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传承上海民俗,彰显文化自信——第十一届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林塘圣堂庙会侧记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群韬
2024-04-28 12:37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具有文化资源丰富、信息渠道畅通、文化集聚熔铸能力强大等优势,这些优势为民俗非遗等传统文化与各种现代文化新元素的集聚、融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多元文化交融整合与联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产生重要的社会文化效益,持续推动传统文化的承续与发展。如今,在传统“三月半”圣堂庙会基础上拓展形成的“上海民俗文化节”已成为当代上海都市民俗节庆的经典品牌,通过多元文化要素与景观空间的构建,充分实现了非遗民俗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4月20日至28日,以“观东方潮涌·享盛世民俗”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林塘圣堂庙会在浦东新区三林镇举行。在延续民俗行街、非遗展示、祈福仪式等传统内容的同时,还增加了匠艺文创市集、国风爵士乐队、皮划艇、潮玩时尚等新元素,并推出今年文化节专属吉祥物“小福龙”IP与“三林文化地图”线上小程序,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互动体验。近年来,上海民俗文化节在持续发掘传统庙会节庆、古镇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与整合祈福仪式空间、文艺表演空间、“非遗”展示与体验空间等多元文化空间,在承续地方历史文化与传统民俗精髓的同时,结合当代民众审美需求特征,积极集聚、融汇现代文化新元素,实现了整合联动与创新发展。

庙会民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彰显地方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与丰富的社会文化价值。通过稽考史料文献可知,“三月半”圣堂庙会起源于明清时期三林地区崇福道院(俗称“圣堂”)以道教真武信仰文化为底色的“崇福香汛”,历史悠久且人文积淀深厚。作为上海民俗文化节的前身,“三月半”圣堂庙会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演变,承续着地方民俗与传统文脉。在今天的三林地区仍流传着“三月半,上圣堂”的民谚。

旧时,三林塘地区以农业为主,三月中旬恰值农忙前夕,“三月半”庙会为当地乡民买卖农具、农副产品等提供了一个周期性、临时性的集贸空间,同时包含休闲娱乐、饮食场所,吸引了大量游人前来观赏,遂在崇福道院周边以及三林老街等地形成盛大的“庙市”景观。1949年以后,圣堂庙会改名为“三林城乡物资交流大会”,以加强城乡物资交流、振兴地方经济为宗旨。改革开放以后,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利用传统庙会的商品流通功能。1992年,“三林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又恢复了“圣堂庙会”的名称。21世纪初,随着三林地区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以及各级“非遗”普查和申报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庙会民俗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受到重视。2007年,圣堂庙会被列入浦东新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又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三月半”圣堂庙会迎来了复兴的契机,在当代都市社会环境中不断以新形式、新气象呈现传统民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与独特魅力。据浦东新区三林镇分管文化工作的许林涛同志介绍,自2012年以来,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三林镇人民政府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由“三月半”圣堂庙会拓展形成的“上海民俗文化节”已顺利举办十一届,迄今共吸引民众近400万人次,实现了社会效益与文旅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如今,上海民俗文化节已成为当代上海都市民俗的重要标识,对于“上海文化”品牌塑造、区域文旅经济深度融合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这项庙会民俗的复兴与创新发展,充分体现了国家力量推动下的传统庙会向现代都市文化庙会的“华丽转身”。

在这种“华丽转身”的背后,实际上蕴含着多元文化空间深度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以今年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林塘圣堂庙会为例,各类活动在崇福道院、三林老街、前滩演艺中心、Young’s新东里三林非遗体验馆及北侧市集区域、明通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六大会场精彩呈现,形成了祈福仪式空间、文艺表演空间、非遗展示及体验空间等多元文化空间,使民俗文化节超越了传统庙会功能形态,实现了更大范围、更多种类、更深层次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图1  2024年4月23日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林塘圣堂庙会祈福仪式,崇福道院供图

祈福仪式空间

上海民俗文化节的祈福仪式,同时也是“三月半”圣堂庙会的底色——道教真武信仰及相关斋醮科仪,具有鲜明的信仰文化特征。今年的上海民俗文化节祈福仪式于4月23日上午在崇福道院举行,道乐庄严,威仪肃穆,祈中华盛世、国泰民安。同时,今年崇福道院还搭设临时戏台,以“沪剧专场”演出的形式,连续9天“献戏酬神”,延续了明清时期以来圣堂庙会的信仰文化传统,兼具文艺表演活动的属性。

图2 上海民俗文化节沪剧专场,崇福道院供图

文艺表演空间

近年来,上海民俗文化节内容丰富的文艺表演活动主要设置于三林老街、前滩广场、前滩演艺中心等区域。例如,4月23日上午在前滩31演艺中心举行的民俗文化节开幕式设置的剧场秀版块,以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精神价值突出的一系列表演,引领观众穿越三林民俗文化的历史长河,感受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也向世人传递了承续传统、守望民俗、汇聚多元、勇于创新的坚定文化自信。再如,在三林老街上演民俗文化巡游、华服秀展示、国风爵士乐队表演等活动,突出展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浓郁的地方特色,让民众有机会观赏领略多元文化之美。

图3 今年上海民俗文化节开幕式上的历史穿越剧《承(城)》(图片来源:主办方)

非遗展示与体验空间

非遗展示与体验空间是近年来上海民俗文化节的核心活动内容。今年在三林老街、前滩演艺中心、新东里(三林非遗体验馆)及北侧市集区域的部分活动中均有非遗展示与体验的功能元素,并更加凸显民众在相关场景中的体验感和互动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非遗”保护传承政策的推动下,“三月半”圣堂庙会不仅本身作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开展传承实践,并且通过集中汇聚、展示数十项本地以及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多种类的非遗文化展示场域和体验空间。从今年文化节来看,不仅集中展示了三林舞龙(浦东绕龙灯)、三林刺绣技艺、三林标布纺织技艺、江南传统民居木作技艺、浦东剪纸、道教音乐、江南丝竹、三林瓷刻等本地非遗项目,还包括外省市的苏绣、糖画、捏面塑等非遗文化。此外,在三林老街的民俗游戏板块,投壶、套圈等传统游戏还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围观和体验。正是通过丰富多样的非遗文化要素集聚与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的体验功能,有效地促进了相关非遗项目的“活态”展示与传承。

图4  三林老街的舞龙展示(图片来源:主办方)

图5  新东里北侧市集非遗糖画展示(王群韬摄)

文化消费空间

今年上海民俗文化节在新东里北侧市集区域、三林老街等会场设置了以非遗民俗体验产品、工艺品为主的文化消费空间。其中,最接地气和受欢迎的要数各种“非遗”美食,在三林老街、新东里北侧市集的相关“非遗”展示与售卖摊点,高桥松饼、下沙烧卖、练塘糕团、崇明糕点等本地“非遗”美食及其他地区的特色小吃均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在香醇甜美的绵长回味中体会传统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的来看,上海民俗文化节以三林镇区域历史文化景观(核心空间要素)和“三月半”庙会会期(核心时间要素)为依托,在持续发掘地方传统庙会节庆、历史街区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起祈福仪式空间、文艺表演空间、“非遗”展示与互动体验空间等多元文化空间,积极调动各种文化要素与文旅资源,并且在承续地方历史、民俗等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注重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尤其是当代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及审美特点,充分汇聚融合多种文化元素,从而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表现形式与时代内涵。正如本届上海民俗文化节开幕式剧场秀上主办方借三林塘始迁祖、先贤林乐耕之口讲述的“传承”真义:“民俗文化并非僵化不变,而是随着时间而演变。因此,我们的任务是保留其精髓,同时赋予其新的形式,让它在新时代中焕发生机。”

    责任编辑:黄晓峰
    图片编辑:张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