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将书本随身携带》:梁鸿、刘亮程、蒋方舟、程永新的阅读、写作与人生

艾伦
2024-04-30 11:44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2024年世界读书日期间,今日头条发起了名为“以书之名”的活动,推出独家策划并拍摄的视频——微纪录片《我将书本随身携带》,用镜头跟随梁鸿、刘亮程、蒋方舟、程永新四位嘉宾,记录下他们“随身携带的书籍”,阅读、创作及日常生活。四部纪录片各有主题,也因嘉宾各自的身份而风格各异,颇为耐看。片中,当他们将文学、写作、阅读与自己的人生娓娓道来时,也十分令人动容。

《我将书本随身携带》海报

梁鸿:文学连接了生与死

“找到了生与死的通道,感到喜悦,这是创作的快乐。”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的纪录片主题可以概括为:生与死。当梁鸿回忆起2020年写作虚构小说《四象》时,她说道,在这个写作过程中找到了自己跟已经离世的父亲之间的通道。2015年,梁鸿的父亲离世,让她切身地体会到了人世间的残酷,也让她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她一直记得父亲临死前的那种衰弱与对生的强烈渴望,“感觉到这个人还是想活,就是人类对活着的一种本能的渴望”。

纪录片里,我们跟随梁鸿走过她日常会去的河南烩面馆、小河边,回顾她从文学童年到少年、青年、中年,阅读始终陪伴着她的成长。众所周知,梁鸿的故乡在河南的梁庄,她年幼时,梁庄和大多数的中国农村一样,几乎看不到书籍,只能盼望着出门做生意的父亲,每次回来能带回几本小人书。因为匮乏,所以特别珍惜,也因此她爱上了阅读、爱上了书籍。

梁鸿

阅读和书籍同时也改变了梁鸿的命运,让她走出梁庄,成为大学教授,成为作家,出版了“梁庄三部曲”——《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梁鸿说,书写故乡是一种很自然的冲动,“不论是学术论文,还是文学,好的作品一定是和你的情感有关联的”。情感和阅读的思考,共同推动着梁鸿的写作。

刘亮程:写作是一场语言的回乡

写有《一个人的村庄》《大地上的家乡》等作品的作家刘亮程,一直生活在乡村。纪录片带我们走进了最近十余年他一直生活的新疆木垒县菜籽沟村。在这个风景壮阔而美丽的乡村,刘亮程和妻子一起养鸡、养鹅,捡拾树枝、树皮,生火煮饭。他说,当初偶然路过这里,看到这个破旧的村子,就像被他的祖先一代一代人住旧了,等着他的到来。

刘亮程说,时间是永恒的写作母题,而这个村庄就是时间遗留的一处遗址。每天,他写作一段时间,累了,就去干点农活。如此循环。

可以说,刘亮程是特别接近大地的一位作家。土地和乡村就是他的书籍,他写作灵感的源泉。他小说里、散文中的场景,也真实地发生在他的身边。“可能那些虫子它此时正爬过我的身边,在后一个小时中,它爬到了我的文字中,变成了文学叙述中的虫子。”

刘亮程

纪录片拍得诗意而充满哲理,在日常的劳作中、生活中,刘亮程不经意间说出那些充满人生哲理的话。比如他修剪苹果树的树枝,如果修剪果树的师傅来,他会将所有不结果实的闲枝都修掉,但他不会。“树上的闲枝就像我们人群中的闲人,这一年可能就长几片叶子,风来了摇晃几下,一年就过去了。我们不能让一棵树每个枝都结满了果实,那样树会累死的,总得有一些闲枝,然后长着叶子迎着风,就像我们人群中总得有一些闲人,来欣赏这些忙人忙忙碌碌的生活。”

纪录片的最后,刘亮程谈起了他在做大地艺术,在一个个山坡上“画”出一张张人脸。他来自大地,从土地汲取养分,最终回报大地。

蒋方舟:中年是很值得一过的

对于蒋方舟这位出名很早的天才少女来说,阅读和写作,不仅陪伴她的成长,更是帮助她面对人生困境、面对痛苦的良药。“文学不会帮你减轻痛苦,但它能丰富你与受苦谈判的语言。”

蒋方舟

对于如今的她来说,书籍和阅读可能更多的是用来抵御中年危机,她说自己可能永远是那个少女。她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并不清贫的女学生”,人到中年的她依旧立志如此。“所谓女学生,就是永远在一个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被那种特别功利和世俗的东西所左右,不断地在调试自己的作品和时代的适配度。”

伴随质疑和褒奖长大的蒋方舟,说自己的成长中,张爱玲的影响特别大。她的作品贯穿了她整个阅读史,也影响了她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建立。她没有太多朋友,也不太喜欢那种特别深厚的感情。她的生活很简单,每天上午去咖啡馆写作,一周六天。咖啡馆的环境很嘈杂,但是在这种嘈杂中,她反而觉得舒适。“我的写作类型到底是什么,这种东西靠想象是想不成的。所以到咖啡厅时我需要旁边的人,我听到他们在聊日常的事情,反而建立起我跟这个世界的勾连,而不是让我仅仅停留在我的环境当中。”

会有人质疑她装,她思考了一下,觉得无法改变别人对她的看法,但是她可以改变自己对装的理解。如果这种装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她何乐而不为呢?从纪录片可以看出,蒋方舟活得很透彻,那是阅读和写作为她构筑的一个坚固的世界。

程永新:把心交给作家和读者

“支离破碎的往事/犹如暗夜里的灯塔/从遥远的地方/朝我眨着眼睛/当我坐在北风敲打窗棂的斗室里/点上一支烟/那混沌海面上最为耀眼的一个亮点/便飞驰而来/迅速放大/很快照亮了我的记忆。”

在纪录片里,《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念起了这样一首诗。随着他的讲述,我们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文学狂热的时代。从1982年到《收获》实习到今天,他在这里上班四十多年,见证了余华、格非、苏童等一批作家的诞生。如今他还好好保留着当年与这些作家们的往来书信,探讨文学、写作,也有生活小事。比如当年王朔给《收获》投稿一篇《五花肉》,程永新觉得小说写得很好,就是名字太俗气,他们在书信中商量给小说重新命名。这就是后来的《顽主》。

王朔的信

程永新说在阅读这件事上受母亲影响很大,母亲喜欢看小说,童年时的程永新只要一生病,母亲就给他讲故事听。读书时,“老师讲课基本不听,都在看小说”。所以高考时,即使家人都反对,他还是报考了中文系。

做了40多年的文学编辑,阅读成了程永新的人生主业。在他看来,好编辑就要像星探一样,把特别有才华、有创造力、有想象力的年轻作者挖掘出来。巴金当年创刊《收获》时说“把心交给读者”,程永新认为,优秀的编辑通过阅读文字认识作者,跟作者打交道,把心交给读者,同时要把心交给作家。

程永新

前不久,程永新和余华、苏童一起做客董宇辉直播间,聊《收获》杂志、聊文学写作,也为《收获》带货。时代在变化,程永新说也许有些年轻人不看《收获》了,但是他们开始看《我在岛屿读书》这样的节目。他相信,只要我们把真正好的文学交给读者,不管时代如何变化,阅读和书籍永远会受到关注,会被大家随身携带。

如同今日头条,一直深耕文化阅读领域,输出了不少优质的文化内容,也带动了不少话题。此次的世界读书日,今日头条不仅推出了《我将书本随身携带》的系列微纪录片,还邀请了历史学家许倬云,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媒体人洪晃,知名学者余世存,作家双雪涛、郝景芳等进行直播对谈,其中上野千鹤子与洪晃探讨中国彩礼问题的对谈更是登上了热搜。而今年2月,他们还推出了微纪录片《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捕捉王计兵、范雨素等素人作家的故事,呈现他们的生活人生与诗歌。已经播出两季的《我在岛屿读书》节目,更是邀请余华、苏童、西川、叶兆言等作家、诗人,一起前往“岛屿书屋”,共同生活、读书和写作,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责任编辑:顾明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