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史无前例开国门:日本盼更多外国劳力,但准备好接纳了吗?

澎湃新闻记者 刘栋
2018-12-10 21:06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作为全世界人口老龄化和负增长最严重的国家,长期受到劳动力缺乏之苦的日本近日正式通过了一项重大决定:将打开国门,欢迎更多外国劳力。

上周末,在经过一天激烈的辩论后,日本国会在12月8日凌晨通过了一项旨在增加引进外国劳力的新法案。根据新法案,从明年4月开始,日本政府将在5年内引进超过34万名外国劳力,并将首次向外国体力劳动者提供最长达十年的签证,符合条件的外国劳力甚至还可以携带家人赴日工作。

这不仅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出台允许企业雇佣外国蓝领工人的法律,同时也被外界视作该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移民”政策调整。日本,这个素来以严格限制移民著称的国家开始“不情愿”地朝着另一个方向前进。

“安倍政府在如此短时间内走出这么大一步,是日本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回应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的制约,不过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一大胆举措为日本移民社会打开了一扇门,此后会对日本带来怎样的深层影响,才是更大的挑战。”长期关注外国劳力问题的旅日经济评论家莫邦富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道。

新规下劳力可能拿“永居”

8日,日本国会参议院在反对党的激烈抗议声中,通过了旨在增加引进外劳的《出入境管理和难民认定法》修正法案。而就在此前不久,“11名中国人涉嫌不法滞留被日本警方逮捕,另有40余人失踪”的消息,也让在日外国劳力这一群体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

据《日本时报》10日的报道,此次安倍政府通过的新法拟在未来5年内从发展中国家引进至少34万名外国劳力,以弥补日本的劳动力缺口。

日本法务部长山下贵司8日在回答记者询问时表示:“将在明年4月新法实施以前,尽可能丰富其内容,做好一切准备。”

作为一个在移民问题上非常保守的国家,日本长期以来只对一些如医疗、学术等知识密集型专门领域工作的外国人颁发工作签证。虽然在许多产业领域劳动力短缺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但日本政府长期以来一直禁止引进单纯从事体力劳动的外国劳力,取而代之采用“学生签证”以及“技能实习生”签证作为“遮掩”,允许外籍人士进入日本从事相关工作。这些做法经常被批评为帮助劳动力短缺的日本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后门措施”。

据日本政府统计,目前在日本工作的外国人有128万人之多,其中真正领到工作签证的仅20万人,绝大部分是以“实习生”、“留学生”的名义居留打工。而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外国劳力遭到雇主虐待等事件频发。仅在2015年到2017年,就有至少69名外国劳力非正常死亡。

而新法实施后,工作签证的范围将首次扩大到日本急需人手的农业、建筑、护理以及饮食行业等14个劳动力密集型领域。其中,情况最迫切的护理业拟在未来5年内引进6万人,其次是餐饮业和建筑业,各拟引进5.3万人和4万人。

据此前日本媒体披露,安倍政府最初提出的目标是引进50万外国劳力,然而由于朝野的反对声,才调低了引进人数。

莫邦富认为,此次安倍通过新法,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产业界缺乏劳动力的问题已经严重到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地步。“日本产业界对这个问题看得最清楚,对日本政府不断施加压力,甚至已经到了要抢劳力名额的地步。”莫邦富说。

对于此次将引进的首批外国劳力,日本政府将按照其技能程度签发一般工人的“特定技能1号”以及发给熟练工人的“特定技能2号”两种居留准证:前者要掌握指定的技术,并通过基本日语测验,签证有效期最长五年,不能带家属;第二种签证针对有较高技术的外国劳力,如果已经获得“特定技能1号”签证的劳力能通过更高级的测验,掌握更加熟练的技能,就能取得“特定技能2号”签证,且每1到3年就能更新一次,理论上更新次数没有限制,有可能成为事实上的永久居留资格,而这种签证的持有者也可以携家带眷到日本。

对于此次新法的推出,日本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干事长福山哲郎就批评指出,新法的审议过于仓促。安倍政府并未多做说明就仓促修法,许多隐患问题并未得到进一步讨论,势必为未来埋下祸根。

“新制度之下,允许外国劳力长期居留(实际上的移民)的‘特定技能2号’签证是很难获得的。你要必须经过实习生5年(或考上资格考试),再以‘特定技能1号’签证工作5年,才有可能获得‘特定技能2号’。而且日本政府目前还没有公布‘特定技能2号’的细节,或许他们根本不准备公布。”长期关注实习生和外国劳力制度的日本独立媒体人安田峰俊告诉澎湃新闻。

共同社报道也指出,新法虽然通过,但对于许多细则外界仍不清楚,例如新法虽提及在14个行业工种开放外国劳力,但对于具体包括哪些领域与各自具体的人数上限等问题,日本政府称要等到年底前才会对外公布。

日本为何迫切需要外国劳力?

此次新法通过之前,日本NHK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赞成更改法律、扩大引进外劳的日本人有27%,30%的人不赞同,36%未表态。

反对者的理由是引进过多的外劳会破坏日本的社会秩序。尽管如此,这一数据分布较几年前压倒性反对外国劳力的态度已有了很大的变化。

日本媒体指出,目前日本的劳动人口锐减已对国家经济发展构成威胁。日本目前15岁到64岁的人口有6600万人,而到了2040年,这一数字将减少约1500万。

在今年六月中旬提出新经济政策大纲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一改此前谨慎的态度,在议会大力呼吁议会尽快批准新法案。“劳动力短缺变得越来越严重,对各地区的中小企业尤其如此,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框架,来接纳各种具有一定技能水平、能够直接工作的外国劳力。”安倍如是说道。

而自民党外国劳力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木村义雄(Yoshio Kimura)则更加激进地表示,即便引进50万外国劳力也远远不够。两年前,该委员会呼吁日本接受超过90万外国劳力,而此次通过的新法正是基于木村所领导的委员会于2016年5月提交的一份相关报告所制定的。

“50万是根本不够的,那些不了解(日本经济)现实的人士制定了这个数字。”木村在早些时候接受《日本时报》采访时表示,“在未来的一个世纪中,日本的人口将会锐减至4000万(目前为1.26亿)。我们绝对需要外国工人。我们需要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帮扶的年轻人。”

近年来,日本越来越严重的劳动力短缺让此前一些反对引进外国劳力的日本政治人士逐渐改变了论调。木村说,他相信支持委员会提案的立法委员现在已经成为自民党内部的“多数派”,因为他们目睹了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困扰了众多日本公司。“那些反对的成员他们用直觉说话,不看现实。”木村强调。

在新法通过后,日本商业联合会主席中西宏明(Hiroaki Nakanish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欢迎一个认真处理社会生活和工业基础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的立法,因为(日本)面临严重的人口下降。” 在日本企业中,有高达八成欢迎新法案。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到2025年,日本建筑行业将面临78万至93万人力缺口。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到来之前,对建筑工人的需求还在增加;农业将面临4.6万至10.3万人力缺口;而随着老龄化问题,老年护理需求持续增加,到2025年该行业需增加至少55万人。截至2017年10月,目前日本的外国劳力中,以中国人最多,为37万,占外劳总人数的29%。

“没有外国劳力,日本大街小巷的便利店、大城市的餐饮业都要关门。”长期生活在日本的莫邦富说道。

为了缓解劳动力缺乏的问题,日本政府早在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推出了一项称作“研修生”(后改为技能实习生)的外国劳力引进制度。然而这一制度多年来饱受各界批评——技能实习生在日本不允许更换工作,在完成合同后(通常是1-2年)必须离开日本。

“如果这些劳力能够延长签证时间,我们将拥有更多经验丰富的工人。这绝对是有帮助的。”一名地方官员对《日本时报》说。

接受外国劳力面临挑战

不过对于海外劳力引入计划,日本国内一直存在不小的反对声音。

一方面,随着该国人口的减少,地方政府认识到接纳更多外国工人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运作的重要性。然而另一方面,日本社会也担心随着外来劳力的到来,会对独特的日本国家文化造成冲击,引起本国居民和外国人之间的社会摩擦,并对治安和居住环境带来影响。

“以最基本的语言沟通为例,将来来自全世界各国的外国劳力在融入日本社会的过程中会不会发生冲突 ?甚至于文化、宗教、生活方式上的新问题?”莫邦富说。

已有数据表明这样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对于一些工种例如护理行业,尽管日本政府近年来已采取措施放宽对外籍工人的规定,但语言技能仍然是外国劳力的一个主要障碍。截至今年6月,在获得护理人员认证后,只有177名外国人在日本的护理行业工作。

然而日本政府已表示,预计2019年将在护理部门接受5000名外籍工人,并在五年内接受6万名外籍工人——如何确保来自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外国劳力融入,已成为日本政府与社会迫在眉睫的挑战。

日本媒体指出,如何避免重犯“技能实习生制度”的问题是新法面临的更为重要的挑战。

“在此次新法推出后,旧的技能实习生制度没有被取消,所以实习生制度之下的劳力维权问题也仍然存在,没有被解决。”安田峰俊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新的制度有可能会给旧的技能实习生计划提供重新开始的契机。”

早在1998年就曾参与帮助面临恶劣工作条件的在日劳力的莫邦富对此十分担忧,“这样的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责任编辑:杨一帆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