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面窄,没时间读

单良
2018-12-07 16:2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编者按】

郑也夫先生自2010年始讲授“批判的教育社会学”。教学相长中,他的著作《吾国教育病理》和这门课上挑选出来的同学们的调查报告汇编《科场现形记》(2014)联袂问世。2018年11月《科场现形记续编》(中信出版社)出版。《续编》43万字,含35篇文章。用郑也夫序言中的话说,其意义在于“向有心的读者们呈现中国教育现状,它的不为统计局与资深研究者关注的若干细部”。本文是《科场现形记续编》中一篇的摘录。澎湃新闻经作者授权刊发。

高中生真实的“阅读”情况到底如何?面对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他们真正拥有多少属于自己的课外阅读,他们在考试与阅读中怎样周旋、怎样取舍,老师和家长对高考生的课外阅读的态度和认识,学校对学生阅读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配置和供给,等等。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勾勒出高中生真实的“阅读”状况。

笔者以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为研究方法,选取了云南省A市的C重点高中高三D班(文科)和E班(理科)的学生作为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一共发放了80份问卷,文理科各40份。问卷中有14个选项,对其中2个的统计归纳呈现在本文一、二节中。同时,深度访谈了8名具有代表性高三学生和3名老师,即C高中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三门主课的任课老师。部分内容呈现在本文三、四节中。

一、文理科生的课外阅读量与阅读时间

课外阅读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不同,其付诸的行动就会有所不一。文理科生在同时面对人生的分水岭时,都做出了同样的、以高考为重的选择,课外阅读只作为了他们的消遣之娱。首先来看一看学生的课外阅读频率:

由问卷分析可得,文科D班和理科E班的学生,坚持每天读课外书的学生少于10%。两个班尽管文理不同,但选择“经常阅读”和“有时候读”的学生占了近四分之三,都达到40%以上,在“很少读”的选项上,E班人数则多于D班12.5%。同时,笔者还比较了男女阅读频率的差别,发现女生比男生更爱读书,出现了文科女生>文科男生>理科女生>理科男生的趋势,而且随着升入高年级后,出现了高一>高二>高三的趋势。而且随着新兴媒介在学生中的传播和普及力度加大,高中生们也逐渐步入了“拇指族”的行列,成为了多频率阅读、浅阅读的一份子,但他们阅读的频率和时长与家长相比,就明显少很多。

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每天花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不论文科班还是理科班少于30分钟成为一种常态,理科E班更为突出些,占到了70%。而每天阅读时间能够超过1.5小时以上的则没有一人。不论文科还是理科生都反映说:“除了从早到晚有课堂学习之外,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如山高的试卷习题,还要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周末不是在补习班继续学习,就是继续做作业,基本没有时间看书。”“而且一天忙完之后躺倒在床上睡觉,周末做完作业也只想睡觉。”笔者了解到其实想要读课外书的同学大有人在,可是“做作业都要做到12点以后,还要复习,周末还要上补习班,不上就落后别人了,根本没有时间看课外书”。成绩好的学生想看没时间看,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从来就不喜欢看,这种同象不同质的情况出现在了少于1小时的读书选项下。但笔者也好奇那些能每天坚持看“1小时到1.5小时”的学生为什么那么有时间,于是了解到他们属于班里选择不参加高考直接出国的学生,没有那么大的高考压力,而且他们已经通过了会考,只要等毕业证下来就行。但是他们在准备托福、雅思的考试时,阅读和作文要求比高考作文的要求高出一大截,难以相提并论,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和经验积累,这使得他们不得不多花时间和精力加大课外阅读量。托福、雅思这些标准化考试的高标准是这拨学生读课外书的强劲动力。另外,他们也谈到,多读一些课外书能够帮助他们提前进入到国外“大阅读量”的学习状态。

二、“阅读”成果

语文成绩和课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互为透镜。在某些方面,语文成绩的高低能反映出学生们课外阅读的情况,而学生们在课外阅读的质与量上的提升也能对语文成绩起到一定的推拉作用。

文科D班坚持“每天阅读”和“经常阅读”的有15名同学,成绩排名都比较靠前,30%的就有10名同学。“有时候读”的同学基本属于班级排名的中游,“很少读”的同学则明显体现出了成绩上的劣势。但在问卷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有时候读”和“很少读”的选项里有班级排名在“前20%”的学生。笔者了解到,他们就属于“好学生”行列里中很少有课外阅读时间的学生。理科E班则表现出了明显的“分化”。这种“分化”体现在,排名比较靠前的学生有的“经常阅读”,有的’“很少阅读”;排名比较靠后的学生也没有表现出统一的“很少阅读”的倾向,而是分散在“经常阅读”、“有时阅读”和“很少读”中。但笔者发现,两个班拥有很强的相似性,“每天必读”和“经常阅读”的学生排名都比较靠前,而“很少读”的学生在排名上呈现出垫底的态势。

问卷调查反映出的情况与笔者同老师探讨时得出的结论不谋而合。老师反映到,语文成绩高的学生分为两种,一种是这个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考试技巧,在答考卷时其答案获得了老师的青睐,但实际的语文能力并不强;另一种是这个学生平日的阅读足够到位,语文能力着实强,无论什么题型他都能应答自如获得高分。老师还说,语文成绩高的人并不代表阅读水平、语文能力就高,但广博群书且善于总结的学生,在考试时其语文成绩并不会差。

另外,阅读是一个长时段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能力的提高也需要长时期的积累与储蓄,并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就见成效的。笔者在调研时,了解到D班和E班成绩好,排名靠前的那部分学生,从小就浸泡在“墨香”的书堆里,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他们说“自己患上了课外阅读的强迫症”,几乎每天都要看一看课外书。而且这种强迫不是来自外在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不仅有很强的阅读规划意识,调和好学习和读课外书之间的尺度,而且能把阅读和学习结合起来,形成二者之间的互助。

除了对以上进行了问卷的分析之外,笔者还就学生先前就学的背景、城乡来源背景,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日常的阅读行为和方式以及父母对孩子课外阅读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此外,笔者也对学生们对自己课外阅读的时间规划、书籍挑选、阅读方式,老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中扮演的角色等做了细致的探讨。笔者在对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时,也获得了他们更为直观的认识:

三、喜欢,但没有时间

“我喜欢看课外书,但是我平时很难挤出时间来看。”这是笔者在进行访谈时得到的最多的回答,不论这个学生来自A市,还是来自地州;不论这个学生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不论这个学生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他们在回答“是否喜欢课外阅读时”都如此的一致,表达了“喜欢,但是没有时间”的深深哀叹。C重点高中的学生课外阅读量从高一向高三年级逐级递减。阅读课的开设变成了学生的“负担”,老师的忧愁。老师想要通过阅读课来补救一些阅读缺乏的同学,想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增添课堂教学无法涉及的内容,但是,阅读课却好像变成了同以往课堂一样,成为了每周必行的“形式主义”。学生们被考试和作业围得密不透风,阅读被一句“没时间”就搪塞过去。课上行不畅课下就更别提有额外的时间了。

进入高二、高三,阅读课就成为了历史,每天、每周的课堂还是以“教材”教学和“考试”备考为主,特别是分了文理之后,老师和学生们对于高考主科教学和偏科备考的重视“重现江湖”。这种以“高考”为中心的教学安排,不仅停留在学校,还渗透到了家庭。学生们白天长达9个多小时在正式的课堂学习,放学后有家教补习班,有成山的作业,到了睡觉时间几乎已经超过12点。在笔者访谈的8名同学里,没有一人会在12点以前睡觉的。他们都表示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多,甚至有多到做不完直接誊抄答案的时候。“熬”成了大多数学生的常态,也成了他们为了高考而奋斗的病态。

尽管“没时间”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常态,但每个年级、每个班总会有读书的“领头羊”,而笔者发现这群读书的“领头羊”同时也是成绩的“领头羊”。

四、面窄,只看小说和散文

经典和流行在高中生阅读书籍的选择中并驾齐驱。经典、名著是高中生语文教学体系绵延下来的传统青春文学,网络小说、年轻作家倍受高中生追捧。但不论是经典还是流行,学生们涉猎比较深而且比较偏爱的莫过于散文和小说。

除了小说、散文和诗歌以外的书籍,学生们涉猎其他方向的则少之又少,不论文科生亦或理科生,宗教类、应用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从问卷统计来看选择“很少阅读”和“从未看过”的占到了60%以上,而哲学和历史地理类相比之下读过的同学稍微多些。Y老师谈到,现在高考阅读的文章越来越偏社科类和生活哲学类,学生们平时读得少领悟少,只要一出到这一方向的文章,学生就很难答到点上,阅读大题的分数刷刷往下掉。学生们已经习惯了固有的课本教学和散文小说的阅读模式,只要文风和内容一旦转变,学生们就无所适从,不仅吃力于理解文章内容,而且摸不清出题者的思路和意图。学生则认为,社科类的很多文章专业性很强,遇到一些专业术语就让自己停滞不前难以继续下去。

同学们自己也反映到,老师课堂上教授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在课下的阅读里基本不适用或者用不上,他们在读书时,不论读哪种文体、哪种题材,都一以贯之地以自己已有的方式去读,去理解,去感悟。S同学谈到,老师教授的东西自己只会在考试的时候用,平常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早就把考试抛之脑后了,不会再带着考试的压力来进行放松阅读的。H同学说,完全没有考虑过会把老师上课教授的方法带入到平日的阅读里去,因为二者并不是一个套路。

    责任编辑:田春玲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