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因为太压抑,音乐剧《水曜日》把演员虐哭了
悬疑推理剧要想做好,本就难度很高,更何况还是以音乐剧的形式。今年年底,一部悬疑推理音乐剧《水曜日》,便将先后登临上海中国大戏院和北京喜剧院,在双城各演10场。
《水曜日》走的是悬疑烧脑路线,谁曾想,因为太虐太压抑,主演们排练间隙都要通过“斗舞”来缓解压力,“第一次读完剧本,大家顺了一遍、排了一遍,都哭得很厉害,没人说话。”主演于晓璘回忆。
在“斗舞”中解压德国一位心理学博士家中起火,家教玛丽从火中救出博士四子,第二天便消失了,12年过去,四子因为博士的一本笔记本重聚在一起,案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那位神秘的玛丽,到底是知情的旁观者,还是一切罪恶的元凶?密封的潘多拉魔盒就这样被打开了。
看完剧本后,导演高瑞嘉的第一个感觉是,悬疑是外在,内在是人物内心极致的情感,“我很喜欢那种情感碰撞特别激烈、故事性特别强的戏,音乐剧不管怎样都要讲故事,观众也要看故事,所以首先是故事内核很打动我。”
排练前期,高瑞嘉专门去韩国见了编剧,编剧和他详谈了故事,给了他很多背景资料,更促使他接下这部戏,“剧中所有人物都很极致,无论从哪个角色发展,都可以做一部单独的音乐剧,说明每个角色都有很复杂的心理行动过程。”
中文版《水曜日》是跟着大哥的视角来完成叙事的,不断进入某个人的回忆,又跳出来,最后归结于某个点,“每个角色经历的事情都很极致,把那些极致的事综合到一个戏里,迸发出来的能量是很少见的,你会心疼这些角色。”
高瑞嘉坦诚,在他以往的印象里,音乐剧的故事都很简单,但这部戏打破了他的“成见”,“故事很曲折很丰满,悬疑一环扣一环,能抓住观众看下去,但悬疑只是开始,就像美剧《迷失》,网友会脑补角色背后的东西,这部戏也有很多值得脑补的地方。”
“我这个角色词不多、歌不多、动作也不多,但情感充沛,演起来压力还挺大的。”在剧中饰演四弟的于晓璘回忆,刚进组他最大的感受是“虐”,“第一次读完剧本,大家顺了一遍、排了一遍,都哭得很厉害,没人说话。我突然想起来,不是悬疑加治愈吗?怎么演完后这么沉闷?”
在剧中饰演大哥的赵伟刚补充,排练厅里气压太低,为了走出角色,大家只能想办法自娱,渐渐地,“斗舞”成了不成文的规定,现场欢声不断。在剧中饰演玛丽的苗芳忍不住笑说,“这个戏是孩子们的戏为主,我出场有限,没想到那么凝重的排练场会出现这么欢快的情景。”
音乐总监魏诗泉是导演高瑞嘉的老搭档,他说,两人以往做的都是温暖欢乐向的音乐剧,这一回是在暗黑中寻找微光和治愈,与韩版、日版相比,他在配器里新增了小提琴和中提琴,还找来恐怖电影配乐里常见的水琴,来制造紧张和悬疑的氛围。
音乐剧演员的春天演员苗芳是影视剧的常客,在大剧场里,她也演过不少话剧,如今来演音乐剧,她的感慨颇多,“大剧场要放大,演员要用气场占满剧场,要观众都能看到,这里要贴近生活,要自然,要把夸张的片段藏得更深,在看似不经意间抖出故事,但表面波澜不惊。”
1995年,苗芳考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剧班,和孙红雷等成了同学,毕业大戏《想变成人的猫》一演就是五十多场,“毕业后,音乐剧没观众看,也没制作团队,没事干,没剧可演,我就去了日本四季剧团,回来后又去了话剧团,从1999年开始主持、演小品、演话剧。”
在话剧舞台上,苗芳学会了如何更扎实地塑造人物,因为音乐剧最终是剧,创造的是人物,而歌舞都是表现人物的手段。如今,中国音乐剧市场越来越火爆,苗芳心里的音乐剧梦也重新燃了起来,“话剧主要是台词和形体,音乐剧的手段更多,什么都能用上,看上了就爱上了。音乐剧这个舞台最吸引我,这是演员最终极、最理想的状态。”
因为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声入人心》,观众对音乐剧的认识越来越深,音乐剧演员的春天似乎越来越近了,除了郑云龙、丁辉,曾在《我的遗愿清单》里和于晓璘搭档演出的阿云嘎,也火了一把。
“这对音乐剧的发展和宣传是好事,对阿云嘎也是很好的一次展示。” 于晓璘说,“至于我,我在唱上不像他们那么突出,如果未来参加,说明我唱歌一定是有进步了。我祝福他们有这么好的节目,有么好的平台。”
不过,赵伟刚对节目有不同意见,“丁辉是我的同事和朋友,我也看过郑云龙的演出,节目刚开始会让音乐剧演员唱音乐剧歌曲,非常好,他们可以带着角色和情境去唱歌,这是音乐剧演员的优势,不是单纯为了比声音、比技巧,但现在让他们唱《追寻》《对不起我爱你》,有点难受,有点损耗音乐剧演员的身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