微信号:zgjzwx)
素材来源:中建美国公司,企业文化部
猜你喜欢↘
觉得不错,请!!!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