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大力减排温室气体,提前3年实现碳强度下降目标
编者按: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2月2日在波兰南部城市卡托维兹开幕,来自近200个国家和组织的代表就《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展开谈判,会议预计将持续到14日。这次大会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一个重要节点。
有人或许觉得,全球气候变化是个离日常生活较远的“高冷”话题。实际上,它带来的影响波及生活方方面面,多措并举应对已经刻不容缓。气候变化主要有哪些表现?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做了些什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办?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
“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引起的温室效应,叠加在地球自然变化因素之上,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因子”
“中国所做出的承诺会百分之百完成,而且会争取做得更好一些”
“投入其中,参与进去,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们都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影响——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更大、涉及范围更广
前不久,针对今年冬季气候趋势及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与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开展了预测会商,预测结果显示,2018/2019年冬季(2018年12月—2019年2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东亚冬季风偏弱,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弱,我国北方地区静稳天气发生概率较高,污染物扩散条件偏差。
中国气象局12月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3.12℃,较常年同期(2.89℃)偏高0.23℃。
在气象专家看来,和我们近在咫尺的气温升高、风力减小现象,正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表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高工支蓉表示,1901年—2017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的最暖时期。极端低温事件显著减少,极端高温事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增多。“可以说,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
不仅中国,在全球层面,近几十年来天气气候相关灾害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都大幅增加。今年7月,欧洲多国、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均遭遇大范围高温热浪侵袭,瑞典由于高温和干旱引发多处林火;11月,美国加州北部山火造成至少84人死亡。正是受全球变暖影响,使得欧洲、亚洲、北美等地发生高温热浪事件的可能性加大,遭受干旱和野火影响的风险更高。与此同时,全球多地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
“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与气候变化的大背景都有一定关系,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了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支蓉说。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更大、涉及范围更广,极端天气和相关的气象灾害将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高工王东阡介绍,根据国际科学界预测,全球气候将持续变暖,极端事件发生频率将继续增加。在不同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在1986年—2005年的基础上升高0.3—4.8℃;全球大部分陆地区域的极端暖事件将增多,极端冷事件将减少;高温热浪发生的频率更高、时间更长;在中纬度大部分陆地地区和湿润的热带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很可能强度加大、频率增高;干湿地区之间和干湿季节之间的降水差异将会增大。到21世纪末,随着海平面上升,全球冰川体积(不包括南极周边地区的冰川)将减少15%—85%;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近地表多年冻土范围将减少37%—81%。
王东阡表示:“预测结果显示,我国仍将面对气温上升的趋势,到21世纪末可能增温1.3—5.0℃,届时高温热浪和极端干旱事件将增加,海平面将继续上升。”
成因——
国际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活动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全球气候变化?
2014年发布的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系统的变暖毋庸置疑,1950年以来气候系统的变化在过去几十年甚至上千年时间里都是前所未有的。人类活动极有可能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超过95%。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研究员孙颖介绍,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硫化物等气溶胶的排放,以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引起的陆地表面特性改变等。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原因。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年度《温室气体公报》,公报指出,与工业革命前相比,2017年二氧化碳增加了46%,甲烷增加了157%,一氧化二氮增加了22%。而去年的公报显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急速上升至80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种上升速度前所未有。
2015年国际社会达成《巴黎协定》,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根据《巴黎协定》,各缔约方以“自主贡献”方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较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
IPCC最近发布的《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相对于工业革命前水平,估计人类活动已造成全球温升约1.0℃,如果按照目前每十年平均约0.2℃的温升趋势,全球温升很可能在2030年至2052年间达到1.5℃。
不过,对于全球气候变暖,也有少数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目前全球变暖程度并未超出气候自然变化范围,因而对人类活动的作用不能估计过高;有人认为,当前所观测到的气候变化,不过是地球轨道参数和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的结果,与人类活动无关。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表示:“近30年来,人类对气候变化事实、成因和影响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虽然有不同的声音,但国际科学界在气候变化的总体认识上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人类活动是引起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因为目前观测到的全球气候变暖事实,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及浓度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引起的温室效应,叠加在地球自然变化因素之上,是造成目前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因子。”徐华清说。
减排——
我国碳强度下降目标提前实现,还须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IPCC的报告指出,持续排放温室气体将导致气候系统进一步变暖并发生持久变化,还可能带来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影响。据科学家预测,全球升温2℃的真实影响将比预测中的更为严重,若将目标调整为1.5℃,将能避免大量因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与风险。在升温2℃的情况下,全球99%的珊瑚礁都将退化,北极夏天完全无冰的情况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而在升温1.5℃时,珊瑚礁退化的比例减少到70%—90%、北极夏天无冰的风险将降低到每百年一次。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保护行动亟待加速,大幅和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防控风险的核心。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近200个国家和组织的代表正深入探讨如何采取措施,落实《巴黎协定》,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限制全球快速升温。
我国一直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与各方携手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我国此前承诺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而在2017年底,我国的碳强度就已经下降了46%,提前3年实现了目标。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3.8%,虽然距离15%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到2020年这个目标肯定能完成。”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
解振华指出,这为我国实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提前完成的目标,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我相信,我们所做出的承诺会百分之百完成,而且会争取做得更好一些。尽管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这个目标和决心是不会改变的。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还须攻坚克难,积极推进,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徐华清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需要扎实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进程,加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加快制定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碳排放率先达峰的配套政策,加快形成有效引导低碳转型的市场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应对气候变化,公众可以做些什么?徐华清认为,大家应强化气候变化风险意识,了解学习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树立绿色低碳的消费观,实践低碳的生活方式。例如,使用节能低碳产品,反对过度包装,选购电动汽车,尽量选择“135”绿色低碳出行方式(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投入其中,参与进去,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们都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徐华清说。
(原题为《我国大力减排温室气体,提前3年实现碳强度下降目标:应对气候变暖,还需持续攻坚》)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