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市公共厕所无小事:如何体面又实用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倪瑜遥
2024-04-29 16:2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公厕如何体面又实用?这个问题关乎每个人,考验着设计师和城市管理者。

公厕是矛盾混杂之所。人们要求洁净,却又将其视为污秽之地。如厕本是私密之事,而公厕却意味着把如厕置于公共场所中。公厕似乎永远处于城市的灰色地带,人们忽视它、避讳它,却必须使用它。

上海市徐汇区有一个颇受业界和媒体的关注的公厕改造项目,被称为乌中公厕或五原路公厕项目(以下简称乌中公厕)。由于靠近淮海路、武康大楼等热门景点,公厕使用率和曝光度较高,成为城市公厕改造的典型案例。研究员通过对乌中公厕项目设计师以及相关市民的采访,并走访上海的数间公厕,探讨城市公厕的设计和管理之道。

公厕,隐秘的公共空间

公厕常因问题和缺陷进入大众视野。“女厕所排长队”“家长带异性孩子如厕难”等话题常被讨论。公厕如何做到干净、精细和灵活?如何既照顾大众基本需要,又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厕所像是城市的底盘,以方寸之地托住所有人。为城市设计公厕这件事,琐碎、困难却必要。

关于厕所的讨论在推进,而公厕本身也在完善。例如针对女厕等候时间长的问题,管理者和设计师们提出设立可灵活变更男女厕位的潮汐公厕 、增加女厕厕位数量等解决方法。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6年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在人流集中的场所,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不应小于2:1。2017年9月上海发布的新版《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则规定,时段性客流特征明显、负荷大的公厕,男女厕位比例宜为1:2.5 。

五原路沿街立面。 肖潇  摄

乌中公厕项目改造之前,这里是一幢灰色小楼,建筑共有三层,一层为公共厕所和垃圾转运站,二层和三层为环卫工人班房。一楼公厕空间排布并不合理,男女厕所的入口分别位于管理室东西两侧,管理员很难兼顾两侧人流。女厕空间狭小,厕位不足,过道宽度过窄。第三卫生间嵌套在女厕中,缺乏轮椅回转的空间,少有人使用。

设计师从“转角花园”概念出发,在建筑沿街面设置开口,并通过连接街道和建筑内部的动线组织人流和景观。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设计师调整了厕所开口位置和内部厕位布置,增设无障碍厕位。

好的公厕需要精细而普适地回应大众需求。蹲位还是马桶,代表了观念和使用习惯的分异。五原路公厕以蹲便器为主要厕位,男女厕内各设置一个坐便器。在当下,蹲位依然符合多数人的卫生习惯。考虑到公厕位于上海人流量最高的地段之一,“相比于马桶,蹲便更方便日常清扫工作。坐便器的设置则可以方便腿脚不好的老年人使用。”五原路公厕的设计师、热气建筑创始人之一张子岳表示。

灵活而人性化的第三卫生间也是公厕温度的体现。第三卫生间应该保证宽敞的空间,设置成人和儿童两套坐便器和洗手盆,还应配备多功能台、儿童安全椅等设施,以供老、幼及行动不便者使用。

除了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外,其他人也可以用第三卫生间。张子岳观察到,在厕所拥挤时,很多人宁愿排队等候也不会去用第三卫。“大家好像觉得自己不应该用。但实际上这应该是个灵活的、谁都可以用的空间。谁有麻烦就优先给谁用。”

在当下的城市中,母婴室与第三卫通常是一体的。但更精细的设计应该将两者分开,两种空间对灯光和设施的要求不同。“厕所需要明亮一点的灯光,而出于婴儿对安全感的需要,母婴室要昏暗一点。母婴室还应该配备舒适的沙发、尿不湿和清洁用品。”张子岳谈到。

尽管人人都使用公厕,但公厕的公共性却常被忽略。五原路公厕是热气建筑成立后的首个建筑类项目。张子岳和袁烨的设计理念并不局限于公厕,他们更希望营造的是独特的公共体验。公厕中存在私密和公共的张力,如何平衡这种张力是五原路公厕项目的核心关切。

“从城市的马路到最私密的方便的空间,这其中的过渡是我们关心的。”张子岳说。为此,他们将原本位于厕所内的洗手台合并成公共洗手区。既为内部留出更多空间,也可以使行人不必进入卫生间就能洗手。此外,他们将原本的天井改造成花园。进入女厕要经过几个转弯,路过庭院,动线拉长,使用者因此获得更私密和舒适的体验。

从庭院看向男、女卫生间的入口。 肖潇  摄

24小时开放,公厕准备好了吗?

除了空间体验,开放时段也是公厕的运营和管理需要考虑的维度。

2023年,上海1003座环卫公厕实现24小时开放,44座延长开放时间。此外,上海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推出“智慧寻厕”小程序。市民可通过小程序查找就近公厕的位置、开放时间、是否设有第三卫生间等信息。

“上海智慧寻厕”小程序截图示例

城市公厕24小时开放,方便市民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人力投入和更专业的管理。研究员走访了静安区威海路上的两间全天候公厕。位于茂名北路交叉口的公厕为两层楼,一楼为女厕,二楼为男厕,需要两名保洁员同时值守。靠近陕西北路的公厕,男厕和女厕并列于一楼,需要一名保洁员。

据保洁员介绍,他们的工作分为白、晚两班,每天早上五点和下午五点为交接班时间,中午11点半到12点半为午休时间。职工排班相对固定,有做一休一和一周休息两天这两种轮休模式。具体工作时间也会因员工个人情况而调整。

以威海路上的两层楼公厕为例,该公厕共有5名保洁员,每两人为一组轮班。保洁员在工作期间负责清洁,提供厕纸、卫生巾、创可贴等日用品,以及协助行动不便者等事宜。

24小时公厕让市民寻厕和如厕更加便利,但其运营仍有不如意之处。

例如,公厕分布不合理。城市研究者Bulbasaur近日从深圳来上海出差,晚上十点抵达上海南站时,他发现车站南广场的公厕已经关闭,只能使用室外绿化带附近的厕所。车站广场人流量大,但公厕却在夜间关门,给有如厕需要的旅客带来不便。

为减轻管理负担,一些24小时公厕选择在夜间关闭部分厕位。但在市中心等繁华地段,这一举措也给市民造成困扰。Bulbasaur在夜间通过高德地图查找到外滩附近的一间24小时公厕。但令他不解的是,公厕在晚上10点之后只开放第三卫生间,不少市民只能在半夜排队上厕所。

24小时公厕厕位不足,市民在夜间排队等候。 受访者 供图

哪些公厕需要24小时开放?夜间需要保留多少厕位?如果处理不当,这些细碎问题可能成为城市生活的绊脚石。

从“爱国卫生运动”到“厕所革命”,厕所的变迁反映中国城市化的侧面。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转变,也对公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厕如何与城市风貌协调,如何保证整洁和体面,如何尽可能多地满足市民的精细需求?这些议题关乎每个人的卫生和健康,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微笑标尺。小公厕承载大民生。

(感谢王昀、唐煜对本文的帮助。)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公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责任编辑:戴媛媛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