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终身学习进行时|当创意写作走向普罗大众
编者按:终身学习,已成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必选题。如何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展现普通人身上的不平凡一面,2023年,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上海市成人教育协会与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文学院及上海大学出版社通力合作,组织一批创意写作专业学生,历时一年,对2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百姓学习之星”的人生故事、学习之路进行访谈、书写,汇集成册,在日前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学习的故事》。
书中讲述21位年度“百姓学习之星”获得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于过去的宣传报道,来自创意写作专业的学生们通过他们真实且饱含情感的笔触,以文学的方式,呈现了他们的诸多动人侧面,不仅为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案例样本,同时也在主流价值的新传播方式、创意写作教学与社会效益的互动等问题上拥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本文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龙其林,从创意写作教学方面对这一文本进行的探讨。
近期公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出现重要变化,“中文创意写作”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被写入了学科目录中。中文创意写作二级学科的设置,是对长期以来高校文学教育弊端的矫正,将对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创作能力向学生、大众进行辐射的趋势愈发明显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关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是否培养作家存在争议。在传统观念中,高校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者,而非作家。换言之,传统观念认为学术能力是可以通过高校教育逐渐培养的,而写作能力则主要依靠写作者的艺术积累、社会阅历和思想认识的逐渐提高才能实现;一个可以教,一个则靠悟性。
但是随着欧美创意写作著作及课程被介绍到国内来,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不能培养作家的观念逐渐得到了转变,即写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一样,可以通过教学的方式得到提升。正如张清华教授所说,“我们不一定能培养出作家,但我们必须要提供促进写作能力养成的教育条件。作家的产生和成长,有很多的因素。并不是说我们提供了这个教育条件,就一定能够出作家。”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念转变过程,涉及到对于写作主体、写作价值的认知,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
传统观念认为创作的主体应该是各级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各级文联的文艺工作者,或者从事与创作相关的从业人员,如报纸、杂志、出版社、电视台、广播台的记者与编辑,高校的文学、文艺专业的学者等。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理论上说具备了相对较高的写作能力、审美训练、生活阅历,也具备一定的学识素养和鉴赏品味,长期的文字写作与编辑工作也培养了他们的感悟能力、形象思维和表达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所熟知的作家大多从这些行业领域内涌现出来。
与之相对应的,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人才也多通过对于中外文学史及其作品、古今语言文字、鉴赏能力等方面的学习,来进行理论分析和审美评判能力的培养;即便有写作学课程,也多以公文写作为主,很少深入分析作家创作的过程,培养文学创作能力。
这种观念在新世纪后逐渐发生变化。上海大学文学院以葛红兵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注意到了国内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研究、教授写作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创意写作学学科”的命题,将创意写作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和方向加以倡导,认为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写作能力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安忆、莫言、余华等名家纷纷加盟高校,在事实上实践了创意写作学的理念。图为2023年5月18日,莫言做客复旦大学,与王安忆、陈思和对谈。
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先后邀请了一批知名作家加盟,在事实上实践了创意写作学的理念。学者的倡导、高校的实践,推动了创意写作学科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中国高校将研究能力作为培养重心的认识,大学教育开始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创造思维与自我表达,以往那种将文学创作与社会责任、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的传统观念开始松动,创作能力向普通学生、社会大众进行辐射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2017年8月,由葛红兵领衔创作的十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大宋江山》新书首发仪式在开封举行。
上海大学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这是中国首家致力于创意写作理论研究并将之与创意写作教学、创意产业实践结合的科研单位。2015年,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和上海市两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联合推出“《大宋江山》10卷本超级长篇小说暨影视剧本创作项目”。随后,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中心以硕士生、博士生为主体的团队创作了影视剧本《大宋江山》,包括《陈桥兵变》《幽云之觞》《澶渊之盟》《炽热火焰》《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变》《中兴四杰》《联蒙灭金》《襄阳保卫战》《崖山之战》等,通过十场重大战役展现宋王朝波澜起伏的历史,是一次成功的创意写作实践。
《学习的故事》书封。
2023年12月,上海大学文学院创意写作团队的22位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共同创作了一部创意写作作品集《学习的故事》(上海大学出版社),再次展示了中文创意写作的魅力。在《学习的故事》中,22位非专业写作的学生,通过深入采访21位不同年龄与职业的“百姓学习之星”,包括技能工匠、社区教育志愿者、学习达人、非遗传承人等,将他们凭借学习开发自我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经历进行聚焦,揭示他们身上的终身学习理念和勇于行动的品质。《学习的故事》作为一部非虚构人物故事报道集,体现了上海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团队的创作传统和实力,为中文创意写作二级学科的设立提供了一份可供借鉴的成果样本。
人民是文学作品的主体在创意写作中更加落实
中文创意写作的社会价值一直存在争议,有一种观点认为创意写作注重书写个人经验,将使文学创作与社会责任、时代变迁绝缘,会让文学创作陷入到无病呻吟、琐屑无聊的境地。
《学习的故事》则以青年学生的创作成果昭示,创意写作不但不会丢失创作者的社会承担意识,反而会更加聚焦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日常生活,将人民是文学作品的主体更加落实到创意写作中。
毫无疑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一切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创造者,文学创作理应以人民作为表现的对象。但传统写作对于如何表现人民存在不同的认识,日常生活的琐碎、对象的平凡、世俗的点滴,虽然是作家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对应于现实、缺乏观照距离的写实性作品,也常常存在选题意义较小、审美意蕴不足等问题。而创意写作的使用,则摆脱了这些认知的陷阱。《学习的故事》描写了21位全国或上海的“百姓学习之星”,他们均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普通百姓,十分符合也能代表最普通的人民群众,他们的人生遭遇、事业变化和情感故事也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心声,选择这些学习之星能够展现富有时代精神的人民形象。得益于中文创意写作的观念,写作者来自于大学学习的青年学生,他们并未受过系统的写作训练,因此能够反映出普通写作者经过创意写作的指导后,反映出的创造意识和写作能力。
这本非虚构故事集,向读者讲述了一些普通人的学习的故事:《阿四》中的主人公张声雄出生于1934年,本科毕业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后来在上海第五钢铁厂车间做轧钢工人,在工作之余承担了车间办公室管理工人教育的工作,从此保持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在这股‘人人学日语,大家来翻译’的宝钢建设热潮中,阿四像当年他为了能在虹口中学夜校部学习那会儿一样,又啃起了馒头,带头学起了日语。四年后,当上海掀起一股日语热时,阿四被宝钢职工大学聘为日语兼职教师,在工作之余去继续教育学院授日语课。”
尹玉凤作为学习之星代表在《学习的故事》首发式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古稀之年,她决定拿起画笔》中的主人公尹玉凤曾在新疆生活了六十多年,2016年才来到上海,那时她已经72岁。但当她2018年接触绘画后,迅速地爱上了这门艺术,并在两年后76岁举办了画展,还上了广播电视:“绘画就是尹玉凤现在的支点。一旦拿起画笔,日常的一切全都隐退,唯余线条和色彩。她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宁静和快乐。她现在每天的日常便是早上5点多起来给父母与老伴上香。吃过早饭,便和女儿在各自的工作室里作画,大家各管各的,谁也不打扰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她不再操心小辈后,自己轻松了很多,和儿孙们的关系也更为和谐融洽了。”这些对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细节刻画,不再注重价值理念的凸显、个性的典型化书写,反而更能抵达生活本真的繁复面貌。
《学习的故事》对于普通人物学习经历的书写,将创意写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结合,以细节凸显日常生活状态,看似取消了写作的典型性和社会意义,实则将典型位移到了民间,将社会意义调到了一个个群体,是写作观念的又一次解放。
著名学者张江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同样,热爱人民也不是空洞的口号。对作家艺术家而言,热爱人民就是要落实到创作中,落实到每一部作品、每一段情节、每一个细节中,让自己的作品始终携带着生活的气息和人民的温度。”《学习的故事》以普通人民群众为主人公,书写他们的日常生活,展现人民群众的奋斗与追求,作品语言朴实而生动,故事普通而细腻,真正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也让他们喜闻乐见。这是一种看似简单,却又很难实现的目标。创意写作赋予了普通人以创造性思想和发现自我、发现素材、发现才能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便会使每个作品都镌刻上写作者的独特体验和发现,从而使不同作品虽然围绕同一个主题,却能写出摇曳多姿的身影。
中文系亟需回应新媒体时代写作主体的拓展
同样是表现主人公对于学习的执著追求,《学习的故事》中的每篇作品侧重的点各不相同:《寻光记》中主人公李干斌对于不断学习的热情,在废旧报纸练习的毛笔字中得到展现:“也许正是这些不经意的时刻的零零光影,点照在贫瘠却跃动的河流。废报纸上的墨迹干掉,在湿软透薄的纸面晕开细小的水纹。”
《转子声中的无穷生长》里的刘霞最突出的一点是将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作品这样写她的痴迷:“刘霞的生活简单规律,喜欢吃某一道菜,她可以每天吃都不厌烦。喜欢某一件事,她可以一直做都不觉得乏味。每天晚上她尽可能推掉聚餐,待在家里看几个小时的书籍,到了10点准时上床睡觉,早上6点半准时起床。有人觉得这样的刘霞很无聊,但刘霞觉得这样的自己很酷很强大。”
《在电梯间学戏的她,把昆曲带向世界》中的赵津羽痴迷于昆曲,经过多年的拜师学艺,最终成为昆曲澎湃闺门旦传人。在英国的餐厅中应外国友人的邀请现场表演时,她想到的是昔日学艺的点点滴滴:“忽然间,那年电梯间里,老师的口传心授、自己的如痴如醉、夏日的汗水、明灭的灯光,都瞬间重现在赵津羽的脑海里。她歌声娇媚,身姿婀娜,将过去所学的知识和反复练习的艰辛都倾注在了这场表演之中。一颦一笑,目光流转,连一把金属餐刀都被舞得风情万种。一曲舞毕,响彻大厅的掌声是过去一切付出的最好见证。”
这部非虚构作品集,展现了中文创意写作的巨大魅力,她充分激活并释放出写作者的创造意识、写作才华,他们人生经历的差异、知识结构的不同、审美趣味的区别,在一段段文字中得以绽放,形成了一支支不同曲调的多声部乐曲,将学习之星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4月20日,“二级学科视野下的中文创意写作发展模式”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大举行。
中文创意写作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被写入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目录,顺应了这一蓬勃发展的文学教育实践,从官方角度确认了文学教育方向的大调整。传统文学写作则将写作能力与社会精英、专业人士及特定职业建立联系,将写作视为一种具有身份差异、职业限制、社会责任的特殊权力,文学作品与家国大业具有隐秘的精神关联,作家成为社会道德的形塑者、青年群体的引路人和重大历史时间的见证者。
著名作家陈忠实在长篇小说《白鹿原》的卷首引用了巴尔扎克的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句话折射出陈忠实对于文学创作价值的认识,也是他对于自己作品社会价值的期待。中文创意写作将使写作的主体得到大范围地拓展,任何从事创造性写作的人都可以被纳入中文创意写作的主题,写作与职业、身份将不再具有必然关系。中文创意写作与传统文学写作的根本区别在于,中文创意写作通过培养写作者的自我认知,提升他们发现自我、表达自我、拓展想象的能力,写作成为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的自我实现的过程。这既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自身的完善与调整,又是对于新媒体时代大众写作诉求的积极回应,是大众文化与高校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的一次融合尝试。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每个个体都可以是写作者,都具有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传统文学写作的职业歧视与门槛限制被新技术打破。新媒体培养了一大批潜在的写作者,每个人的经验都可能与众不同,只要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任何写作者都可以在众声喧哗的时代获得存在感和满足感,以及可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种前所未有的媒介环境,召唤写作主体的拓展,也亟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给予回应和指导。《学习的故事》这部非虚构作品集,向人们展现了中文创意写作学科在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和广泛的运用前景,同时也向有志于创意写作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发出了进军的号角。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